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为让英美学者了解李约瑟”

来源:中国文学网作者:石剑峰 2009/08/21

  着迷于李约瑟的英国畅销作家文思淼去年出版了李约瑟传记《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昨天文思淼来到上海参加《李约瑟》中文版首发式,并与钱文忠、刘兵等学者就“李约瑟”这个传奇人物进行对话。“我写这本书目的就是要让英国和美国学者了解李约瑟这个人,”“在我看来,李约瑟从一名生化学家转行研究中国,跟他的中国情人鲁桂珍密不可分。”文思淼说。

  因为一个女子

  转向中国

  在来到中国之前,李约瑟在剑桥大学是一名受人尊敬的生化学家,但他很快被遥远的中国吸引。“我读过很多李约瑟教授的日记,我很确信地告诉大家,我觉得李约瑟教授转向中国,就是因为鲁桂珍女士。她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文思淼说。

  1937年,已婚的李约瑟在剑桥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南京女子鲁桂珍,她是李约瑟夫人的学生,但李约瑟很快和这位中国女子坠入爱河。奇怪的是,他的夫人也同意他们之间的交往,这一奇特的三角关系融洽地维持到两位女当事人先后去世。至今,三人的骨灰还安葬在一起。1938年起,鲁桂珍开始教授李约瑟中文。1942年,在李约瑟前往中国前夕,他飞往哥伦比亚大学见鲁桂珍,鲁桂珍给他的忠告是,“既然要去中国,我想让你记住一点,你要认真地去帮助中国。你到中国去,必须怀着开放的心态。”李约瑟的确这样做了。

  中西声望差别大

  1995年李约瑟过世,虽然他有很伟大的成就,但这几十年他在英国并不太受关注,相反,李约瑟在中国却得到很高的礼遇和普遍关注。谈到为这样一个在英美已经“冷僻”的人物立传的原因,文思淼说他纯粹是对李约瑟这个人非常感兴趣,“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就是让英国和美国学者了解李约瑟这个人,并且让英国人了解李约瑟对于促进中英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

  在英美,李约瑟为何如此迅速地被遗忘?文思淼的研究结果是,这可能跟李约瑟在1953年来到中国,调查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是否在华使用生化武器有关。“他给出的报告是,美国使用了生化武器,这导致李约瑟在英国各界受到排挤。”

  而在钱文忠看来,尽管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对几代中国学者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他在故乡被遗忘也很正常,“这是一个学者的宿命”,但“我又觉得多少有一点凄凉,李约瑟应该被全人类记住,而不仅仅是被中国人”。而在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看来,李约瑟在中西方声望的差别,其实是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兴奋点有关,“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特别是跟科学有关的光辉过去有一种特殊情感,这使得李约瑟在中国名气越来越大。”钱文忠也表示,“李约瑟讲中国有科学,中国人当然会对他有一份非常特别的情感。”


原载:《东方早报》2009-4-24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43536

tags:英国|文学|文化交流|李约瑟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