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人与机构

我的老师高本汉

来源:中国文学网作者:马悦然 2009/08/20

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从事学术研究七十年,其研究领域涉及方言学、语言学、历史音韵学、语文学、考证学以及青铜器的年代学。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被认为是“在外国人研究中国音韵学的著作里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李之义译,)作者马悦然是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我第一次见到高本汉是在1946年5月底的一天,当时我从鸟普萨拉来到斯德哥尔摩,我在那里紧张地准备拉丁文考试。作为学习中间的消遣,我读了英文、德文和法文版的《道德经》。我不明白,都是出自一个版本的三种译文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我鼓足勇气,给高本汉教授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能不能在百忙之中赐教。高本汉说,要是我愿意可以到远东博物馆去拜访他,当时远东博物馆挤在斯维亚大街商学院的阁楼里。第二天他在办公室很客气地接待了我。对于我提的三种译本哪一种最可信的问题,他回答说:“三种译本同样糟糕!这部作品唯一正确的译文是我自己的,但是还没出版。”他同意借给我手抄的译本,但我必须保证一周以后还回。当我还回译文的时候,高本汉问我有没有学习中文的兴趣。我解释说,我最初的目标是将来当拉丁语和希腊语教师,最近对经典语言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小,所以我很犹豫。“那先生为什么不学中文呢?”高本汉问我,当他跟年轻的大学生谈话时总是使用“先生”一词。当我结结巴巴地回答,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时候,他说,欢迎我9月份来,那时候秋季学期的课程就开始了。

过了暑假,我没有回乌普萨拉而是去了斯德哥尔摩。当时是1946年秋天,实在无法找到一间学生宿舍。在最初几周里我在中央火车站大厅长椅上、在公园里和四路环行电车上度过很多夜晚,甚至在斯图列广场度过,那里有适合人躺着睡觉的长椅子。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降低我得以在高本汉指导下学习中文的兴趣。

秋季开学第一节课,高本汉发给我们每个人几页《左传》,一部最具有文学性同时也是最难懂的中国经典作品。文章当然没有标点。当时我对古汉语唯一知道的是,中国文字是单音节的,文章中的每一个字只标出一个音节,读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我记得高本汉说的“中文不难,只是有点儿麻烦”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安慰。)课是这样上的,老师先读一段课文,然后进行讲解。高本汉读每一段课文的时候,我就用手指敲桌子,计算音节数。当高本汉读完了13个音节时,我很快就算出了课文的字数,在13个字后面加上一个句号。(我的一位同学很久以后对我说,当高本汉读课文而我用手指敲桌子的时候,我的表现太随便。)高本汉给我们上课文讲解课,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语言史和目录学课是在远东博物馆他的办公室里上,这个博物馆于1947年搬到历史博物馆里。在两年的课程里,高本汉给我们讲解了很多篇古文,主要选自《左传》、《论语》、《孟子》、《礼记》,汉代哲学家王充的作品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杂文等。我们还选读了高本汉在哥德堡学院教学用过的那部17世纪小说中的很多文章。(有一次高本汉说,他通读课文的高速度是对沙畹每学期讲不了几个句子的一种抗议。)现代汉语教学只局限于很快通读高本汉自己的作品《北京话中的普通话读音》。

我们有机会在1940年代后半叶跟随高本汉读书的人接触到了有别于我们过去经历过的一种学术性教育。

没有机会跟随高本汉读书的人很难想象,听他讲课是多么大的享受。他从来不迁就我们,不用填鸭式教学,从来不用考试来检查我们对他讲课理解的程度。他似乎完全相信他的学生会全力以赴地学习。我们也确实是那样做的。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他会晓畅地解释复杂的语言历史、训诂问题,此外,他还能让我们对于古汉语的有趣的文化世界有所了解,经常是通过大量的汉字分析进行的。当我们听大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这些初学者似乎自己也处在科研的前沿阵地。他还教会我们听翅膀拍动下的风声和感受寻求真理的快乐。

高本汉没有在任何系统性作品里综合过对古汉语文法学的分析。像古代中国的禅师一样,他选择了传授知识“从心到心”的方法。他在讲解古汉语课文的时候,使用了很不规范的瑞典语,包括很多取自法语、德语、英语、希腊文、拉丁文里的词汇、短语和结构以及更近似的斯莫兰和西部瑞典语中的方言、土语,比用纯理论介绍更清楚地说明古汉语的语法结构。

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这些课文解释所给予我们的语法知识是很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

1940和1950年代高本汉已经是当时最负盛名的中国古代青銅器鉴赏家。只是他似乎从来没有为他的学生讲过这方面的内容;他承担起向我们传授渊博的汉语知识而拒绝浪费时间。

高本汉和他的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似乎想让我们相信他不关心我们任何个人问题,然而没过多久我们就发现了他隐藏在严肃外表下面的关心和仁爱。他高深的学问、闪亮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诙谐幽默,平易近人的谈吐和宽容大度的胸怀也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对他对学生的忠诚(他想掩饰但没有成功),我们回报以我们从来不敢向他表达的崇拜。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04-24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43620

tags:欧洲|文学|中国学|高本汉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