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李渔的作品很早就传到海外,现已有世界上所有主要语种的译本。海外对李渔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这是目前最齐全的关于李渔作品的外文译本和国外李渔研究文论的总报告。文中还穿插了对部分李渔作品的扼要说明和对海外学者的简短介绍。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渔的著述丰翰,其小说、曲本、园林设计、文艺理论皆负盛名;亦擅诗词书画,编过画谱书《芥子园画传》,创作过绘画《山水人物四段卷》,还写过颇有见地的史学专著《古今史略》和经世致用的政法专著《资治新书》,编过三种韵书。李渔堪称奇人,在海外也影响较大。被收录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李渔全集》第20册之末的十年前单锦珩、郑美蓉合编的《海外李渔研究部分论著及译本目录索引》,主要是从王丽娜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林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一书录汇而成,列出了剔除重复实计80余条的海外李渔研究的文章和李渔作品的名目,为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唯其所引仍然过少和陈旧,没有提及很多重要的译本和论文,且讹误较多,对国外研究者也未能有只字片言的介绍。因此我根据自己在国外的研究所得和多位海外专家的协助而写成此文,介绍有关的海外文献和有关背景,以供全面了解时至今日的海外的相关研究。
李渔的文学作品很早就已传播国外。日本文学史家、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青木正儿(1887-1964年)在1930年东京出版的《支那近世戏曲史》中说:“李渔之作,以平易易于人俗,故十种曲之书,遍行坊间,即流入日本者亦多。德川时代之人,苟言及中国戏曲,无不立举湖上笠翁者。明和八年,八文舍自笑所编《新刻役者纲目》中,载其《蜃中楼》第五《结蜃》、第六《双订》二出,施以训点,而以工巧之翻译出之。”日明和八年即1771年。《蜃中楼》是李渔居于杭州时融合唐传奇《柳毅传书》和元杂剧《张生煮海》而重新创作的剧作,叙述书生柳毅、张羽同龙女舜华、琼莲的曲折情缘。作品色彩幻美浪漫,人物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明和译本,现可以从《歌舞伎丛书》中找到。
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在日本也很受欢迎。据日本长崎港江户时代的《商舶载来书目》记录,在李渔去世不久后的元禄年间(1688-1703年)从清国舶来《连城璧》,“全集十二回,《外编》六卷”,并附小字注谓:“右小说正集十二回,外编六卷”。日本雨森芳洲的《橘窗茶话》记冈岛冠山“只有《肉蒲团》一本,朝夕念诵,不倾刻歇。他一生唐话,从一本《肉蒲团》中来。”冈岛冠山生卒于1675-1728年,是江户文人。1931年,孙楷第赴日本东京访书,见到日本尊经阁藏有清初精刊的《无声戏》十二回本,与中国所有《无声戏合集》的标目联对,次第皆异,极为珍贵。同年,孙归国时取道大连,在大连图书馆又见到日本人的古抄本《连城璧》,其正集与外编共收十六个故事,为目前存世最全的。日本人以手抄流传,可见其喜爱程度。在日时,孙还和神喜一郎、长泽规矩也两位日本教授在前田侯尊经阁中发现了中国的康熙间刊印、伪斋主人作序的李渔的小说集《无声戏》(即《连城璧》)。20年代初连年刊印的《世界短篇小说大系》有《支那篇》,其中亦收录了汉文的《十二楼》。
早在宝永二年(1705年),《肉蒲团》就已由俦翠楼主人译成日文,今存日本青心阁刻本。抗战前,译成和文的李渔著作有多种。最重要的即是情节曲折离奇、变化多端的风俗喜剧《风筝误》,由宫原民平译出,1926年由东京支那文学大观刊行会出版。该剧描写了以假乱真、冒名顶替的婚姻。对话幽默诙谐、辛辣讽刺,感染力强。其次则有《夺锦楼》,山口冈译出,东京近代社出版;《觉世名言》,远山荷塘译出,入《解笑林记》刊行;《觉世名言十二楼》,由辛岛跷译出,东洋文化协会出版;《定本肉蒲团》,法政大学教授尾坂德司译出,东京千代田书房于1950年、1952年两度印行;《连城璧》,田一斋译出,入《典籍作者便览》刊行。李渔的长篇劝世小说《肉蒲团》,由于有大量的庸俗言谈和赤裸裸的性描写,在中国被作为禁书。早在1705年,其日译本已在日本悄然问世,此后一版再版,行销未绝。抗战后,日本平凡社连续出版了和文的五十余卷的《中国古典文学大系》和三十余卷的《中国古典文学全集》,前述李渔的著作多收入其中。译者主要为辛岛跷等。辛岛跷还单独出书,如将日文《无声戏》交东洋文化协会出版。1975年在东京出版的《青木正儿全集》的第十卷就是在1951年日译本手稿的基础上完成的《芥子园图画传》。日本文学家还改造李渔的作品。如1791年刊行的《唐土奇谈》第三卷《千里柳塘偃月初》一剧及此后六树园所作的《飞弹匠物语》,就分别是袭改于李渔的剧作与小说。1789年,三宅啸山还用日语改写了《夏宜楼》。至于善加利用李渔作品的构思、情节、技巧的,则不可胜计了。
