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外交流

政变使他留在中国

来源:中国网作者:丁文君 李玉霞2009/09/07

    在前往素察先生家的路上,记者一直在想,和这位75岁高龄的泰国朋友聊天会不会很吃力呢?在素察先生家楼前看到他时,我们还真吃了一惊,因为他怎么看也不像75岁的老人,感觉至少要比实际年龄小七八岁。他头发稍有些白,但精神非常好,腰板挺得直直的,说话时条理清晰,尽管他的普通话还带着些许泰国口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交谈。素察先生的家,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整齐而拥挤,这是因为他家的藏书实在太多了。卧室里除了一张床,客厅里除了一个沙发、两个老式的柜子外,我们能看到的好像只有一个个撑得满满的书架了,几乎每个书架上的书都码到了天花板。

    被关在牢里四年半,只因为民众说话

    素察先生出生于泰国东北部猜也蓬府。他的祖父原是我国海南省的渔民,因为生活贫困,无奈之下漂洋过海去了泰国,后来成为泰国东北地区显赫的大户。因为祖父对祖国有着割舍不下的感情,素察先生的父亲年轻时就被送到海南一所师范学校上学,并冒着被捕的危险,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一些革命活动。后来,由于中国时局的不断变化,素察先生的父亲被迫放弃自己热衷的革命事业返回泰国,此后一直以经营书店为生。素察先生在父亲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从小博览群书,关心国家大事。中学毕业后,素察先生选择了当记者的道路,并于1946年进入泰国著名的国立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学新闻。

    素察先生上大学期间,正赶上二战刚结束,人们生活相当艰难,他也一边上学,一边在报社工作。长期东奔西走、与民众大量接触的记者生活,使素察先生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于广大劳苦群众。其间,他写了大量抨击社会不公的文章,并成为深受民众欢迎的著名记者,但他也因此被报社除名。

    1952年,素察先生和泰国一些著名的进步新闻工作者、作家、知识分子一起参加了泰国和平委员会,在全国征集和平爱好者的签名,反对当时的泰国当局按照美国的旨意把军队派到朝鲜战场去作战。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以泰国著名作家西邬拉帕发起的、为泰国东北地区贫苦群众募捐和发放御寒物资等救济活动。素察先生的种种进步行为,进一步激怒了泰国当局的掌权人。同年,素察先生被捕,在狱中度过了4年零6个月。1957年,由于泰国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呼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营救,素察先生和其他被捕人士得以获释。

    刚来中国40天,泰国就发生了政变,素察先生被迫留在中国,一呆就是44年1958年8月,素察先生作为泰国文化代表团的成员兼秘书访问中国,期限是两个月。可就在他们访华期间,泰国发生了反共军事政变。当时,所有到社会主义国家访问的泰国人回国后,都会被冠以“共产党”的罪名而逮捕。素察先生更是被列入了泰国当局的“黑名单”。

    素察先生告诉记者,他永远都记得他们在中国的那一天。那天,代表团正在西安访问,突然有一名中方人员过来跟他们说:“你们的国家发生政变,你们暂时不能回泰国了。”听到这些后,代表团匆匆返回北京,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接见了代表团的团长西邬拉帕先生,周总理对团长说,你们暂时回不去了,可以留在中国,把中国当作自己的家。尽管这些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但素察先生现在说起来,声音还有些哽咽。他说,他当时真是感动极了,就是因为有了周总理这句话,他和团长才决定先留在中国。除了他和团长外,代表团还有10名团员,因为挂念家里,返回了泰国。可刚一下飞机,他们就被守候在那里的军警逮捕,关进了牢房,一关就是6年多。

    由于当时泰国军人的独裁统治,泰国与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直到1975年中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期间,素察先生一直没办法和泰国的家人取得联系,也不敢联系。直到中泰建交后,素察先生的父母费尽周折来到中国看望儿子时,这种生死两茫茫的境况才告结束。与父母重逢的画面让素察先生悲喜交加,喜的是20年来重见自己的父母,悲的是他从父母口中得知他的两个弟弟因受其思想的影响投身革命运动,反抗泰军事当局的独裁统治先后被枪杀了。

    1986年,素察先生的父亲病危,素察先生第一次重返泰国,那时,他已阔别家乡整整28年。

    敢于向传统挑战的新学术观点在泰国历史学界激起千层浪

    素察先生留在中国的最初几年,参观访问了很多个城市,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欣欣向荣的建设成就深深打动了他,他决定要为中泰的文化交流尽一分力。1960年,中国对外文委送素察先生到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和哲学。还在学习期间,素察先生就被外国专家局聘请到外国语专科学校当泰国专家。1970年调到外文局工作,后在中国画报社当专家。在中国期间,素察先生先后翻译了马烽等人的短篇小说集《结婚现场会》、梁晓声的《明姑娘》等著作,对促进中泰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翻译中国的一些著作外,素察先生还翻阅了大量的中国文献,对泰族的起源和泰民族国家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在到云南大理一带进行了实地考察后,他写出了《探索泰族的历史》一书,并于1982年在曼谷出版。此书一出,立刻像一枚重磅炸弹一样,震动了泰国历史学界,他的关于泰民族来源的新观点更成为不少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

    关于泰民族的来源问题,泰国历史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泰族是从中国的南部,也就是云南大理一带被迫迁到现今泰国地域的,所以,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国应该是泰族最初的国家。这种说法,在泰国流传甚广,而且根深蒂固。但素察先生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后得出,泰国这种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是受某些西方著作对中国古文献的错误理解而别有用心地制造出来的。在《探索泰族的历史》一书中,素察先生用大量的史实论证了当初蒙古大军对大理国的征服是通过谈判的和平方式取得的,云南境内根本没有发生过任何民族大批南迁的事件。而且,大理地区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和服装服饰等方面都与泰族存在很大差别,根本不可能是泰族的先民,况且在南诏国时期泰族已经建立了素可泰国了。

    素察先生反传统的观点一出,不仅在泰国历史学界引起强烈争论,也引起了当时泰国总理的重视,并派了一个由历史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前去云南考察。与此同时,泰国一位年轻的历史学家也特地飞来北京拜访素察先生,与他在家中畅谈了两天。第三天,这位年轻的历史学家前往云南大理、西双版纳一带考察,返回泰国后,这位历史学家也出了一本书,支持素察先生的观点。现在,素察先生的观点,已经被泰国大部分历史学家认可。

    要永远留在中国

    在中国居住的这些年,素察先生接触了无数中国人,也走过了中国的大半个江山。中国朋友的热情友善和中国文化的底蕴内涵,都使素察先生减轻了思乡之苦,中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在中国期间,素察先生在北京认识了一位从泰国来的姑娘,因为泰国的政变,他们都有家不能回,共同的遭遇和兴趣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1967年,他们结了婚,不久后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素察夫人郑淑贤温柔贤惠,体贴能干,她不仅在生活上照顾素察先生,更在工作中给予了素察先生很大的支持。

    现在,素察先生95岁的老母亲和另外7个弟妹都在泰国生活。当记者问到,现在你们已经退休了,有没有想过要回泰国定居?素察先生说,自己在中国生活了44年,已经完全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反倒是回到泰国后不能习惯,而且现在中泰这么友好,他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有家不能回了。素察先生不仅能够随时回到泰国,他的弟妹们也可以随时来中国看他。素察先生说,他和夫人会永远留在中国的。

    环球时报2002/6/13

    转自: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2-06/17/content_5160374.htm

tags:泰国|文化交流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