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媒体是理解的桥梁
原媒体:英国《卫报》
作者:蒂摩西·盖特·阿什,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作家,牛津大学教授。
编译:星岛环球网
最近我在中国访问期间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西方媒体的报道歪曲中国的实际情况。我想这说得有一定道理。但究其原因,却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员或民族主义的网民们所认为的那样。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更广泛的国际性问题的特例。
对中国有一定兴趣的报纸读者和电视观众,确实会看到大量关于西藏的报道,以及关于腐败和民众不满的报道。他们却很少看到中国目前的体系受到的支持是多么广泛,优秀的学生仍旧积极入党,以及经济和政治改革(特别是在省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报道。
然而,这种不平衡并不是因为中国政府所认为的那种“反中国”的政策或偏见。这也许很难令大多数中国人民所相信,因为他们自己的媒体反应了他们身处的“党治国家”的政策,但西方政府与这种失衡现象基本上没什么瓜葛。其主要原因来自于西方商业新闻行业的经济机理和职业现状。这一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所谓的“ 创造性毁灭的风暴”,这场风暴也被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是描述了资本主义的特性。
在对读者和收视率的激烈争夺中,西方主流媒体往往紧盯一些读者和观众感兴趣的报道。他们对西藏的大量报道,并不因为这是在意识形态上对中国的责罚,而是因为 他们的客户感兴趣,在乎这一问题。确实,他们关于中国国内政治的新闻报道很多是负面的,具有煽动性的。但他们对本国政治的报道也是如此。那些编辑和选材的 人,只是跟随其行业的市场导向而已。如同新闻业常说的几句话:出血才能出彩(If it bleeds, it leads);放倒才能卖好(Knocking copy is selling copy); 好新闻就是没新闻(Good news is no news.)。“众多中国城市居民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满意”在大多数报纸看来,不是能卖钱的头条。
基于中国日渐提升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与西方之巨大差异,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最大问题不是过多负面新闻,而是报道得太少了。不是让西方媒体少写些达赖喇嘛或6.4周年,而是,他们应该多写些构成了中国繁复剧变的其他故事。
然而,现在的趋势却相反:大多数人所关注的报纸和国内电视频道中,国际新闻越来越少。随着广告收入下跌,昂贵的国外记者站被关闭。这是新闻业的坏消息。而这恰恰也是国际关系的坏消息。
在《新共和周刊》(New Republic)的一篇好文中,普林斯顿学者保罗·斯塔尔(Paul Starr)认为新闻是公共财富(public good)。人民获知新闻,可以让政府承担责任。如同清洁的空气和平整的公路一样,新闻让大众受益,而不只是那些直接买单的人。我要把他的看法延伸到对外 政策中去。在今天紧密关联的世界中,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前所未有的重要。而这种理解,来自于对其他国家实际的社会状况以及个体生活点滴的报道。这些正是 驻外新闻工作者所长。然而,当我们更需要这种全球化的公共财富时,国际新闻却在衰退,这不仅令人沮丧,其后果很可能相当危险。
好, 如列宁同志所说,“怎么办”?一个典型的反例,是最近中国驻欧盟大使宋哲的观点。最近《中国日报(China Daily)》引用的宋哲讲话这样说到:中国与欧洲记者“应当意识到推动中欧关系的责任”;他们应当“使自己的新闻报道有利于中欧 增进共识、增强互信、加强合作”;“尊重对方的发展理念、政策选择和文化价值观”。非也。这也许是外交官的责任,但与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记者无关。新闻工 作者的职责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地报道他们看到、听到、嗅到、读到的,忠实与此,仅此而已。或者让我们引用邓小平最喜爱的一句名言--实事求是。
在从北京回程的飞机上,我读了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新书,《同一个世界》。书中这样写道“当我和国外记者谈话时,我要求他们对中国的报道,要尽可能属 实。比如,中国街上有很多车,然而还是有很多人无视交通规则乱穿马路。这是事实,应该报道。但你不能说,中国没有汽车。那就不对了。只要你报道事实,就 OK。”
我赞同赵启正,而不是宋哲对新闻业的观点。现在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诸行动了。实际上,如果 你感兴趣,而且知道何处寻觅,这些信息已经在那儿了。在网上花个把小时,加上一些别人提供的线索,就如同发现阿拉丁的宝藏一样,你会找到丰富多彩有关中国 的报道和分析。(作为芝麻开门的钥匙,试试 chinadigitaltimes.net 和 danwei.org)这些内容大多没有象《纽约时报》那样经过专业的核实与平衡,但他们受到另一种审视--博客作者们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错误、歪曲 和遗漏。
而与此同时,顶级西方媒体,如《经济学人》、《纽约客》、《大西洋月刊》也在刊登来自中国的长篇、原创、全面核实 过的报道。在北京期间,我看了BBC世界新闻制作的一个非常棒的电视片,有关中国某个小村中的农民,放弃的他们乡村家园,投身城市化发展。这些农民被许诺他们的孩子会在一所新学校上学,受教育,有更好的未来。但这个许诺还没有被实现。是反中国的偏见么?完全不是。在实事求是这一点上,BBC是高举邓小平思 想的旗帜的。
那么还有其他问题么?在本文开篇,我已经颇为惋惜地指出了大多数西方读者和观众大部分时间所观看的内容。斯塔尔在他的文章中还特意谈到了“存在”(availability)和“曝光”(exposure)的不同。那些关于中国的内容是存在的,关注中国新闻的老练的读者可以每日馨享。但问题是那些每日在早茶时翻翻报纸(希望不是《世界新闻 News Of the World》 译者:英国的一个八卦小报),偶尔在国际新闻中曝一下光的大众。
为逝去的国际新闻的黄金时代扼腕叹息是毫无益处的。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巨大潜力,让更多人,更多时间地在可靠、有趣的国际新闻中曝光。这不仅仅关乎于新闻业的未来。
转自:http://meirixiaochao.com/2009/06/13/western-media-no-china-h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