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文字的魅力: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汉字

来源:中国网作者:2009/09/09

    本文选自《文字的魅力》,作者主要对汉字的字形之美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藏的智慧,同时还阐述了人生的哲理。作者面向的主要是日本读者,书中有些具体的阐释是作者长期研究的心得,与国内学界通行的表述有所不同。

    教学与牛鞭

    教育的荒废由来已久:欺负同学导致被欺负者自杀;上课时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大声说话,搅乱上课,等等。欺负同学、上课说话,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可是现在愈演愈烈,学生连起码的秩序也不遵守,学校几乎到了失控的程度,着实让人感到寒心。

    对此,教师、学生、家长各有各的说法,各自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人能够统一三方的观点,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对教育是个门外汉,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从汉字的起源那里得到了一些启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古人是怎么认识教育的吧。

    所谓教,从老师的角度说是"教",从学生的角度看则为"学",这两个汉字里面包含着许多共同点。"教"这个字古代写成"",左边偏旁"爻"是相交的意思,可以看出是一个双手交叉的形状。

    双手交叉,一只手代表老师,一只手代表学生,表示老师在手把手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教"这个字的本义是一对一,亲手的意思。

    那么,"学"字是什么含义呢,它的正字写作"",以前这个字只有字的上面部分,它的两边呈手的形状,中间是一个"爻"。就像"教"字一样,"学"字也意味着手把手的动作。

    "教"字中还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它的右边部首的"攵",有时也写成"攴",它呈手中拿着树枝的形状,因为出现在"牧场"的"牧"字中,因此又叫作"牧"字旁。由此可见,这手里拿着的树枝是赶牛的鞭子。其实,不仅是"教","学"的古字里面,也有在""的右面加上"牧"字旁,写成""的。

    那么,为什么赶牛的鞭子会出现在这两个汉字里呢?中国近现代文学家的代表鲁迅先生曾回忆说,自己小的时候很顽皮,被老师抽打了手心,才猛然醒悟,开始认真读书。我想他也许是在上书法课时挨打的吧。

    如果现在有人主张"教育中需要体罚"的话,一定会招来各界的猛烈抨击。但至少古代中国在产生"教"与"学"这两个字时,人们认为鞭子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事实上日本以前体罚也是家常便饭。当然,其主观愿望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学生的进步。

    因此,我决非主张对现在的孩子进行体罚。有些人,小时候别说老师,就是父母也没动过他一根指头,但长大当了老师后,不知轻重地殴打学生,致使学生几个月后才得以痊愈。这不是体罚,而是暴力。

    再请大家看一看"教"这个字。手把手的"爻",和手持树枝的手"攵(攴)",再加上"子"字,就变成了"教"。""字如前所述也几乎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汉字都是由与身体有关的字组成。死记硬背教科书、填鸭式地教授知识,这不是教育。老师与学生一对一地、手把手地用身体语言传授,这才是教、才是学。"教"与"学"最早的文字里面没有"子"字,可见原意不是大人教孩子,而是大人之间像工匠一样地互相传授技术。所以,教授时伴有鞭子抽打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久以后,两个字中都加进了"子"字。可能是大人教孩子,孩子跟从大人学习这样的关系确定了的缘故吧!大人对孩子是不能随便使用鞭子的。文字中虽然还含有爱的鞭子,即体罚的意思,也决不是殴打的意思,而是在用身体传授知识。我想,这样考虑可能更合理吧。

    遇到那些全心全意、身体力行教学的老师,现在的孩子们一定会认真听课的。

    模仿与学习

    某家报纸上介绍了一个美术家中学时代的一段故事:在上书法课时,其他同学都对着字帖拼命练习,但他却不屑一顾,用笔蘸饱了墨自己挥毫狂写起来。老师看了他写的作品,不但没批评,反而夸奖道:"这样很好。"

    他一直不擅长做与别人同样的事,老师的鼓励使他增强了信心,认识到可以保持自己的特点。这家报纸介绍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强调美术家的"奔放的个性",满足自我意识强烈的年轻人的需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不景气时期以后,以前的那种强调团队精神的价值观逐渐产生动摇,尊重自我,注重个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件事本身固然不错,但我担心,年轻人能否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学习的关系。