李渔作品的中文本传往西洋也很早。1957年,文学史家柳存仁(Liu Ts'un-yan)在英国读书时,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到1851年4月3日入藏的中国雕印的汉籍《十二楼》,形容它是“小型本,封面黄纸,双行题:今古奇观续编十二楼,……其实照卷内书题,这书名的全称该是:觉世名言第一种,一名十二楼。”此前,郑振铎往英国访书,也曾于1927年在巴黎国立图书馆发现珍贵的、国内未见的《十二楼》最早的刻本《觉世名言第一种》(封面上题为《醒世恒言十二楼》),此书约刻于顺治末至康熙初之间,有李渔好友钟离浚水的序。《十二楼》是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集,由十二篇可独立的以不同楼名为题的故事汇成。此书又名《觉世名言》,问世后流传很广。欧洲的旧藏,大概是清代来华的传教士或外交官带回的。1951年,在美国的《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美国的华夏艺术学会档案》)杂志第五期上刊登了一篇K'ai-ming Ch'iu(裘开明)的长达15页的报告《Mustard Seed Garden Painting Manual:Early Editions in American Collections》(《芥子园画传:美国收藏库中的早期诸版本》),可知美国也藏有一些李渔著作的中文本。
李渔作品最早被译成西文的是小说集《十二楼》中以不同的楼名为题的短篇。其中的《三与楼》于1815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商馆的翻译戴维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 1795-1890年)译成英文并由托马斯(Thomas)受东印度公司出版社的甄选委员会的指令而在广东EI公司出版部印出薄薄的小册,题作《San-Yu-Lou:or the Three Dedicated Rooms》。此书旋被收载于次年的《Asiatic Journal》(《亚洲研究》)中。《三与楼》讲述了一个善读诗书却不会理财的高士虞素臣以全部家产辟园造楼,结果因财力不足而忍痛弃楼让人,尽受富人勒索而卒,直至后来因儿子科举中榜、衣锦还乡才使先父呕心沥血所造的楼归还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正是李渔在穷困中卖楼经历的凄凉写照。1816年,已运至欧洲的此英译本又刊于是年第1卷第1期的《Asiatic Journal》。接着,戴维斯将《合影楼》与《夺锦楼》译成英文,分别题作《Ho Ying Lou:The Shadow in the Water》和《To Chin Lou:The Twin Sisters》,与前述《三与楼》的英译一起汇编于《Chinese Novels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s》(《译自原文的中国小说》),1822年在伦敦J·默里出版社出版。《合影楼》描写了青年女子玉娟反抗森严古板的家教而与情郎珍生荷叶逐水传书,互吐衷肠,私订终身而最终在别人帮助下结成良缘的经过。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爵士先后于1816年、1833年、1844年三度来华担任外交官,最后一次则出任英驻大清公使十四年,其间兼任香港总督与总司令。他精通汉语文。先后用英文著有《中国诗歌论》、《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述》、《中国见闻录》、《中国杂记》等书。
