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间,华夏大地演绎了一场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伟大变迁,中华民族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几百年的路程,这种发展被全世界称之为“中国的奇迹”。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持续增长时,全球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把研究的视野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陆续出版了一些有深度、有影响的著作。最近,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中心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教授《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第二版)的中译本(伍晓鹰、马德斌译,王小鲁校),这是一本值得高度重视的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
麦迪森曾长期在OECD发展中心担任研究员。现在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英国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以及剑桥大学赛尔温学院的荣誉院士。他还曾经担任过巴西、加纳、希腊、巴基斯坦等一些国家的经济顾问。经济学界认为,麦迪森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之一。
麦迪森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经济增长史,其所擅长的长期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在经济增长史领域独树一帜,被学界誉为“麦迪森风格”。麦迪森出版过20种有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著作,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例如,2001年他所出版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在对前人在有关历史研究领域中所发掘出来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系统性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过去两千年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对经济发展阶段作了新的划分。这部著作倾倒了无数的读者,也加强了他在经济增长史领域的权威地位。《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的第一版出版于1998年。这次出版的第二版,除了附录A,全书的内容均作了修改和更新,而且还增加了第四章,展望2003-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在这部著作中,麦迪森再一次运用长期的、国际比较的和计量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勾勒了跨越千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的脉络,分析了中国近千年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变化的重要因素,解释了中国经济这30年快速增长的原因,评价了中国在今后20多年中的增长前景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麦迪森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分析的历史感,感受到麦迪森所给予我们的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知识,再一次领略到“麦迪森风格”。
麦迪森认为,采用长远的视角有助于理解中国当代的政策和制度,遥远历史的影响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部著作中,麦迪森将中国经济千年史分为960-1819年,1820-1949年,1950年至今三个阶段,分析了这三个阶段中国经济的表现,在世界各国中的位置,以及通过技术、贸易、投资和在地缘政治中的影响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量化了中国近千年经济发展中六个时期的转变,进而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实事求是地说,麦迪森对这六个时期转变的量化及其结论是极其准确和深刻的。
麦迪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的分析尤其值得我们重视。他认为新中国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改变社会政治秩序,二是加快经济增长,三是改善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恢复中国的民族尊严。这三个目标是一以贯之的,但在政策和增长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麦迪森既指出了1952年至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加速,GDP增长了3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0%,经济结构也被改变了。同时也指出了1978年前这一阶段中国在生产率方面令人沮丧的表现,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基于对1978年前新中国经济的客观评价,麦迪森认为,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通过主要政策变化成功地、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资本存量也出现了迅速增长。不过,这种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的更有效的利用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麦迪森在这部著作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采用OECD国家所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和技术,对195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表现进行了重新评价。他的估计结果是,1978-2003年中国的GDP年增长率是7.9%,比我国统计局的9.6%的年增长率略低。但他还指出,从另一个角度看,采用市场汇率的方法比较经济增长的表现,中国经济的规模被大大低估了。他采用购买力平价进行货币转换,认为中国2003年的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74%或日本的两倍以上。他认为中国可能在2015年重新恢复它曾经拥有过的世界最大经济体地位。麦迪森的这一结论当然会令所有的中国人感到兴奋和骄傲。不过,经济学界从来就有一种GDP测不准的说法。麦迪森为了进行国际比较,把以元人民币表示的GDP估计转换成“国际元”,采用的是以美元为标准的购买力平价。他依据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若恩教授1997年按照联合国主持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e)原则所估计的1986年中国/美国支出法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若干调整而得出他上述大胆的结论。但据任若恩说,根据最近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他当年所作的估算看来应下调40%。如此看来,麦迪森对中国的估计恐怕是过于乐观了。尽管如此,有一点恐怕是可以肯定的,假定中国经济不犯任何错误的话,在本世纪30年代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很多中国经济学家也曾作过类似麦迪森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等于1994年和1999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的第一版和增订版。在这部著作中,林毅夫等以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讨论了中国的资源结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改革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到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中加以对照分析,试图解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由此得出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在这部著作中,林毅夫等通过经济分析,进行了与麦迪森差不多的预测,那就是,如果中国经济增长赖以支撑的条件能够持续不变或进一步改善的话,那么按当时的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总规模将会在2035年前后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经历了由盛到衰,再由衰到盛的大国。林毅夫等的这部著作被译成英、法、俄、日、韩、越南等多种文字版本,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林毅夫也非常推崇《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认为“任何一个希望理解中国经济过去和未来的人不应错失此书”。
写到这里,不由地想起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写到,除了最近的二或三个世纪之外,历史上中国在绝大多数主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一直大大领先于西方世界。历史学家一般都承认,到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几乎所有主要条件。但是,中国却没有再向前迈进,因此当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更是使中国沦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古代的光荣与近代的屈辱一直困挠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李约瑟将这样一个矛盾归纳为如下具有挑战性的两难问题:第一,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其他文明?第二,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不再领先于其他文明?对于这样一个矛盾的问题作出科学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找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对于这样一个难题,不少学者已经作出过不同的解释。其中林毅夫在1992年发表的《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一文,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李约瑟之谜”及其意义,评述了前人的假说,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供给不足假说,并作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解释。麦迪森这部著作的第一章分析了中国在公元9至18世纪的经济表现,并与欧洲作了制度与计量层面的比较,还在这一章的注释中评价了李约瑟的某些论述和观点,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解释李约瑟之谜似乎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麦迪森的这部著作对于中国经济学家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他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经济研究的范例。麦迪森是世界最重要的历史数据的考证和分析专家,他所建立并被反复更新的有关世界各国产出、人口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库对经济增长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本书体现了麦迪森一贯的研究风格,涉及了大量的数据处理,以至本书有将近一半的篇幅用于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同时,麦迪森在数据处理上采取了一种完全透明的方式,交叉检验了不同来源的资料,详细地介绍了数据处理中的假设和修改,为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准备了条件。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经济学家走向世界,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步地趋于国际标准化了,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数据处理和分析而过分热衷于数学公式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麦迪森的治学风格和方法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中国这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为全世界提供了一条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它的经验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希望全球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继续努力,进一步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内在规律,为全世界所有处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国家提供理论借鉴,以完成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
文章来源: 文汇报
上一篇:西方人眼中的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