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人与机构

法国汉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木子砚编译2009/12/03

    法国是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法国汉学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简称 L'IHEC)是重镇中的重镇。它不仅在法国非常知名,在海外从事汉学研究的许多学者中也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其前身为巴黎中国学院,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著名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葛兰言(Marcel Granet),韩百诗(Louis Hambis)等人都曾主持过这个机构,而且成绩相当辉煌,奠下它独步欧洲的基础。在韩百诗主持法兰西学院 (College de France )汉学讲座之后,法国汉学研究所于1973年起改为隶属于法兰西学院亚洲学院。亚洲学院不仅设有汉学研究所,还包括其他亚洲地区研究机构。与汉学研究所平行的有日本研究所(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Japonaises)、韩国研究中心 (Centre d'Etude Coreenne)、印度文明研究所(Institut de Civilisation Indienne)、中南半岛历史与文明中心(Centre d'Histoire et Civilisation de la Peninsule Indochinoise)等研究机构。亚洲学院院长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谢和耐教授(Prof Jacques Gernet),它是已故汉学家戴密微(Paul Demieville)的高足,曾主持巴黎第七大学中文系多年,著作等身,其中《中国世界》(Le Monde Chinois ,1972年出版)与《中国与基督教》(Chine et Christianism,1982年出版)尤获汉学界的推崇。

    法国汉学研究所自创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活动之一便是在语言、文学、宗教、艺术和历史等多个领域中开展教学活动。在中法两国许多优秀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汉学研究在法国大学范围内取得了重大发展,先在巴黎大学,后在波尔多和普罗旺斯地区的埃克斯设立专门讲座;此外,汉学在高等实验研究学院、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国立现代东方语言学院等高级教育机构范围内也获得了发展,这为法国的汉学教学活动开创了新的方向。

    法国汉学研究所的另一项活动是出版学术著作。自1934年以来,该所在其《汉学研究所文库》中出版了大批法文汉学著作,其中包括沙畹、白乐日(Etienne Balazs)、戴密微、石泰安(Rolf·A·Stein)等著名汉学家的作品。此外,自1975年以来,该所又出版了一套名为《汉学研究所论丛》的丛书,旨在发表优秀博士论文或同等水平的著作。近年来该所出版的知名作品有:《汉学研究所文库》系列中童丕(Eric Trombert)所著的《敦煌的借贷文书》;《汉学研究所论文丛》系列中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和伊莎贝尔·昂(Isabelle Ang)主编的《数学、星辰、植物与内脏》,艾乐桐(Viviane Alleton)和阿列克谢·沃尔科夫(Alexei Volkov)主编的《中国的变化观念和感受》。

    法国汉学研究所的第三项重要活动,是维持该所图书馆的运作。汉学研究所图书馆的藏书是自该所创建以来,通过逐渐获取而增加的。现在,全部藏书有近30万册。该图书馆向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和大学生们开放,经常出入的注册读者有600多名。目前,法国汉学研究所图书馆每年增加近2000卷书,偶尔还会获得一些遗赠图书。例如,中国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就曾向法国汉学研究所赠送1000多部著作。法国或其他国家的私立基金会也经常帮助增加其藏书量。该图书馆的古籍藏量不是非常丰富,未收藏中国明代之前的任何著作,但其藏书中有大量地方志。总的说来,法国汉学研究所图书馆仍是欧洲最重要的汉学图书馆之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26日,第42期。

tags:欧洲|法国|其他|中国学|法国汉学研究所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