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文学个案中的中日交流

来源:中国网作者:桑农2009/09/08

    《“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董炳月著 三联书店出版

    无论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还是在比较文学领域,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单向的。研究主要涉及那些留学日本的中国作家,以及日本文学对中国作家创作的影响。日本文学界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关注和反应,几乎未被介绍过来,更不用说做深入的研究了。“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新出的《“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无疑是这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力作。

    这部书最吸引读者的看点,是其中大量引证的日方资料,不少都是由作者第一次从日文译成中文。例如,日本人对《留东外史》的不同看法,佐藤春夫以郭沫若为原型的“电影故事”《亚细亚之子》,太宰治以鲁迅与藤野为素材的长篇小说《惜别》,等等。这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些相对陌生的研究对象,也为我们审视“中日现代文学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在于创立并使用“国民作家”这一概念。梁启超曾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陈独秀也主张“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均显示出文学与国民意识的联系。作者进一步指出,现代文学的发生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是同步的,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文学即为“国民文学”。现代作家作为“国民”展开书写活动,也即可以称为“国民作家”。这一方面,中日的情形大致相同。关键的区别在于,由于近代以来国家存在方式的巨大差异,日本人作为“国民”与中国人作为“国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由此变得错综复杂。作者以“国民作家”为内在线索,择取了五个跨中日文学的作品或事件,进行了细致的个案分析,涉及个人情感、文化观念、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形态诸多层面,深刻而广泛地呈现了中日之间千丝万缕的交织状态。

    武者小路实笃和佐藤春夫,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直接的影响。但后来,特别是中日战争爆发后,这两位日本作家与中国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以往的研究,忽略了这样的问题。本书作者却由此发掘出一些不应回避的事实。武者小路实笃的反战剧本《一个青年的梦》,经周作人和鲁迅的介绍和翻译,五四之后颇为流行,甚至出现了孙俍工的《续一个青年的梦》。而武者小路本人却在四十年代创作出赞美战争的剧本《三笑》(本书前言中误作《妹妹》),引起巴金等人的抗议。

    郁达夫曾说,在日本现代作家中,最崇拜的是佐藤春夫。可在1938年,他写了《日本的娼妇与文士》一文,痛斥佐藤及其《亚细亚之子》。本书作者全文翻译了这篇“电影故事”作为附录收入,使我们得以了解事件的原委。故事以郭沫若为原型,虚构他受中国政府派遣的间谍郁达夫的策动,回国参加抗战,不久发现被骗,便毅然前往日本占领的北中国,以日本意识形态为指导,设立医院,为百姓服务。他的妻子和儿女也来到中国,为大东亚共荣的理想而工作。所谓“亚细亚之子”,即指中日混血儿。佐藤从日本的国家利益出发,牺牲了个人友谊,对两位中国作家进行了诋毁性的描写。他借助于“中国价值”向“日本价值”的转换,来确立“亚洲价值”。他的“亚细亚”理念,本质上不过是“大日本”的代名词。身为被侵略的中国的“国民”,当然不可能认同他的这种“殖民文学”。

    如果说郁达夫与佐藤春夫的决裂,是被侵略者与侵略者个人国民意识的冲突,那么,片冈铁兵对周作人的“扫荡”,则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文化正统性的对立。周作人出任伪职后,多次宣扬儒家文化中心论。他甚至说:“所谓中心思想,就是大东亚主义的思想。再进一步去研究,大东亚主义的思想的出发点,还是在儒家的思想之内。”这固然有“精神胜利法”的味道,却与他由世界主义修改为亚洲主义、最后回到民族主义的转向相吻合。周作人与片冈正面交锋的背景,远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已论及的更为复杂。

    在中日进入敌对状态之后,两国国民的民族意识各自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指向,决定着中日两国文学关系的特质。二十世纪初期,围绕着《一个青年的梦》展开的武者小路实笃与周作人、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的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交流,体现了中日两国知识阶层建立共同价值观的努力。但随着日本的扩张、日本作家的“国民化”,这种共同追求失去前提。社会主流话语的演进,呈现为人类主义、亚洲主义消而民族主义涨的过程。就中国作家一方而言,周作人是完整体现这一过程的符号。武者小路实笃和佐藤春夫等人,也努力将中国和日本整合在“东亚”的框架之中,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没有给这种整合提供现实基础。在更多的情形下,中日作家都是作为“国民作家”发出声音,而难以作为“人类的”(或“东亚的”)知识分子确立自我。

    引证丰富的史料,呈现中日现代文学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同时,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不仅对于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中,在中日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民间交往中,充分了解民族主义立场的不同背景,突破中日友好和中日对抗的二元模式,直面事实本身的复杂性,相互理解才有可能。 

文章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转自: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6-08/11/content_7069961.htm

tags:日本|文学|文化交流
编辑: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