后来,大英博物馆汉文藏书部专家罗伯特·肯纳韦·道格拉斯(R.K.Douglas 1838-1913年)重新译《夺锦楼》为英文,题作《The Twins,From the Chinese of Wu Ming》,编入1883年由W·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在伦敦和爱丁堡同时出版的《Chinese Stories》(《中国故事》)中。不久又发表于1887年第162期的《Blackwood's Magazine》(《布莱克伍德杂志》)上。1973年,汉学家内森茅(Nathan K.Mao,取汉名茅国权)将《鹤归楼》译成英文,题作(Tower of the Returning Crance),刊登在《Renditions》(《译丛》)1979年第1辑上。《鹤归楼》对昏君宋徽宗在国家三面受敌,朝夕不保的情况下还荒淫无耻地四方选妃作了揭露和揶揄。1975年,第一部《十二楼》的英文全译本仍由内森茅译出而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Li Yu's Twelve Towers》。以后再版时,将书名简化为《Twelve Towers》。另外,第一次大战前,国籍不明的乔·格雷戈里(J·Gregory)曾用英文译出了李渔十种曲之一的《玉搔头》《The Dreamy Life》。《玉搔头》描述了不问政事,一味喜微服私行,倚花眠柳的明帝武宗与袅娜动人的妓女刘倩倩的离合悲欢,活脱脱似“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英王爱德华七世风流一生的写照。另外,从德国库恩译本转译的《肉蒲团》英译本《The Prayer Mat of Flesh》(《祈者之肉垫》)则于1963年出版于纽约。
当代最重要的海外翻译李渔作品的专家是帕垂克·韩南(Patrick Hanan)。韩南本是新西兰人,青年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写过关于李渔的论文,后在美国工作遂入籍美国,现为哈佛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兼东方文化系主任。起先他只是翻译一些短小的李渔作品汇入其他中国小说后而成集和研究评论中国小说。1990年8月,他译成英文的李渔的《无声戏》(《Silent Operas》)由仁迪腾出版社出版。他的《肉蒲团》的英译本《The Carnal Prayer Mat》也于同年在纽约的波尔兰厅书系公司出版。这是首次从汉语直接译成英文,语言生动流畅,远胜于以前从德文转译的旧本。此书后于1992年再版。1995年5月时,交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在美国激情出版社出版了布鲁斯·罗伯冲(Bruce Robertson)改叙,理查得·马丁(Richard Martin)朗读的节录全书的名为《The Carnal Prayer Mat:An Erotic Chinese Fable》(《色欲之祈席:中国的色情寓言》)的录音磁带本。录音本充满幽默,让人发噱。韩南将书中主人公未央生的名号译作Vesperus,可谓一绝。此书一出,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反响热烈。1992年7月的美国《科库斯评论》(《Kirkus Reviews》)说:“中国的社会和喜剧般情爱的精妙把魅力赋予了一位真正大师的作品。而这一作品轻易地跨过了三百多年而在今天依然鲜亮和震响。”韦尔(F.Weir)在《Today Records》(《今日记事》)1993年第4期上称:“李渔专长于挑战社会禁忌。……这些故事的特征是混合了生动活泼的智慧、传统的口头故事讲述者的下流、近代式结构的交融、讽刺和心理洞悉而创造了一个动跃的、可接近的17世纪中国人生活的画面。”但指责充斥其书的都是些“性小丑”和“胡言乱语”的则在媒体上不绝于耳。连《Playgirl》(《玩女》)杂志也不得不承认该书对读者的巨大的负面影响。1996年,美国《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评出韩南译本《肉蒲团》为1995年最佳图书。该书后于1999年12月由美国沃芝沃斯版本有限公司再度出版。同时,经节录的该书的录音磁带也又一次发行。而该书的节选本《Before-Midnight Scholar》(《子夜前宵的学士》)等也先后出版。韩南对李渔作品的研究将在后文归类介绍。当然,除了李渔,韩南还有其他兴趣。例如,他还是《恨海》、《海中石》的英译者和《金瓶梅》的研究者。