    "学"这个汉字也有其他意思,但它的日语训读,源于"模仿"(真似ぶ)一词,也就是说,学习就是模仿。

    模仿什么呢?以书法为例,开始都要按照老师的字帖进行临摹。这叫"临书",也就是将模仿的对象放在眼前,边看边模仿。除此之外,还有"描红"、"双钩填墨"等方法。"描红"是将样本垫在纸下,透过纸张进行摹写;"双钩填墨",是将文字的轮廓勾画好,然后再不超出、不留白地将轮廓填满。

    在讲究个性的时代,有些人也许会对此感到不以为然。但在中国双钩填墨的作品还成了国宝,如清乾隆帝收集于三希堂的王羲之作品《快雪时晴帖》就是。王羲之的作品被称为超越上品的神品,遗憾的是未曾留下一件真迹。三希堂的作品也是后代的书法家临摹的。

    "模仿"是指与真实物体无限接近。当然,它是不需要个性的,有了个性反而碍事,必须抛弃。只有在模仿最高级模本时才需要完全展示个性,执著地坚持自我,为达到逼真的效果,拼命地模仿。

    写十遍一点不像,写一百遍稍微有些像,写一千遍、一万遍,慢慢地不但会形似,还会做到非常地逼真。但是,无论怎么逼真,也只是模仿而已,并非真实。

    也就是说,不可模仿的东西才是真,才具有最高的个性。真正的作品,无论你怎么模仿,都无法做到完全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世上的赝品能耐有限。因为它只是个作伪技术高低的问题,有眼光的人一看,它马上就会原形毕露。

    这样,你是否会认为模仿是一件愚蠢的事呢?其实不然。即使掩藏起个性,努力追求与模本个性的同化,你自己的个性也不会被抹杀。因为即使你模仿得再逼真,还是存在着与模本相异的地方,而这相异之处就是你自己的个性。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的摹本之所以成为国宝,就是因为它已达到了这种境界。

    与"学"和"模仿"并列的还有""字。由上面的"羽"字可以看出它的本义:雏鸟为了飞到父母身边,拼命扑打翅膀,学习飞翔方法。不会飞就意味着不能生存,因此,小鸟自不必说,大鸟也会拼命地教它们怎样飞翔。这告诉我们,"学"和"模仿"这件事是关系到生命安危的。

    前面报纸上介绍的那位美术家,在中学时也许确实没有用过书法模本,但是从他日后取得的成就来看,后来一定以某种形式努力模仿过别人,然后很好地消化,将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因为真正的个性,只有在经历过无数次模仿之后,才会熠熠发光。

    师:二千五百人的榜样

    "先生"一词,在日本一般指学校的老师即教师,但也可以指医生、议员、作家、评论家等等。也许正因为称呼范围太广,所以,该词的分量就下降了。

    特别是以前被人视为很神圣的先生即教师,今天的形象却不怎么样。不是因为拿学生开玩笑,与女生厮混的教师增加的缘故,那样的教师另当别论;而是学生根本不听老师的话:中小学生上课时在教室里随便走来走去,大学生上课时不断谈天、吃喝。老师还不能批评这样的学生,搞得课上不成,学风败坏。

    一般而言,踏上社会的人,内心如何不得而知,但至少在表面还能对被称为"先生"的人抱有应有的尊敬,但孩子们就不一样。那些由于找不到工作而加入教师队伍的"先生"刚出现的时候,就有学生在背后窃窃私语:"虽说是'先生',只不过比我们先生出来而已"、"这种人当先生,首先是为了生存"。

    上述与教师公开的作对,堂而皇之地集体扰乱教学的行为之所以发生,当然有家庭教育的原因,还有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但教师是否也缺乏一种"教师是什么"、"教师应怎样做"的自我反省呢?

    教师的"师"字,在古代中国是军队编制上的一个单位,它的建制每个时代不尽一致。周朝时代,五百人称为"旅",五旅(二千五百人)称为"师",五师(一万两千五百人)称为"军"。我们现在仍然用"师团"、"旅团"等来表示军队的规模。

    "师"原本表示二千五百人的军队,后来转为部队的首长,进而被赋予指导者、榜样的意思。从"师"的本意上看,这个人应具有领导二千五百人的能力。面对四十多个学生就束手无策的人,恐怕没有资格称"师"吧!

