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科建设

汉学是一门科学吗?

来源:中国文学网作者:〔荷〕H.凯帕 2009/08/26

    “中国研究”有着漫长的历史.并在许多国家都获得了它自己的学术地位。因此.要求汉学家们证明它的合法性简直就是十恶不赦。而对呈指数增加的大量的关于中国的著作.人们很难再批判地看待这些出版物的作者的行动。我对大名鼎鼎的莱顿汉学研究所进行了考察.而我所看到的情况十分令人震惊:皇帝竟没有穿衣服。

    在我看来.汉学家.即那些学习过(现代-标准的以及古文的)中文并且阅读了各种有关中国的资料的人.其实是伪科学家。所谓“汉学”或“中国研究”的定义就错了:它是用被关注的对象.而不是用对这一对象的观察来定义的。汉学家们研究中国,并对中国有着共同的兴趣.但遗憾的是对这个国家缺少一种科学的看法。他们的研究是大量的.却并不充分。如果想令汉学家难堪.最一针见血的方法就是问他(或她)使用什么变数什么常数什么参数.以及一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一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从“Chinese study”到“Chinese Studies" .名称的改换并没有带来情况的好转。“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事不成”。“中文教授”并不能说明什么.就像“生活教授”或“社会教授”一样.除非这个头衔作为语言学教授的简写.用以指那些主要研究兴趣是汉语的人。然而.非常值得怀疑的是.是否每一位教授一一例如中国文学教授一一甚至在美国的一流大学里一一都肯定取得了文学学位。“中国经济学讲师”(不同于“中国经济”!)也是如此.除非这一称号的含义是:主要兴趣是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或理论的经济学讲师。

    应该指出.历史是一个很迷惑人的含混不清的说法。同一个词既可以用来表示己经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件和行动.又可以指对发生的这些事件的理解和说明。为了表明这一区别.我使用“历史1”和“历史2".用“1”和“2"来表示可以被视为真实的程度。人们可以一一实际上也在一一讨论“历史2"的科学地位.但他们不能讨论“历史1”的地位。同样“读过中国历史”说明不了任何问题除非这个提法是对“读过历史2”的简略说明一一他或是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1”,或是研究中国历史学家的观点。“法学”也是如此。

    为了掩盖其不足.汉学家们(以及其他“研究亚洲的学者”)有着戴上科学家的“帽子”的坏习惯,于是使自己摆出一付“万事通”的样子.却哪样也不精。比如.不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却作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或社会的讲座.这当然应该受到严厉谴责。但是.如果登上讲坛.或作为专家出现在电视上.自己在这些领域中根木没有任何学位.却描绘出一幅中国的画面.那就完全不可饶恕了。冒充研究某个国家的行家.或者一一更可笑的是一一冒充东方学家.其所作所为就像一个胆大妄为的傻瓜。

    如果“中国专家”重视知识的整体性.他们就应该立刻摘去不合适的帽子 , 而更多地关注他们应该擅长的事:翻译一一虽然地位不高.但是非常重要的活动;他们应该少一些装腔作势.走下科学的宝座.安守本份。假如他们仍然想研究中国的某个问题.我建议他们在周围找一找侧重中国的科学家.与他们合作.而不是在一个过于广阔的大海里冒险。

    例如.如果汉学家愿意看一些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专业著作.我建议他们与那些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的科学家取得联系并接受其指导一一这些科学家一般来说都熟悉K.马克思、E.迪尔凯姆.M.韦伯、P.索罗金,N.伊莱亚斯,K.波拉尼、L..芒福德、S.艾森施塔特、F.布劳代尔、L.沃勒斯扣.M .曼,A.吉登斯,R.柯林斯,C.蒂利、M、卡斯特,E.托德、E琼斯,N.罗森伯格、D.兰德斯,D.诺思等人的著作。

    对中国的多学科研究一一它肯定与汉学家们从不同科学中东挪西借而进行的中国研究不同——也是骗人的。它将失去它的标志(说明整个国家的情况).因为它最终必定会把各种解释罗列在一起.这些解释虽然分开来看可能是科学的.但凑在一起就成了一幅色彩很不谐调的图画。如果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就需要进行学术合作.需要进行真正一体化的跨学科研究.以促进科学知识的互相借鉴和重新结合。认知科学一一一一门尚处在极限之中的复合学科一一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本身都是科学如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语言学和物理学。它们在对人类精神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日益结合起来,尽管还有一些研究范例不一致,还等待着有一位牛顿或达尔文来整理这个领域,但我们正在寻找一些“彼此不可比”但至少有一种共同成分的“集”。显然,像《中国季刊》、《近代中国》或《澳大利亚中国事务杂志》这样的刊物,由于编者强调多学科性,这些“集”之间是没有联系的。

    我奢望着一场广泛、生动、高水平的争论。本文对汉学的成就直接发起攻击,得到的反应也许是沉默或大声抗议。我的回答是,真金不怕火炼。我的挑战是:欢迎任何有理有据而且能说到点子上的反驳。

    原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8044

tags:欧洲|荷兰|中国学
编辑:lixin

上一篇:汉学发展 前景无限

下一篇:汉学400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