李渔著作被译成拉丁文的,则有剧本《奈何天》(《Ineluctabile Fatum》)、《慎鸾交》(《Cavens Maritall Conjugio》)和《风筝误》(《Perflatilis Cytharae Aberratio》)。由在清代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安杰洛·佐托利(Angelo Zottoli,取汉名晁德莅,1826-1902年)译出,并附以中文对照。《奈何天》写了一个残丑之人阙素封因有钱而屡屡猎艳,甚至让老天爷也动了心,而让他变形为美男子的荒唐故事,讥讽之意,不言而喻。佐托利译出了它的第二出。《慎鸾交》则刻画了一个满口崇尚德行,不违祖训,却又忸怩作态偷嫖青楼女的士子华秀的形象,暴露了通过华秀体现出来的“道学、风流合而为一”的封建礼教的可笑面目。佐托利译出了它的第二十出。《风筝误》则译出了第六出。皆汇编入《Cursus Litteraturae Sinicae Neomissionariis Accomodatus》(《中国文化教程》)第一卷,1879和1882年两度在上海长老会印刷所(Shanghai,Missions Catholicae)出版。随后,法国人德·比西(De Bussy)又将上述三剧的拉丁文本译成法文,分别以《Circonspection a l'egard du Lien Conjugal》(《慎鸾交》)、《L'erreur du Cerfvolant》(《风筝误》)、《Destin Ineluctable》(《奈何天》)为名于1897年在上海徐家汇出版。拉丁文本与法文本先后都运往欧洲,分藏于欧洲各大图书馆中。
在这些译作之前,法国人阿·布日吉埃·德梭松姆(A·Bruguiere de Sorsum)据英译本将《三与楼》译成法文,与元代武汉臣著的喜剧《老生儿》汇编在一起题作《Lao-seng-eul,Comedic Chinoise,Suivie de San-iu-leau,ou les Trois Etages Consacrees,Conte Moral》(《老生儿,中国喜剧;三与楼,道德故事》),于1819年在巴黎瑞伊与格拉维埃出版社出版。随后,法国汉学家阿贝尔·雷米扎(Abel Remusat)在巴黎德东戴·迪普雷佩尔与菲斯东方书店出版的《Melanges Asiatiques》(《亚洲论坛》)1826年第二卷上用法文扼要简介了《L'ombre dams l'eau》(《合影楼》)、《Les Deux Jumelles》(《夺锦楼》)的内容。次年,阿贝尔·雷米扎编辑的三卷本的《Contes Chinois》(《中国小说》)由巴黎蒙塔迪埃出版社出齐,其中收入了他自译的《San-iu-leau;ou les Trois Etages Consacrees》(《三与楼》)及前述《合影楼》、《夺锦楼》的全译。同年,雷米扎《中国小说》的德文版也在莱比锡以《Chinesische Erzahlungen》为名出版。多年以后,法国人勒格朗(E.L.J.Legrand)译编的《La Matrone du Pays de Soung,les Deux Jumelles,Contes Chinois》(《中国寡妇、一对孪生女、中国小说》)于1884年在巴黎A·拉于尔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他自译的《Les Deux Jume11es》实即《夺锦楼》。1841年,贝切(Birch S.)节译《生我楼》为法文的《Yin Seaou Lou》(《尹小楼》,因《生我楼》的主人公即忍辱远行、访求嗣子的尹小楼),副标题为《丢失的孩子》,在《Asiatic Journal》(《亚洲杂志》)第35期上发表。
1890年,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卡米耶·克莱芒·安博——于阿尔(Camille CIement Imbault-Huart,取汉名于雅乐,1857-1897年)又将李渔的《比目鱼》用法文缩译出,名《Les Deux Solles ou Auteur Par Amoure》,刊载于巴黎出版的《Journal Asiatique》(《亚洲杂志》)第8卷上。《比目鱼》写的是青年女子刘藐姑忠贞于爱情,为争取婚姻自主而同欲娶她的财主与贪恋豪富的母亲抗争,最后与意中人双双投江而死的悲剧故事。剧作让他们变成了比目鱼,又获救恢复人形成婚而成喜剧结尾。译者自加揣想,为此故事加上的副标题意为《作家之历爱》。皮热·克罗叟斯基(Pierre Klossowski)主译的《肉蒲团》法文版《Jeou-P'ou-T'ouan ou la Chatir Comme Tapis de Priere》(《祈愿玉体如毯》),聘请著名文论家仁尼·艾贴姆伯尔(Rene Etiemble)写了美妙的前言,使此书身价倍增。1962年此书初版于巴黎的蒙特利尔,供不应求,翌年再印了第二版。又次年,艾贴姆伯尔还在巴黎出版的《可识中国?》(《Connaissonsnous La Chine?》)中作了详介。1968年和1979年,克罗叟斯基的译作再重印发行。至于用法文简略述及李渔诸作品的就更多了。如1933年普佩出版的《中国戏剧》(《Le TheatreChinois》),其中就简介了李渔的剧作《玉搔头》。1987年,巴黎的嘎利玛德出版了《Douze Contes Chinois》(《十二个中国故事》)。其中的《Tendre Epouse》、《Les Femmes Jalouses》就是分别从《无声戏》的第六回、第十回译出。
