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外交流

美国孔子形象的起源

来源:作者:2023/08/04

   2021年3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美国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学术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会。四川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张涛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美国孔子形象的起源》的学术报告。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副主任、秘书长苗绿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睿恒副教授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韩召颖教授应邀担任对话嘉宾。本次报告会由美国研究所王聪悦博士主持,美国所内外学者、学生共有118人在线参与讨论。以下是本次报告会文字实录。

主持人(王聪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我是美国所社会文化室的王聪悦。很感谢各位老师能够通过在线的方式来参加美国所举办的这次学术报告会。那么本次,我们请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所的张涛所长。张老师著有《来自异国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国》等。张老师在中国历史、中外关系史和美国早期史的宏大背景下解析文献建构的孔子观,以及在美国的起源。那么今天,我们美国所也是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张老师,请他来跟我们分享有关美国孔子形象的起源的研究心得和看法,还有包括这本书背后的一些故事。当然了,为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个话题,我们还邀请到了三位点评老师,他们分别是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苗绿老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王睿恒老师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韩召颖老师。讲座的时间安排大概是这样的,张老师的报告是一个小时左右,之后请各位老师就此发表高见,也欢迎线上的各位老师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那么现在我们就有请张老师。

 

主讲人(张涛,四川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教授):

好的,多谢主持人。我非常荣幸能在咱们社科院美国所这个高端平台与各位新老朋友相聚,向大家汇报我最近的一些研究体会,也请各位专家、各位同学多多的指正。我今天讲的题目是《美国孔子形象的起源》。我们都知道,孔子在我们中国是一个文化象征,那么在全世界它也是一个文化象征,所以我今天就来向大家汇报一下,美国人认识孔子是怎么起源的,怎么传过去的。

我先讲一讲我这次汇报的主要部分。首先,我要汇报一下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一课题。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本来是学美国历史的,但是这个课题看起来也不完全像美国历史,所以说我要讲一讲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情。第二,就是要总结一下孔子在美国的最初的形象。第三,孔子及其思想最开始是怎样传到美国去,美国人最开始是怎样形成这种印象的。第四,这形象在早期美国遇到了哪些挑战。第五,我将简单总结一下。

我就先讲一讲为什么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我记得最开始想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是在美国费城。2005年,我正在费城的一家图书馆查资料,写另外一本书。我翻到有一份报纸,有专门篇幅介绍孔子。这份报纸很早,大概是1737年。当时美国的报纸只有四个版面,而那份报纸当天就用了两个版面,前面两个版面讲孔子,所以我就觉得特别惊奇。我跟在场的一位美国朋友讲起这个发现,他说,要不你来研究一下我们美国人到底是怎么看孔子的。就这么一句话,让我感到这确实很有研究的必要。咱们中国经历了文革以后,孔子以及儒家思想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政府和社会又在重视儒家传统,并从2004年开始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尽管孔子学院不是主要讲儒家思想,主要不是讲孔子,但它借用孔子这个文化象征,说明孔子在我们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么重要的一个话题,到底有多少研究呢?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空白,基本上没人做过。目前的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研究大概有两类。第一,很大一部分学者研究孔子本人以及儒家思想本身,这是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另外一类,是研究孔子在海外的形象。但这类成果主要考查孔子在东亚、东南亚、欧洲的形象。因为东亚跟咱们中国的文化渊源很深,像日本、韩国,都是研究的重点。关于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还有印度尼西亚的孔子形象,也有一些成果面世。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孔子形象有很多研究。为什么独独没有美国?这样一来我就想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我们去仔细考证。这是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我从2008年开始研究,到现在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一共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出版两本著作。今天我就讲讲孔子在美国最开始的形象。

最开始指的是美国殖民时期,就是美国在1783年独立以前。尽管那时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但为了讲述的方便,我还是把当时的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称为美国。美国人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孔子,可能很难考证。我只能讲,就我所看到的资料,美国人最早公开提起孔子的时间应该是在1709年,也就是清朝康熙年间。波斯顿的一份报纸报道耶稣会关于中国的礼仪之争(即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时,提到孔子,说他是中国的圣人。但报纸只是提及这个名字,并没有谈论孔子思想。这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早涉及孔子的记载,实际上美国社会谈论孔子应该更早。可能还有一些历史材料没有整理出来,无法查阅。

那么孔子在美国的最初形象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有三点,基本上都是非常正面的。第一,孔子是具有上帝信仰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列子·仲尼篇》里面有一句话:“西方之人,有圣者焉”。西方人认为,圣者就是上帝。根据这一点,他们判断孔子实际上是有上帝信仰的。尽管我们认为,圣者并不指代上帝,只是德高望重、品德高尚之人而已,美国人却据此形成孔子信奉上帝的印象。第二,对于孔子的道德伦理体系,美国人非常推崇。他们认为,孔子的道德体系高尚而完备。第三,孔子人格完美。这跟美国后来对孔子的看法有很大差别。后来的看法,对于孔子的人格有一些批判。但早期美国是非常赞赏、非常正面的。所以,美国早期的孔子形象有三:信仰上帝,道德高尚,人格完美。

这个形象到底怎么传到美国的?

