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看法总是不容争议。正如大多数学者认为大衰退对中国的助益多于任何其他国家。乍一看,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不像美国和其他西方主要国家经历了经济的迅速衰退和金融体系的顷刻垮台,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增长势头。几年前被看作是资不抵债的中国金融机构如今向西方银行展示着让它们梦寐以求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资本值。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美元来衡量)。英国资深记者马丁·雅克预测,中国不久将统治世界--如果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也应该是象征意义上的。但是,在宣布中国世纪到来之前,不妨看一看过去一年来中国实际所发生的。
中国官员经常表现得诚惶诚恐,这当中可能有夸大成分。或许他们只是谦虚或为了平息西方对所谓中国威胁的担忧。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中国领导人其实是在告知实情。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确实已赢得了引人注目的复苏,但他们同样明白,这个成就是相对而言的---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长期代价。除了为未来埋下不良贷款的隐患,投资主导型刺激政策催生了新的产能,但未能真正激活死气沉沉的居民消费,从而加剧了经济失衡。换句话说,尽管中国的工厂比以往生产了更多的电视、汽车和玩具,但没有中国人来消费这些产品。放松银行信贷限制主要使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获益,私营企业在政府的慷慨之举中几乎没能分到一杯羹。中国将主宰世界的预言似将触动所有人,唯独中国人自己无动于衷,这实在是咄咄怪事。就拿中国奇迹般的经济复苏来说吧,国际商界对北京应对危机手段的赞誉已用尽了词,而中国领导人并未高枕无忧。他们担心银行借贷已经过于泛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九月份的时候警告说:"各种风险因素加大"。他的观点是正确的。2009年的上半年,中国的银行贷款额已高达1.2万亿美元,为引发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埋下了隐患。这笔贷款的绝大部分被国有企业用于在房地产和股市进行投机,并用于令人质疑的企业扩建。据北京龙洲经讯咨询估测,2008年至2010年期间的银行贷款总额中,高达六分之一的贷款将最终成为呆账。然而,中国政府仍对缩减贷款小心谨慎,唯恐缩减了贷款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
与此同时,中国还应面对低价消费品产能过剩的的问题。在经济繁荣、美国人对这些产品需求旺盛时期,中国出口贸易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产值几乎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然而现如今,负债累累的美国消费者们勒紧了裤腰带,中国不能再指望美国人消费他们生产的商品。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整改措施--关闭大量出口型企业,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以刺激国内居民消费(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0%)。中国领导人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们需要进一步采取实际措施。
再深入分析会发现,很难弄清中国究竟从危机中获得了什么。它的失败反而显而易见。就拿中国政府未能成功拿下海外优质资产为例。近几年来,中国力图通过控制或入股别国油田、矿业公司等来获得海外自然资源,并深信这种举动攸关其长期安全。但由于西方政治人物、跨国公司的反对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警惕,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在这场危机的最初几个月,中国国企及主权财富基金的确获得了一些自然能源公司的小额股份,但未能获取大的份额。此外还有一些令人感到些许尴尬得失败案例。例如,2008年年底,中国铝业公司与世界矿产巨头力拓公司达成暂时性协议,以195亿美金购买其股份,然而,由于力拓公司股东的强烈反对和澳洲政府的猜疑,此项交易被终止,中国政府极度受挫。正如中国的一句谚语所说,"煮熟的鸭子飞了"。这一事件不禁让人回想起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预收购优尼科,但遭美国国会反对的屈辱经历。
另一个谜:如果中国如此强大,为什么它没有在解决全球问题上充当更多的领导角色?中国官员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世界会议上,其观点和获得的支持也颇受关注,但他们始终保持低调,只专注于捍卫本国国家利益,忽略了可借以展示软实力的机会。例如,在G20峰会上,中国唯一关心的是不让香港被列入受监管避税天堂名单。中国的国库有着高达2.1万亿的外汇储备,但这笔钱并不是用来处理普通危机的。中国曾呼吁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除此之外对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基本不表态,也不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充当领军人。中国的对外政策仍处于一种被动的应对模式。如果说中国是一个超级大国,那么还没人告诉政治局这一点(政治局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无力将力量转化为国际舞台上的实际利益的问题,多数中国领导人似乎也不太关心,因为他们有更为操心的国内问题。就这一点来讲,情况并不乐观。全国范围的反政府暴乱和群众抗议活动呈上升趋势,腐败问题任然猖獗。2009年,包括公安部副部长、大型国有企业CEO在内的12余名官员相继被捕。2012年的领导人换届已初露苗头,这使得中国领导人更加小心谨慎--偶尔的一时失足有可能引发可怕的政治灾难。
最糟糕的是中国边界资源丰富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的再抬头。七月新疆乌鲁木齐暴乱导致200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成为近30年来中国最严重的民族冲突,加上西藏问题,使得中国领导人会在未来几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国内问题上。
所以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领导人或许为逃脱世界经济危机的最糟糕后果而如释重负,但他们不觉得要为此庆贺。诚然,危机让中国缩小了与对手(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大众对中国全新力量的肯定让中国领导人沐浴在全球聚光灯下,并可向国内公众炫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但中国领导人并不糊涂,他们十分清楚所面临的挑战有多严峻,也十分清楚时运可能说变就变。如果外国人也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好了。
当然,中国人乐见人人夸他们是最大赢家。但事实上,他们更像是损失最小的输家--中国人对此心知肚明。
来源:新闻周刊 来源日期:2009-12-15
转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3686
下一篇: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