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外交流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五年内出版影印古籍800册

来源:中国文学网作者:舒晋瑜 2009/08/24

      金庸的小说《鹿鼎记》和电视剧《康熙大帝》中,对少年康熙通过摔跤来智擒鳌拜的故事均有形象描述。康熙后来为何不杀鳌拜?因为鳌拜当日在朝堂解开上衣,露出与先祖征战后留下的条条伤疤。这段史料来源于传教士白晋的日记。而白晋的书信和日记现藏于梵蒂冈图书馆。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究所研究员孙晓来到梵蒂冈图书馆,亲手翻阅这段史料,也看到了汉学家伯希和整理出来的汉籍书目。他为国内不见或稀见的珍贵资料所叹服,也为这些资料不能回归而惋惜。

  如今,孙晓的遗憾终于有了挽回的机会。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第一批成果--《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一辑)日前正式出版,历史上流传到海外的很多汉文著述有机会重新得到整理出版。这套丛书系影印古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共同主持编纂,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担任丛书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并为之作序,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任顾问或编委。该丛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一辑)按四库分类法,共分经、史、子、集四部20册(其中经部5册,史部5册,子部6册,集部4册),包括115种域外汉籍,有宋元珍本、旧抄本、域外精刻本等多部。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出版经历了漫长的准备过程,凝聚了诸多参与人员的艰辛。域外汉籍涉及的古籍数目庞大,分布地域又十分广阔,从汉文化圈的东亚诸国到欧美各国,甚至澳大利亚等国都有馆藏汉籍。因而,对域外汉籍进行系统的编目,方便学界的检索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没有众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困难主要在于经费的短缺。虽然本项目得到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然而,经费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学者出国访书的活动受到很多限制,只能以学者们从海外带回的复印本为底本,影响了古籍影印本的清晰度,若出现缺页,难以在短期内找到原书予以补足。编委会的常务工作也遇到许多困难,经费的缺乏造成编辑部很难提供一流的摄影器材;人员的缺乏导致图版都需要编辑们的亲自处理。在诸多不利的因素下,"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委会依然坚持从事这项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有推动作用的文化事业。今年10月,首批成果--《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一辑)终于出版,按照计划,《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于五年之内出版精装影印古籍800册,囊括2000余种珍贵域外汉文文献。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认为,海外对域外汉籍的出版要求更迫切。他建议将出版域外汉籍看作是发展内地和海外、台湾国际统战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影印古籍。另外,他提出"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出线装本,因为这能更具体地体现中国古籍。这套书出来之后,怎么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实在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孙家洲提议说,在出版若干时日之后,如果考虑推出电子版本,让大家更方便地使用,从图书推行的角度,可以让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更方便地识读。

  著名学者傅璇琮建议把日本、朝鲜等国编的汉籍书目也囊括到"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中,建议出版编目先征集编委的意见,选择好的版本再出书。另外,还有学者建议将"域外汉籍珍本文库"项目纳入今年新闻出版总署古籍项目,争取一些经费,同时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并赞助"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出版。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8-12-03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39255>

tags:学术史|古代中国|文化交流|《域外汉籍珍本文库》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