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回顧韓國的中國研究,蒐集韓國學者對具30年歷史的中國學如何評價,主要介紹現況中在知識論與體制上的爭議。我們對中國研究者進行訪談,比較90年代與2000年以後中國研究,包括發生了什麼數量或品質上的變化,與學者心目中存在什麼問題。同時,受訪者討論中國研究者的身份問題。最後,是關於韓國中國研究的立足空間何在,如何貢獻於韓國本土。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interviews with over 15 Korean China scholars, concerning their views on the nature of China knowledge in Korea, how it has evolved, what have been the major issues in shaping Korea’s China studies, and what one could do to improve both the institutional and the cultural conditions for China research.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s the identity of China knowledge, torn between area studies and disciplinary studies.
韓國的中國研究,中國研究,韓國,知識社會學,知識論
China studies in Korea, China studies, Korea,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pistemology
一.前言
在韓國,以區域研究的型態正式開始研究中國是在70年代中期。韓戰以後,中國對韓國來說是敵對國家,故當時研究中國是禁忌。處在美國影響下的韓國對中國感到興趣的濫觴,是1972年尼克森總統訪問北京與之後造成南北韓關係的緩和。對於韓國的中國研究影響頗大的漢陽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即中蘇研究所之前身)誕生在這個時期。開始時的中國研究尚難稱為區域研究,而是針對共產陣營,屬於社會主義國家研究的一環,如此持續到80年代末期而形成的中國研究,可說是在西方對中國研究的理論框架下進行的政策研究。俟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趨於穩定,首爾與北京關係正常化,且韓國推動學術自由化,從90年代開始,韓國的中國研究面臨了新的轉機。除了從國內也開始培養研究人力,更有留學英美的中國區域研究博士返鄉,中國研究遂逐步活躍,做為區域研究的中國研究於焉確立。同時,中國大陸驚人的經濟成長和兩國多方面的交流擴大與深化,引起韓國社會對中國的關注日增,中國研究在量的方面隨之展現出高度成長。尤其在1990年代中期,隨著全球化潮流,區域研究與相關學術團體湧現,同時在教育方面新興的與中國相關的科系和專門區域研究所設立了,所以這時期韓國的中國研究,已經形成學術養成與傳承的制度基礎了。
本文回顧韓國的中國研究,蒐集韓國學者對具30年歷史的中國學如何評價,主要介紹現況中在知識論與體制上的爭議。我們對中國研究者進行訪談,[1]比較90年代與2000年以後中國研究的變化與問題。同時,受訪者討論中國研究者的身份問題。最後,是關於韓國中國研究的立足空間何在,如何貢獻於韓國本土。
二.既有研究之檢討及研究方法
1. 既有研究之檢討
研究不是憑空創新,而必須在既有研究之繼承和批判上進行。從80年代起,知識界就已經對既有中國研究的變遷演化,開始進行整理評價,探究中國研究是什麼,問題會從哪裡出現,解決方法是什麼等等大問題。尤其90年代中期,區域研究有關科系出現,區域學蔚為潮流,綜合受訪者的意見,對中國採取區域研究方法的作品浮現,其特徵可摘要如下。
第一、通過對海外中國研究的介紹,對比韓國之中國研究居於什麼位置和提出什麼問題。在瞭解到韓國之中國研究是從模仿西方開始後,透過對其他國家的中國研究進行批判性檢討,試圖促成韓國的中國研究更加客觀化。
第二、中國研究之現況可以根據研究的時期和主題分類整理。90年代中期以後在量方面有膨脹的趨勢,同時提供研究者、研究組織及其活動之詳細通訊。
第三、通過對方法論的反省,提示中國研究的方向。初期方法論的研究是為了克服以人文學為主的傳統方法,提出以科學方法論做其替代,相反地也有人認為韓國對西方的方法缺乏批判性,轉而強調韓國自己的看法或採取比較的看法。後期方法論的探討則反省,為什麼需要研究中國,並對現存的主要的方法論,以批判的態度提出檢討。為了能夠持續性的進行反省,有人認為要從採取跨學科研究和當地調查方法的研究議程中,針對理論的測試、理論的建立與論述結構中的未備之處提出反省。
第四、出現檢討研究性質的嘗試。比如,通過在學術期刊登載的論文主題性質分類,或對具體的研究內容的檢討,分析研究的趨勢和變化,同時試圖顯示研究結果在性質方面轉變的程度。在此,主要分析對象為在《中蘇研究》、《政治學會報》和《國際政治論總》登刊的中國有關的論文。
第五、對研究與教育的互動關係進行連結,討論中國研究之長期發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環境。
最後,羅列幾乎所有現存研究中的問題和待解決的課業為何。值得注目的是,在90年代中期被提出的問題和最近研究所提出的頗多雷同,反覆地強調同樣的研究議程。[2]這表示韓國的中國研究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是有需要突破的瓶頸。
2. 本論文的研究設計
既有研究中有一些問題重複被提起,表示存在未解的論爭,但若想從方法論上提供有效的出路,並在實踐上執行新的方法,恐怕已經超越個別研究者的層次。研究者共同面臨的是什麼性質的知識限制,也許從他們各自的省思中可以汲取,然後才能更完整地掌握當前韓國中國研究的限制,並探究突破的方案。
本文以下從個別研究者的認識去歸納中國研究的問題,採取訪談方式,通過分析他們的答案,察看現在中國研究的爭議是什麼,為了解決爭議需要什麼樣的對策。採訪對象為90年代初、中期拿學位後在韓國進行中國研究的6位,和200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活動的6位。這並不是要分中國研究者的年代,而是在瞭解研究趨勢和動向上,有無因研究期間不同而對問題的看法有差異。[3]兩群研究者再分成英美國家博士學位者、國內博士學位者和中國大陸博士學位者各2位,以瞭解出身有沒有影響。採訪採取電話、面談、書面的方式進行。電話和面談都做事後追問。採訪是從2006年1月9日到1月18日進行。
除了12位研究者外,並且選不是中國研究者的一般政治學者3位,也用簡單的問卷,調查他者對中國政治研究的看法是怎麼樣。採訪不是由受訪者選擇選項的方式,所以很難做統計。因此筆者試圖要解釋在問題的敘述上有什麼多樣的意見和共同點出現。受訪者匿名,並盡量充分地詮釋受訪者當時的想法。[4]
(全文浏览请下载附件或访问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act01.php)
[1] 共有12位中國研究者、3位政治學者和其他受訪者接受訪談。
[2] 下詳於第4和第5節。
[3] 中國研究者的年代區分是,從70年代中期在社會科學領域開始中國研究的研究者為第一代,從8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的,主要是台灣學位者為第二代,從90年代初期在英美國家和國內拿學位後開始研究者為第三代。從90年代中期自中國大陸回來的研究者也屬於第三代。但從2000年開始研究的,具多樣的學問背景的研究者,可否分為第四代?到底年代區分的標準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受訪者對此還沒有充分的檢討,這是未來可以討論的問題。
[4] 受訪者發表意見使用匿名,本文主要通過多數的意見去接近問題,因此沒辦法反映少數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