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形象

[转载]一个公使夫人眼里的中国

来源:中国文学网作者:张 鸣2012/10/18

    在晚清和民国,德国人在中国的声誉似乎还不错,跟中国人相处得也大体和谐。以至于一战期间日本人占了青岛和胶济线,中国人强烈反对,一些美国人很是不解,说德国人占了那么长时间,好像没听说你们这样反感,怎么日本人刚来,你们就这样愤怒?中国外交官的回答是,德国人守规矩,而日本人不规矩。

    在一战期间,中国政府为了是否跟着协约国参战,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还起了矛盾。因为这样参战,就意味着要跟德国宣战。而中国人不乐意跟德国人闹翻的,大有人在。包括力主参战的总理段祺瑞,他最亲的智囊徐树铮,就是一个亲德派。当年日本进攻青岛,青岛德军严重缺乏陆战武器,时任陆军次长的徐树铮,还瞒着他的主公,偷偷给德国人运去了一万支步枪。当1917年中国参战成为定局,德奥变成中国的交战国时,在中国的一些德国军人,被关进了战俘营。但在北京郊区的战俘营,里面的德国人得到了最大的优待,每人每天的伙食,达到几十个大洋。要知道,那年月,一个中国家庭,一个月能有5到7元,就过得挺好的了。战俘营里,里面游泳池、网球场一应俱全。这样良好的中德关系,一直延续到中国抗战爆发之后若干年。虽然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是盟友,但凡是来过中国的德国人,对中国人其实更有好感。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盟友应该是中国而非日本。

    不过,中德关系也有严冬,严冬就在中日甲午战后到庚子义和团运动这一段。而这段时间的德国公使,有两位,一位是海靖,埃德蒙多·冯·海靖男爵(Edmund Friedrich Gustav von Heyking,1850—1915),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克林德。在前者手里,德国人强占了胶州湾,把山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后者继续着海靖的事业,却死在了将要进攻使馆区的清军手里。海靖夫人,就是德国公使海靖的夫人。出身普鲁士贵族的小姐,一个来自欧洲中心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对19世纪末的中国,能有什么印象,不问也能猜到一二。那时的中国,虽然有了少数的工厂,部分军队装备了洋枪洋炮,但整体的面貌却还是中世纪的。即使北京城,也到处都是垃圾,行人随地大小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太后的骄奢淫逸,跟平民的困苦贫穷,皇城和少数皇家园林整洁优雅,跟平民区的恶臭熏天,形成鲜明的对照。踏上中国土地的海靖夫人显然是被这肮脏和恶臭给吓到了,在她的日记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抱怨,在她的眼里,除了个别拉纤的纤夫一身的紫铜色的肌肉,没有什么中国人和中国东西能给她留下好印象。中德礼仪之别,不止事关文明,而且有关政治。我们知道,自打中国设立总理衙门,同意外国公使驻京,可以觐见中国皇帝,递交国书以来,所有的外国公使,进紫禁城见皇帝,不仅要从旁门进来,而且进来之后只能走两旁的小道。虽然从理论上万国共主、万国来朝的天下格局被粉碎了,但暗地里中国人依然用进门走路这种小把戏,占老外的便宜,实践着精神上的胜利。尽管老外也未必不知道中国人这种小把戏里面的名堂,但只要能在交涉中占到便宜,一直都没有人在意中国人这点小小的“外交胜利”。但是,德国公使海靖不肯。他来中国,身负着德皇威廉二世占领更多天空下土地的使命,揭开了甲午战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第一幕。这个后起列强的代表,自身的使命,就带有挑战性。他不仅处处锋芒毕露,充满挑衅,连外出旅行,碰上小孩子在后面扔石子(并没有伤到谁),都要求中国地方官道歉。一次觐见光绪皇帝之后,出来的德国公使,居然昂然走在了中间的通道上。同去的总理衙门官员马上把他拉了回来。回到使馆,他就借口这一拉,正式提出抗议,否则不再出席任何总理衙门的宴会。无论总理衙门怎样解释,当事人也道了歉,但只要没有经过正式的手续,海靖就是不肯妥协。弱国无外交,无尊严。最终,还是由李鸿章领着当事人,亲自来到德国使馆道歉,才让事态平息。

    海靖的蛮横和跋扈,在德国占领胶州湾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总理衙门实际上的主事人李鸿章表现出空前的愤怒,双方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也有朝臣宣称不惜一战。但刚刚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的中国人,面对德国人的寸步不让,还是只能妥协。中国北方的第一良港,胶州湾就这样被强租了去,租期99年,到期中国政府收不回,就只能归日耳曼人了。横贯中国腹地、圣人之乡的胶济铁路,也丢在德国人手里,山东成为德国人夹带里的物件。德国人开了头,列强的强租强占成风,中国的边疆危机凸显,良港被人占遍,自己的海军,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停泊港口。中国人最屈辱的岁月,是海靖夫人亲见,也跟她的夫君有点关系。充满了白人优越感的海靖,虽然身份是外交使节,但其凶悍一点都不亚于进入中国领土的普鲁士大兵。

    爱记日记的海靖夫人,留下了一份在华经历的日记。这日记尽管充斥了偏见,甚至不乏敌意,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史料,一个第三只眼看中国的现场记录。剔除那些偏见和敌意,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好些好玩的东西,有了这份记录,现在的中国人就能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了解中国人曾经的政治、文化和生活状态。显然,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看了这份日记,不能只是愤怒,而更多的应该自省和反思。面对曾经的屈辱,仅仅抱怨、痛苦甚至哭闹是无益的。中国人自立于民族之林,靠的是多少年来在屈辱中的奋进和建设。今天的世界,过去的殖民暴政已经一去不复返,人类已经告别了丛林,步入文明。已经不大可能会有哪一个国家,强租人家的港口,侵占人家的土地了。即便是落后国家,也不大可能有亡国的危险,但这样的国家,要想让人真正看得起,不仅要有经济总量的增加,还需要国民迈向文明的努力,一点一滴的文明建设。

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07日 08 版)

tags:欧洲|史学(考古)|近现代中国
编辑:he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