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西方史学界,凡涉及中国的题目大都是由汉学家来做的。严格地讲,《与中国相遇——欧洲中世纪的东亚观》一书的作者福尔克·E·赖歇尔特并不是汉学家,他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中世纪史教授。他熟谙欧洲中世纪诸种语言的史料,研究范围是中世纪欧洲知识界的中国观。用作者的话说:“这关系到我们,这是我们的历史。”从精神生活史、认知发展史的角度说,尚未有人全面研究过中世纪欧洲人的中国观。作者要“弥补,至少是部分地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作者说,这本书并不是“某种理论上的思考的结果”,更多的是来自对“遥远的生活世界”的亲身体验。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曾作为德语讲师在上海任教两年。
全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讲的是欧洲古代的东亚观。全章又分四节:关于徐佩博雷人(Hyperboreer)的传说;古希腊关于东方的想象——奇异之国印度;丝人(Serer)指称的缘起和遥远的理想国;秦、秦人(Thin),西方对中国人的第一个较为明确的称谓。作者认为,古代欧洲人东亚观的一大特征是将东方理想化。很多记述是用希腊文记载的,拉丁语欧洲对这些记载和传说几乎一无所知。
第二章讲的是“相遇”。蒙古人的入侵增强了欧洲人对亚洲地区的认识。在12~13世纪,有不少欧洲人前往东亚地区,如战俘、使节、传教士和商人。在这一百多年中,有约100多位有名可查的欧洲人曾前往中亚和东亚地区,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马可·波罗。他们的记述是当时有关亚洲知识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分析了旅行家著作的生成及传播。作者指出,留下文字的人不多。这些远游人的派遣者不同,他们的记述侧重点也不一。作者还对这些游记的不同版本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据统计,马可·波罗的记述有143种手抄本,成书于14和15世纪的抄本至少有130种。
第四章谈的是这些亲身经历者留下的记述是如何为他人所接受的。
以游记为素材,改头换面杜撰出来的一系列小说很受欢迎,对当时欧洲人的中国观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英国作家曼德维尔的《海外行记》。在法语和意大利语的英雄传奇小说中,中亚和东亚地区也是一个重要的场所。
另外,历史编纂者们对蒙古人贬多于褒,称其为“世界末日的民族”。
作者还建议把蒙古和中国区分开来,因为狭义上的中国人在中世纪并没到过欧洲。
第五章谈的是中世纪末期,欧洲人对东亚的认知以及美洲的发现。
在14世纪下半叶以后的150年中,东西方的交往进入低潮。通过对希腊文献的翻译,“丝人”这一称谓此后才为拉丁语欧洲所知。一方面是古代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是有关地理和历史的新知识。人们试图将两者调和在一起。马可·波罗的行记奠定了中世纪末期欧洲人关于亚洲知识的基础,是欧洲再次与中国相遇的出发点。《马可·波罗游记》对哥伦布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直至最后,他仍然把美洲当成“中国所在地”。哥伦布以一种轻率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与亲身的经验混合在一起。
第六章是总结。作者认为,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西方从来就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困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环球航行并没带来新的认识。马可·波罗等旅行家也均未能摆脱成见的束缚。勾画一个客观的世界图像从来就不是他们远行的目的。欧洲在与东方、特别是与中国相遇时,现实的经验总是为传统的想象服务的。
该书立意新颖,史料详尽,弥补了欧洲中国观演变史里中世纪这一空白,因而获得德国史学家协会颁发的“青年历史学家杰出著作奖”。作为中西方交流史中的一部力作,该书有336页,插图30幅。德国托尔贝克出版社早在1992年就出版了该书,但该书迄今尚未有中文版面世。
文章来源: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上一篇:中国的繁荣是假象?
下一篇:海外中国哲学丛书:西方发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