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竞雄女侠传》,[日]永田奎介著,闻立鼎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58.00元
也许国人对近代反清女豪秋瑾之名并不陌生,至于她那“秋风秋雨秋煞人”的英姿从何而来,又从何而落,却未必十分清楚。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过杭州学者郑云山教授的《秋瑾》一书,堪称中国大陆学者关于秋瑾的第
一本专著,稍后,此类著述渐次增多。而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于秋瑾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她为推翻清政府而从事的革命活动,至于她在日本的活动以及多方的人际关系究竟如何,却涉猎无多,其中当与日文资料的收集与研读之困难密切相关。
2001年,日本建筑学专家永田奎介先生伴随绍兴黄酒的清香,初访“貂裘换酒也堪豪”的秋瑾之故里,就为这位女革命家的风采所感动,忽萌转行寻史之念,要在2007年秋瑾遇难100周年之际,“完成一部从全新角度来描述的《秋瑾传》”。“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三年之后,他的《竞雄女侠传——中国女性革命诗人秋瑾的生涯》在日本出版,引起扶桑读者的关注。最近,该书借助于既攻史学又擅日文的闻立鼎先生之译笔,以《秋瑾——竞雄女侠传》为题,由群言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可望成为即将到来的秋瑾百年忌辰纪念中最为凝重的祭礼之一。
一位建筑学家忽然转身研究历史,研究一个才华横溢的中国女革命家,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令人惊叹的是,《秋瑾——竞雄女侠传》一书不仅运用了大量的日本文献和中国文献,还写得朴实到位,写出许多出彩的篇章。
从传主的降生到从容就义,作者对秋瑾32年的短暂一生作了全面的描述。前半部分借用文学的笔法,勾画秋瑾赴日留学前近30年成长经过及婚嫁生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后半部分则以严肃的传记体形式,按时间顺序叙述秋瑾在日本及回国后的反清革命活动,直至受戮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资料性和研究价值。
大概因为自然科学与历史学在求真的旗帜下是完全相通的,作者不乏对历史资料的敏锐,以及对资料考证的自觉。他凭借不少日文资料,把秋瑾是如何赴日留学的,以及在日本的求学生活及革命活动情况,包括她与服部繁子、下田歌子两位重要女性的交往细节,都在现有资料条件下作了详尽的交代,有的资料还是首次披露。书中首次披露自费留日的秋瑾和官派留日的鲁迅、徐寿裳等人在如何对待日本政府压制中国留学生革命活动等问题上的冲突,耐人寻味,这对深入研究鲁迅的生平事迹与早期思想,也是不可多得的资料线索,弥足珍视。惟其如此,日本著名史家狭间直树先生与北京大学资深教授王晓秋先生都为中译本提供了热情洋溢的的序言,为本书增色。
《秋瑾——竞雄女侠传》虽属带有文学色彩的纪传体作品,但作者在运用史料时十分严谨,对驳杂繁多的资料也不乏缜密的甄别。例如,服部繁子的《回忆妇女革命家王秋瑾女士》是中日学者都很倚重的参考资料,作者就对它作了很多考证和纠误,尽可能使叙述的事实与客观的事实相吻合,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基于作者掌握资料的丰富与娴熟,该书还对传主某些鲜为人知的生平细节作了考证和推论。例如,关于秋瑾从日本回国后与久别重逢的密友吴芝瑛饮酒高歌,作者认为,秋瑾当时唱的日本歌应该是《妇女从军歌》。珠联璧合的译者闻立鼎先生则把这首日文歌的六段歌词用六首七言绝句的形式翻译出来,使它与作者的论据、秋瑾的《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的诗句在词语、意韵上对应起来,使永田奎介先生的推论更具说服力。至于该书还自觉地把秋瑾的一生放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与中日关系的交流背景下来叙述,这对一位非史学专业出身的作者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
手捧永田奎介先生寄赠的《秋瑾——竞雄女侠传》,我不仅容易神回我的第二故乡杭州,环绕西泠桥头的秋瑾墓地,对血染反清阵地的竞雄女侠倍添追思,也不得不对建筑学家出身的日本作者永田奎介先生萌发一份敬意和谢意,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日学术文化交流与中日友好邦交的未来充满期待。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上一篇:中国与世界的不稳定关系
下一篇:有关中国的三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