    这样说或许有些过分,但我的目的是希望现在的教师都再好好地回味一下"师"的含义 ,想一想学生到底为什么而学。是为了进升学率高的学校、名牌大学、一流企业吗?当然也有抱有这样目的的学生,但现在经济不景气,连大企业也在裁员、倒闭,我们难道不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以往的办学目的吗?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我想是为了找到未知的自己。不是昨天的自己,也不是今天的自己,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他们为此才需要老师。能改变人的是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老师必须是具有别人没有的优点的人,学生受这样的老师的影响,才会改变。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的一句话:"人必须接受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教育。"老师只要清楚地掌握了应有的知识,不管他对学生是否严厉,学生们都会尊敬他,认真地求学。自己业务不过硬,也不热心教育,却一味强调"要听老师的话",这样的老师当然在学生中没有威信。

    当然老师也是学习者,不能指望老师完美无缺。在书法教育中也有老师与学生之分,我认为老师的作用只不过是起到传授的作用。拿书法来说,就是告诉学生哪些是好的模本。换句话说,模本才是老师。

    在学校教国语、社会和理科的老师,也有各自学习过的好书,就看能不能将它们理解透彻后认真地传授给学生。能够做到的话,学生们一定会竖耳倾听,老师本人也可以发现各个学生的不同特长,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这职业的伟大。

    "围"出一个好环境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区制开始放松并被逐步取消。此次改革一改过去只能在规定学区内择校升学这一体制,使学生能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有人担心,此举会使一小部分学校人气上升、扩大学校间的差别。但我以为自主择校,不失为一件美事。

    年长者可能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师从孔子之孙子思,此后继承孔子的学说,著有《孟子》七篇。孟子为山东省邹县人,孩提时代因住在墓地附近,经常模仿葬礼玩。见此情景,孟母举家迁至市场附近,而这次孟子又经常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觉得这种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再度搬家。这次迁至学校附近,孟子开始懂得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最适合教育孩子的环境,遂在此定居。

    孟母是一位注重教育的母亲,当孟子学业半途而废回家时,她曾当着孟子的面,把快织好的布剪断,并告诫孟子,学习如织布,不能半途而废。这就是孟母断杼的故事,记载在《列女传》中。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我认为教育环境有三个必要条件:老师、场所与同学。

    现在大多数孩子上学伊始,在家里就有独立的房间,备有漂亮的桌椅、明亮的灯具及为数众多的参考书。但大人却经常抱怨孩子学习不用功,只在房间看电视、玩游戏。与凿壁偷光的古人相比,现代人的条件不知好上多少倍,但仅凭硬件并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按教育理念与方针建立的教育之地,拥有教室等相对独立的教学空间,配有专职教师,学生为学习而来。大门一闭,就能与外隔绝,围成一个纯粹的教学场所。"围"字日本一般写作"",它的正字是"",由"囗"和""组成。"囗"表示圈 、包围之意,""字中间的"口"的上面和下面,有逆向的两个"",它意为脚。因此,"",表示士兵围城守护之意。

    教室也可以视为由看不见的士兵守卫的教育场所。里面有教材、教师和热心学习的学生,士兵将一切杂音、杂念及各种诱惑阻挡在外面,使得里面的师生能专心教学。学生需要在教室里学习,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这里有同学。自己学习,总会有懈怠之时,并且容易武断。而有了同学,就可相互切磋、相互勉励,从而在此基础上产生友情。不过,同学分以下三种,必须谨慎结交。

    学习需要教养、理性和热情。最好的伙伴是这三者都具备,跟这类人交朋友,才能切磋上进。有理性但缺乏热情的人,这些人有知识,很理智,但往往会自以为是,看不起老师和同学,从而不认真学习,最终成不了大器,不足为友。还有一些人,非常热情但缺乏教养和理性。他们容易固执己见,按个人意志行动,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这些人也不足为友。至于不具备理性与热情的人,那更不可取。

    对现代孟母来说,撤消学区制,按个人意志择校,是一件美事,但不能仅凭舆论导向或升学率择校。教师优秀,学生充满理性与热情,以及具有正确教育方针的学校,才是最理想的教育场所。只有选择这些学校,才能为孩子提供最理想的学习环境。

    (摘自《文字的魅力: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汉字》,上海古藉出版社2002年10月版,定价;20.00元。社址:上海瑞金二路272号,邮编:200020)

    稿件来源:《书摘》

 


tags:日本|语言|近现代中国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