这是我下面重点要讲的一个内容。传播的主要渠道是欧洲耶稣会。通过耶稣会的著作和其他出版物。早期美国知晓孔子,并形成正面形象。耶稣会是欧洲的一个天主教会,在美国也有,但似乎影响不大。美国人初识孔子,就是通过欧洲耶稣会的著译。

耶稣会于153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1773年解散。它成立以后就马上向海外派遣传教士。来华传教开始于1583年,利玛窦是第一位到达中国的耶稣会会士。到1773年解散的一百多年时间,耶稣会总共派遣472名会士来华。耶稣会会士来中国以后,主要是传教,但为了更好地传教,他们要了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要知道我们的信仰体系,要学习汉语。他们最开始认为,中国人信佛,所以主动穿袈裟,结果发现不对。信佛的中国人实际上并不多,更多的人信仰儒教,耶稣会就开始研究儒家文化。这就奠定了耶稣会正面宣传孔子的基础。耶稣会会士需要赢得中国政府和官宦阶层的好感,以方便他们传教,就必须赞扬孔子及其思想。另外,他们想要向欧洲教会和政府证明,他们能够改变中国人的信仰,这是有思想基础的,因为孔子就信仰上帝。此举可以鼓励欧洲人向耶稣会捐款捐物。再一点,耶稣会会士通过翻译儒家经典来学习汉语,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国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正面刻画。他们刚来中国的时候,很多人不懂汉语,但是他们需要交流,怎么办呢?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法,就是去研习儒家经典。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西方最早的儒家经典翻译,实际上都是耶稣会在中国时用来进行翻译练习的成果。

我们再来看一看,耶稣会的正面孔子形象是通过哪些载体传入美国并深入美国社会的?首先是通过翻译。我们特别要提到一本书,《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这是近代西方第一本系统介绍孔子跟儒家思想的著作。此前也有一些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书籍面世,但是都不太全面,只是介绍了儒家思想的一小部分或者某部经典著作。这本书第一次系统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以及儒家思想,是美国人所接触到的第一本此类著作。该书起源于中国,耶稣会在江西建昌(今南城县)开始翻译撰写,后来又在杭州等地继续此项工作,前后有包括利玛窦在内的17位会士参与其中。耶稣会最终把书稿带回欧洲,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拉丁文版,因为拉丁文是欧洲当时的通用语。第二年又出版了法文精选版。1691年,英文版在伦敦面世。此书一经出版,便传到美国。

在三个版本中,拉丁文本最为全面,一共有五百多页,包含了对法国国王的感谢,因为耶稣会在法国成立,会士以法国人居多。然后是序言、孔子生平和三大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的翻译,当时没有翻译《孟子》。后面附有中国的朝代更迭表和关于国王特权的内容。后来出版的法文版和英文版删掉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只保留了三大板块:孔子生平、儒家三大经典、80条儒家格言。

该书传到美国以后,受到美国人重视的应该是英文版,因为美国人对拉丁文并不太熟悉。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文献,其引用基本上来自英文版。

我们怎么看出这本书在美国的影响力呢?

首先是当时的美国媒体有很多转载。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几个截图。这是1735115号《纽约周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摘录了一段关于孔子的描述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摘录文字就取自英文版的《孔子的道德》。这只是在信里面引用了一段话,媒体真正连载该书,是在两年以后的1737年。从1737124号开始,《纽约周报》连续刊载《大学》一个月,并且都在四个版面中的前两版。《宾夕法尼亚报》也是如此。它从同年的32日开始,连载《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中的《大学》。媒体的转载和连载,说明该书在美国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有助于该书扩大影响。

另外一个影响渠道是图书馆的收藏。我去过美国东海岸几家殖民时期就已建立的图书馆,他们都是在18世纪初就已经收藏该书的英文版、法文版和拉丁文版。收藏时间都有记录,证明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快就传到美国了。当时北美的知识分子,看书多需向图书馆借阅,而包括富兰克林创办的一些图书馆,都是向知识分子开放的。所以,知识阶层完全有机会接触《孔子的道德》。

第三个渠道是演讲。就我所见,当时的很多政治家、知识分子、学校教师在就伦理道德进行演讲时,喜欢引用《孔子的道德》里面的一些格言。这同样说明,该书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广受喜爱和推崇。

再一影响证据来自于伦理道德教材和读物。我就举《凤凰:古本珍本集》(The Phenix: ACollection of Old and Rare Fragments)(1835)一个例子。这本教材向美国青少年介绍古代的道德体系,里面涉及孔子的部分,是原文照录《孔子道德》的相关章节。大家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信息表明,孔子部分的翻译者是《孔子的道德》的作者之一,说明该部分就是来自于《孔子的道德》。

