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西方知识界、政策界又开始讨论‘中国模式'了。但它不是近10年前那场讨论的重复,因为情景已变。金融危机让中国对西方理性的反思,中国超出外界的抗压能力,以及是否存在着‘中式民主',这些都让新的‘中国模式'问题摆上了现实层面。”
在昨天举行的FT中文网2009年度中国高峰论坛上,FT中文网主编张力奋博士一开始便提出这样考验人的“大题目”。虽然无论会上会下,无论嘉宾还是听众,直接回答这一问题的并不多,但他们真切的描述和思考却有意无意地从各个侧面探索着这个主题。
历史是位天才的戏剧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教授就在会上半开玩笑地说:“美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但可能很快会变成发展中国家。”他发现如今美国消费者重新储蓄了,那么,中国的出口产品能让原有美国消费者都回来吗?他倾向于否定的回答。
这是个微妙的时刻,不少中国人心中期望着“政策市”的“回暖”可以持续到出口的恢复和内需提升衔接之时,其中更寄希望于出口。不过以青岛市市长助理武铁军对当地外贸的研判,中国出口领域,今明两年,大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相信此言不虚。
不过此时,美国政府赤字累累,不堪重负,银行只顾惜贷,而中国即便是在个人储蓄占比下降的情况下,依然有政府和企业大量投资涌出,信贷每每放出“天量”。
难怪斯宾塞教授感慨生活的复杂,“有些问题会有30年的转换”。但他不很悲观,他将现在视为一个“艰难痛苦的过渡”,也许“新的常态”和平衡正在暗暗招手。
更深层的结构问题不仅来自产业,还来自收入分配机制。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似乎想带我们回到一个常识——穷人的消费倾向要比富人的消费倾向高——“富人有十个亿,再多给你两个亿,你可能不会多花多少钱,但是如果一个穷人一个月五百块钱,再多给八十块钱,他都会花掉。”
但要解决中国劳动收入于国民收入中占比下降的难题,对固有体制和利益者的改革就不可避免,那么,谁来操刀?又如何稳中求进呢?
房产和土地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大船的风向标。当会场台下一位投资者对本网编辑表示现在争取土地项目都是一家国企、一家民企和一家外企这样的“三资企业”联手竞标,民企“沦落”傍起大款时,几位台上的学者也掂量着“国”与“民”的进退。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强调不应是“国退民进”,而应是“国进民进”——“国进”更多体现在要不断加大政府公共事务支出方面。而清华大学崔之元教授更愿意从国资升值的角度解释“国进”,他推崇重庆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政府给企业以低税率和城乡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那么,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否会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和人民福利的走向呢,现在中国还在试点。
同样具有创新实验精神的是张瑞敏和曹国伟。
海尔针对美国学生生产的小冰箱切入了“缝隙市场”,吸引GE利用海尔的家电销售渠道,还有互联网的运用,这些都不是传统并购争取资源的方式,但张瑞敏觉得只能去试。而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一直坚信,可以有个非常有效的机制分散股权结构——虽然新浪在股权市场上遭遇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不久前新浪房地产频道等业务与易居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也许就是一个探索的注脚。
或许,土地制度改革和这些企业不断地尝试等细微之处,正蕴藏着另外一种对未来“中国模式”的预期与原动力?前者有关城乡,有关各级政府的“家底”,有关地产行业,而后者有关利润、就业和收入。
青岛金王集团董事长陈索斌说自己对美国是“又爱又恨”,爱的是美国给企业提供了太多的机会,他们这个集团之前一直在美国收购能源类公司,引人关注;而恨的是陈索斌所在的这家企业已经和美国就反倾销打了十多年的贸易战。
“上半年销售的确下跌的很厉害,但是从今年6月份来看,我们回暖的程度非常快。第三季度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大幅招工了,而现在又出现了招工难。”陈索斌不单身陷“又爱又恨”的中美贸易关系,更无时不感受着那变迁中的,尚不确定的,来自中国内部的新的“中国模式”的胎动。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2009-11-19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9828
上一篇:如何重塑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