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晚明东西文明交流的生动历史

来源:中国网作者:2009/09/09

    196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的NotreDame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邓恩(GeorgeH.Dunne,1906-1998)先生的《Generation of Giant——The Story of the Jesuits in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s of the MingDynasty》一书。这部以晚明时期来华耶稣会士群体为主人公的巨著,早已被中国学者多次引用参考。其书名曾被引用者直译为《一代巨人》、《一代伟人》、或《巨人的一代》而出现在多部专著和若干论文的注释和参考书目中。只可惜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中文版本问世。现在,将该书的中文本以《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耶稣会传教士》(上海古籍版)的书名推出,不能不说是填补了中译海外汉学名著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邓恩先生这部起始于158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上抱恨而死,终结于1669年康熙皇帝为汤若望平反昭雪,涵盖了近一个世纪的论述中国早期天主教传播史的巨著,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说就是一部“文化适应”策略在备受非难困境下,艰难地萌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

    被称为“西学东渐”的天主教第三次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是一次东西方文明空前广泛且深刻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其主要的参与者和当事人,是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们和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他们的中国朋友们。一方是借助“文化适应”策略而试图把他们的宗教传播到中国的虔诚的西方神父;一方是被新鲜的科学知识所吸引而期望以此来富国强兵的“开明开放”、“锐意改革”的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阻挡他们的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是足以将他们碰得头破血流的万丈深渊。

    使东西两大文明得以越过“万丈深渊”而相遇和交流的,是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策略和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开明开放”精神。是它们构筑了跨越“深渊”的“桥”。

    邓恩先生以大量的、首次披露的档案资料,生动地描述了“文化适应”的萌生与发展、挫折与成功。东西两大文明的差别是千头万绪、无处不在的。邓恩神父在书中翔实地阐述了来华耶稣会士们在对待中西文化在每一个细节上的差异时所进行的探索:是否应该学习中文?是否应该穿着中国人的服饰?能否用中文做弥撒?能不能吸收当地人加入耶稣会,甚至做神父?在“男女大防”的中国如何为女信徒施洗?如何倾听女信徒的忏悔?壁画中的圣徒是否允许被画得穿上鞋子?在与中国友人交往时或到官府办事时,是否也可以像中国人习惯的那样互赠礼物?能不能接受皇帝的任命,在朝廷的历局或钦天监中做事?熏香、叩头等中国人待人接物的习俗是否可以被允许?等等,等等。

    没有邓恩先生的描写,当代中国人是无法得知这些东西文明差异的细节,无法设想不同文明接触与融合是何等的艰难,也无法了解利玛窦、徐光启等人所具备的何等超凡的勇气与何等过人的智慧。

    自利玛窦踏上中国大陆的那天算起,至今已经整整420周年了;从邓恩先生的著作算起,也已经40多年了,可惜的是,在世界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同时,那种文化的、种族的和国家的傲慢与偏见的藩篱,在当今世界上仍然随处可见。为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邓恩先生的先知和远见。

    [美]邓恩著 余三乐 石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文汇读书周报

 


tags:欧洲|史学(考古)|古代中国
编辑: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