欧洲耶稣会的非翻译类著作是美国正面孔子形象的另一起源。影响最大的是李明的《中华帝国十年旅行回忆录》,这是李明从中国回到法国之后所写。原文是法文版,传入美国的英文版1738年出版于英国伦敦。这本书尽管是讲中国,但其中很大篇幅在讲孔子和儒家思想,所以它也是美国人获取孔子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另外一位叫杜赫德,他没有来过中国,但根据其他会士的报告和信件撰写了《中华帝国全志》。该书同样有很多内容涉及孔子和儒家思想。

大家可以看看这两本书的内封,使用的孔子画像都是一样的,这是美国社会最早看到的孔子画像之一。美国人通过它们,发现孔子到底长什么样。

内容方面,两本书对于孔子的印象跟《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基本一致,都非常赞赏孔子的人格、思想以及上帝意识。除此以外,因为两书的创作年代比《孔子的道德》要晚很多年,将近半个世纪,他们有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机会去补充细节。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两书都不约而同的描述了孔子的长相。这应该是美国社会对于孔子长相最早的文字描述:前额突出,身材匀称,肩胸宽广,肤色茶青,双眼很大,留有胡须,声音洪亮尖锐。

两本书在英国出版英文版以后,都很快传到美洲。美国社会的关注,首先是媒体的大量转载。除此以外,还有词典和学校教材等出版物,都在引用两本书关于孔子的描述。

知识分子的藏书和手稿体现出两本书的巨大影响。首先是立国之父富兰克林,热爱中国。他的私人藏书仍然保存在费城的一家图书馆里,里面有很多关于中国的著作。他在旁边还做了批注,现在都能看到,可见他看的非常认真。其中就包含杜赫德和李明的这两本。另外一位知识分子不太出名,但也能证明两本书的影响。这就是约翰·巴特拉姆,他是美国早期的一位植物学家。但他不光搜集植物,还喜欢收藏书籍,是一个藏书家。

我们现在所见的这份巴特拉姆手稿存于纽约曼哈顿的摩根图书馆。封面上注明,手稿讲述中国哲学家孔子的生平和性格。虽然没有标注写作时间,但巴特拉姆在1777年去世,所以手稿是在殖民时期写就的。手稿包括封面在内,一共三页。我专门对照了一下,发现其中的孔子信息来自于杜赫德的书。有几段话甚至是直接抄过来的。这说明,巴特拉姆看到了杜赫德的著作,非常感兴趣,就把关于孔子的这一部分写在纸上,并最终保存下来。

传播正面孔子形象的载体,除了这两位著名的耶稣会会士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耶稣会成员的著作。他们的影响没有这么大,只是在一些出版物或者手稿里偶有引用和提及。出现次数较多的主要有三位。第一位是卫匡国,他写了《中国上古史》,对孔子进行了描述,被美国的一些出版物引用。另外一位叫钱德明,是最后一位耶稣会汉学家。他专门写作了《孔子传》。但《孔子传》在美国的影响似乎并不大,没有引起重视。美国人只是偶尔会引用他关于孔子的一些说法,比如孔子的上帝信仰等。另外一位是卫方济。他介绍了四书,被美国社会偶尔引用。

以上就是正面的孔子形象如何传入早期美国并在美国传播的。一直到19世纪初,美国对于孔子的印象都在强调孔子的上帝信仰、高尚人格和完美道德。但从那以后,正面形象就受到挑战了,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新教传教士。新教传教士到中国始于1807年。1830年,美国新教传教士抵达广州。新教传教士对于孔子的看法非常负面,称他为异教徒,认为他道德不堪,人格不完美。这在很大程度上跟耶稣会的孔子形象是相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新教希望突出自己与天主教在对华态度上的区别。第二,新教传教士来华之时,西方的政治军事势力已经开始在中国立足,新教传教士有西方政府的保护,对于中国就更加强硬,对于中国的孔子象征就不再那么客气。

另外一个挑战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商人。商人本来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不太感兴趣。但还是有一部分在手稿和报刊杂志里流露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对于孔子,他们尽管不如新教传教士偏激,但是因为与后者的接触,也颇受影响,对于孔子有很多负面看法。他们的负面看法,通过信件、报刊杂志等,对改变美国的孔子观起了很大作用。

再一方面,欧美外交人员的影响。外交人员来中国以后,一路观察思考,鉴于清政府居高临下的态度,对中国的看法非常负面。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又不多,就知道孔子和其他几个人,所以他们就愤怒转移到孔子身上。欧美的外交人员在书籍里面,对孔子很不客气。

因为早期美国在认知孔子方面的上述传统,当今美国对于孔子的看法既正面,也负面。正面形象主要集中在孔子的道德思想。但是对于孔子的宗教属性,对于孔子跟中国发展的关系,美国社会的看法都很负面。

最后,我简单总结一下。首先是美国人看孔子,起源于欧洲耶稣会的著作。这奠定了美国社会正面看待孔子个人及其道德思想的基础。其次,早期的正面孔子形象,是跟当时中美之间没有直接交流密不可分的,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孔子形象。一旦美国人来到中国,孔子形象就逐渐变差。这就是我今天讲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文字整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舒娅

tags:
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