记者介绍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所著《1421:中国人发现美洲之年》一书的文章和专访,春节前在本报6版发表后,接到许多有意引进此书的出版界人士的咨询,有些问及该书是否“戏说”之作。记者的看法是,孟氏虽为业余史家,所论也未得到史学界的肯定,但态度严肃端庄,不能指其戏说。问题是,也许由于缺少正规的史学研究训练,造成对繁杂证据的不加梳理,鱼龙混杂,因而大大影响了其结论的可信程度。
今天所谈,是一本同样讲述郑和下西洋伟业的“旧作”——1994年便在美国出版,由美国人李露晔(本名Louise Levathes,李露晔是她的中文名)所写的《当中国称霸海上》(西蒙和舒斯特出版),中文繁体版于2000年12月由台湾远流公司出版,译者邱仲麟博士。
李露晔女士曾为《国家地理杂志》撰稿10年,曾于1988年访问英国汉学大师、《中国科技史》总编李约瑟博士,后者当时请她协助修订《中国科技史》中的航海技艺部分。此为李露晔研究郑和之缘起。1990年,她获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因此得到许多中国学者的帮助,毕6年之功,方成此书。
中文繁体版对此书介绍说:在哥伦布及其后继的欧洲人开始寻找前往新世界的航路之前百年,一支庞大的中国船队,在太监郑和的指挥下,满载着明帝国的高级瓷器、漆器和丝绸,冒险航向世界“四隅”的边缘。7次壮阔的远征,带着中国的“宝船”,穿越南海和印度洋,从台湾到印尼的香料群岛、印度的马拉巴(Malabar)海岸,再到波斯湾的富庶港口,并南下到中国梦想中的黄金国(El Dorado)——非洲海岸;而且可能在库克船长所带领的船队抵达之前300年,就到过澳洲。这是一个探索与扩张的时代,然而它却在一个政策紧缩中彻底结束,随后不到100年,明清两朝即开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中国商人以多桅帆船下海即属犯罪。
作者对中国浩瀚历史中这段生气蓬勃的时代,投注以迷人和前所未有的眼光,将焦点放在中国这支称霸半个世界的海上势力的兴起,以及缺乏冒险精神的明朝皇帝在公元15世纪末突然地停止了远航,使中国陷入与其他世界悬绝的境地。本书带领读者进入了中国极其辉煌的科学、技术时代。就像当时的另一个文化在观察中国一样,作者以新的视野探寻这个兴盛的伟大文明在历史和文化上的脉络。
但是,正如美国海军研究所的苏明阳博士在所撰书评中所指出的那样,李露晔本人不会读中文,一切现代白话文资料或文言之古文献,她依赖几位友人或助手为其英译。由此可推想,李女士大概很难去阅读许多必需之古籍全文,而只是挑选一些别人已知之资料,再作些英译而已。苏文也说,“李女士之著作实是一本流行性的历史小说,说是‘写照’则可,却称不上是‘历史专著’”。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伟业,国内本有更好的专著,对普通读者却影响甚微,倒是西人所著,在写法和宣传手段上都有值得国内出版界借鉴之处。不知有无研究郑和的中国专家,在孟席斯们的作品席卷全球之时,能为广大读者拿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中华读书报 2003年1月19日
下一篇:中国和欧洲何时拉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