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德法俄日等11个国家的16位汉学家日前来到天津,与天津的作家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在为期两天的参观、采访过程中,汉学家们领略了天津卫的古城韵味,感受到新天津经济腾飞的脉动。除了在曹禺故居、李叔同纪念馆、古文化街码头、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作坊等地采风之外,汉学家们还与赵玫、肖克凡、王松、武歆、王爱英、张映勤等10余位天津作家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翻译”这一话题,针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等进行了研讨。
汉学家们表示,中国文化悠久,国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热情好客,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令世界瞩目。曾来天津拜访过曹禺的埃及汉学家阿齐兹说:“现在的天津与他上次访问时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惟一不变的是天津人民的热情好客与天津文化兼收并蓄的传统。”赵玫提到,作为写作者和读者,她被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打动时,会首先想感谢翻译家。没有他们奉献的智慧,很多读者将会是璀璨的文学星空下的盲人。翻译家是连接人与人心灵和友谊的彩虹。
原载:《文艺报》2012年08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