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825项符合 其他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46秒)
    内容提要 西方汉学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有着类似于赛义德使用的“东方主义”的“汉学主义”的特征,这种特征有时表现得非常隐蔽。将列文森和余英时这一中一西两位学者对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进行比较,发现“汉学主义”对他们学术研究的影响,及他们自身对所处“汉学主义”环境的“内在超越”和“超越”。
    关键词......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仅注页码)是吴小龙博士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此书在作者2001年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五年补充修订方正式出版。
    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在五四时期青年社团中,会员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学会一向为学界所忽视。除去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它成立的时间,也影响了它的成长和历史地位的确立。五四时期最辉煌的......
    编者按:罗素的《中国问题》(1922)是一部名著,姚小平教授从现代角度对罗素关于汉语、儒学和科考等三个方面的论述做了富于启发性的解读。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曾在1920年来到中国,并在北京大学等地讲学9个月,回国后在英国报刊发表关于中国及远东的评论,《中国问题》即为这些评论的结集。姚小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语言学专家。“解读”篇幅较长,现安排两期刊发。
......
2009年11月2日,美国汉学家、Gettysburg College宗教系主任司马黛兰(Deborah Sommer)教授来我中心发表演讲,其题目为“西方的孔子形象”。
司马教授长期关注西方的孔子形象及其变迁,她收集了许多印有孔子形象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有的印在外国生产的商品广告或产品说明书上,有的印在香烟盒或明信片上,有的则印在欧美生产的扑克、图书、宣传册等上面,种类繁多。......

2009年3月在北京今日艺术馆,中国艺术家岳敏君站在自己的一副作品旁。像他这样的艺术家已经在世界现代艺术和建筑界开拓出了自己的事业,尽管那在国内还是受限制的领域。
大约10几年前,岳敏君还是个局外人,尽力不进入那个圈子。他是个艺术家,更是个有破坏力的激烈的政府批评者,政府那时既没意识到他作品的价值也没有耐心容忍他对社会的讽刺。
“十年前根本没地方展示你......
  首先界定一下本文的标题。“无形”和“有形”首先指的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中国小说。本文将进一步指出,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她的这种态度又基于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是她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思考......
    2005年12月1日,“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外中国研究”课题组举行结项汇报会。有关专家学者、媒体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2006年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开始就"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外中国研究"课题完成情况进行公示。专家评定该课题完成情况为"优"。
  
    12月1日,由院文献信息中心何培忠研究员主持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外中国研究”课题在院图书馆三楼会议室......
    从“胡同儿”学出普通话
    那是一九八四年的事,我从东京去北京留学。去北京之前,我已经在日本学过三年的中文。不过,真正的沟通能力还几乎等于零。刚到北京时,我会问路,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如此而已。
    外国人学中文,北京的环境应该算是最理想,毕竟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话是这么说,在北京话和普通话之间也有一段距离。很多北京人搞不清楚什么......

——朱维铮教授在上海博物馆的讲演
  利玛窦留下的历史遗产,在中外文化交往史上突显的效应,远过于他对基督教入华的影响。就跨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不论中外学界关于利玛窦其人其学的价值判断多么分歧,大都承认由历史所昭示的两点事实:他用中文撰述的论著和译作,使中国人开始接触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化;他用西文记叙中国印象和在华经历的书信、回忆录,以及......
    内容提要 目前学术界以为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英国人翟里斯写的,出版于1901年。其实,1880年由圣彼得堡斯塔秀列维奇印刷所出版的俄国汉学家王西里所写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才是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
    关键词 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 翟里斯 王西里 
    1987年笔者在苏联作学术考察时,曾到达鞑靼自治共和国的首府喀山市,有幸在喀山大学图书馆珍本部看到一部初版的《中国文学......
首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