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江西吉安县富田镇上,来了一个高鼻子、卷头发的高个子老外。这是六十多年来这个赣西南小镇上第一次出现外国人——上一次是在1934年,来的是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这个外国人到处找老人打听与毛泽东以及当年“富田事件”有关的遗迹。他就是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驻东京记者菲利普·肖特(Philp Short)。
这次采访,在他后来出版的《毛泽东传》中有这样绘声绘色的描写:“一座古老的石桥边,女人蹲在河边平坦的大石块上洗衣服。几家商店,弯弯曲曲的街道挤在一起……”
《毛泽东传》1999年在英国出版时,被英美学术界称为“迄今西方最详细、最完整的毛泽东传记”。今年年初,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出版该书。3月22日,专程来上海与读者见面的肖特在其下榻的衡山宾馆接受了记者的单独采访。
肖特坦言,他的这本传记之所以获得较高评价,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西方近二十年来第一部毛泽东传记,上一部还是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1980年出版的《毛泽东传》。这二十年中大量关于毛泽东的档案资料和回忆录得以公开出版,从而填补了毛泽东研究中的许多空白,尤其是1930年代初“富田事件”、延安整风、肃反运动等时期的内容,这些对人们认识毛泽东性格、行为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都非常关键。而在过去,这些时期的历史都相当模糊,很多资料都不可能公开。“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理解,毛怎样从一个为了救国而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理想主义青年,逐步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在民族主义、共产国际、军阀打压等各种因素压力下,他试图通过政治运动在党内争端的问题上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方式,有时候,这种方式导致可怕的冤案……他的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延续到六七十年代。”
肖特生于1945年。他说,对于他们这一代成长于1960年代、被革命激情燃烧的欧洲人来说,遥远的中国和轰轰烈烈的“文革”让他们充满向往与理想,尽管并不清楚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1960年代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刻下的烙印”。1966年,还在剑桥大学念书的肖特就买了《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从此对毛泽东产生了浓厚兴趣。1977年,他终于实现多年心愿,被BBC从莫斯科调派至北京,担任中国粉碎“四人帮”后首任BBC驻北京首席记者,在随后的四年中,他真正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着了迷,还娶了一位中国姑娘。尽管此后他又先后被调至巴黎、东京、华盛顿,但对中国的兴趣始终没有消退。
1992年,他开始为《毛泽东传》作资料研究工作。他坦率地告诉记者,他中文并不好,是妻子和翻译的帮助,让他得以从成百上千种中英文书籍中理清毛泽东的人生脉络,“那就像是在大海中游泳”。他两次踏上当年长征之路,沿着毛泽东人生轨迹,走遍韶山、井冈山、吉安、瑞金、瓦窑堡、延安、瑞金、杭州、广州等地,也采访了毛泽东生前的机要秘书张玉凤、李锐、王若水等大量知情者。不过,他回答记者说,他没有采访李敏、李讷,“有很多接受采访者要求我匿名。”说到这,肖特的脸上浮起神秘的笑容。
肖特还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决定写毛泽东,是因为毛泽东是少数几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人之一,他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哲学家等多重身份和复杂个性,以及他独特的幽默感,这些因素都令毛泽东成为传记的绝佳题材。肖特笑着举例说,他最近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1960年代末,毛泽东接见一个赞比亚妇女代表团。“当她们一个接一个像拜见女王一样行屈膝礼时,毛显然很迷惑,最后,他也学着她们的样子还礼。”不过,肖特也认为,与警卫、护士等工作人员在一起时的幽默、轻松、富有人情味相比,毛泽东与党内其他领导人的关系则基本停留在政治层面。
肖特认为,一部好的传记,应该既有学术性,具备足够的一手资料,也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写得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他的这本《毛泽东传》之所以能够受到欢迎,也证明了他的这种追求。“也许可以说,在沉寂了二十年之后,我让毛在西方复活了。”他自豪地说。
文汇读书周报网站 2004年4月1日
上一篇:从语言的交流看中西文化的互动
下一篇:谁是黄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