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格林斯潘惊异于中国的繁荣新景象

来源:中国网作者:马库斯·吉2009/09/10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9月19文章】题:格林斯潘惊异于中国的繁荣新景象

    你不会觉得艾伦·格林斯潘是个活泼的人,他的气质常常过于阴郁。于是,当他与安·兰德在后者的纽约沙龙里讨论天下大事时,兰德戏称他是“在殡仪馆干活的”。

    外表是会骗人的。在他新出版的回忆录《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里,格林斯潘表现得如同一位美国式的乐观主义者。他深信,虽然遇到重重困难,美国的前途依然光明。

    像许多造访过中国的人那样,格林斯潘对自1978年邓小平启动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巨大变化留有深刻印象,甚至感到大吃一惊。中国人看着自己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改革期间增长了8倍。中国的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970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7%。但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

    格林斯潘认为,中国的经济前途正受到威胁,因为它缺乏可以保障美国经济繁荣的那些因素:稳固的财产权与支持这种权利的民主体制。他写道:“财产权不只需要一部法律,还需要能执行法律的行政与司法体制。在这方面,中国是落后的。”

    这一点很重要。首先,外国投资者有时发现他们带到合资厂的技术会神秘出现在隔壁的中国工厂里。

    对中国人来说,这一问题的影响更为严重。格林斯潘注意到,虽然改革持续了的30年,中国农民依然不能拥有其耕种的土地。他们能租到土地,把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无法买卖土地,也不能通过抵押土地来获得贷款。

    由于缺乏资本渠道,数亿农民陷入贫困的泥沼。格林斯潘写道:“如果赋予农民其土地的法定所有权,就可以极大地缩小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财富差距。”

    格林斯潘还担心中国的其它问题。一是价值被人为低估的人民币,以及因急剧增加而“极易引发通胀”的货币供应量。二是“尚未成熟”的银行体系。银行债务由政府来担保,银行对经济变化的反应又极其迟钝。中国的银行并未像西方银行那样把贷款决策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而是将钱借给得到政府支持的项目和企业,结果造成大量“不良投资”。

    归根结底,所有这些问题拥有一个共同的深层次原因:缺乏坚实的、受民主保障的法治环境。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

 


tags:美国|经管|当代中国
编辑: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