最早译成德文的李渔作品,是收在前述法文本《Contes Chinois》中的三部短篇小说。1827年,据此转译的《Chinesische Erzahlungen》(《中国小说选》)由米歇尔森·U公司分别在莱比锡和庞蒂奥出版。1914年,德国人鲁德尔施贝格尔(H.Rudelsberger)的两卷本《Chinesische Novellenaus dem urtextubertragen》(《中国小说选译》)由莱比锡岛社出版,其第一卷中收入了他自译的《Die Schattenim Wasser》(《水中影》,即《合影搂》)和(《Die GeschichteVon den Zwillingsschweitern》(《一对孪生姐妹》,即《夺锦搂》)。此书十年后又在韦恩再版。
德国汉学界的奇才弗兰茨·库恩(Franz Kuhn,1884-1961年)于1940年译出了李渔的《合影楼》(《Der Turm der verliebten Schemen》,即《水中影》)并出版于柏林,1949年再版于慕尼黑,1956年三版于埃森。此译本比鲁德尔施贝格尔的旧译更完整和忠于原著。1942年,库恩译出了《归正楼》(《Der Turm Der Reuigen Einkehr》),刊于《Ostasiatische Zeitschrift(《东亚杂志》)第28期上,1958年又结集出版于弗瑞贝格。库恩还译出了《夏宜楼》(《DerTurm des Sommerlichen Wohlbehagens》)、《生我楼》(《DerTurm des wiedergeborenen Ich》)、《奉先楼》(《Der Turm desAhnendienstes》),除在各杂志上另行刊登或发单行本外,都收入他译编的《Die Dreizehnstokkige Pagode:AltchinesischeLiebesgeschichten》(《十三层塔》)一书。该书由柏林的施泰尼格尔出版社出版,并于1956年在埃森出了另一个版本。大体上来说,上述后三楼的故事虽也奇巧突兀、妙语诙谐,但常常情节怪诞,言语轻佻油滑,思想性并不高。
最先把李渔的《肉蒲团》译成西方文字的也正是库恩,题名为《Ein Erotisch-moralischer Roman aus der Mins-Zeit》(《明代色欲与道义的传奇》)。1957年,德译本首次出版,1959年,又在瑞士苏黎世出版,1965年在汉堡再版。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的早期译本都是从它转译而来。库恩还曾译过《今古奇观》、《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好逑传》、《玉蜻蜒》等多种中国小说为德文。他不研究中国经史,不务“正业”,曾遭他的导师、著名汉学家、柏林大学教授柯特的怒斥,并把他赶出了办公室。库恩去世于1961年。前述帕垂克·韩南的更活泼通俗的英译本《肉蒲团》,在其英文本问世不久后即被转译成德文而在美国出版,为袖珍书型。库恩本遂不再重印。
囊括李渔著作并给予扼要译介的是德国的当代汉学家黑尔默特·马丁(Helmut Martin,取汉名马汉茂)。他于1940年3月出生于卡塞尔,曾先后在慕尼黑、贝尔格莱德、巴黎与海德堡学习汉学与斯拉夫学。1966年完成论文《Li Yu-weng uber das Theater》(《关于李笠翁的戏剧》),获海德堡大学中国文化博士学位,留校任副教授。曾立志即来中国继续深造汉学,因当时西德与中国还未建交而未成行。从1967年至1990年间,他先后到过台湾大学、京都大学、密歇根大学、东京大学、同济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高级研究与工作。1969年,日本尊经阁藏的汉文《无声戏》在台北古亭书屋影印出版,他在书前附了长篇论文《李笠翁与〈无声戏〉》。1970年,他主编皇皇十五册的中文的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李渔全集》,由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亦在集前写了长长的研究性序言。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使悄抵波恩与联邦德国政府举行秘密的建交谈判时,马汉茂担任了德方翻译。随后入德国亚洲研究所工作,创办了《当代中国》杂志。同时开始翻译编辑德文版的《毛泽东集》多卷集,至1983年出齐。1979年被德国鲁尔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1980年他创立了波鸿阿拉伯、中国和日本语学院并为第一任院长。1984年起专任东亚研究系主任。他对推动海外的李渔研究具有积极的影响。黑尔默特(马汉茂)于1999年因病早逝。
李渔作品被译成俄文则是很晚的事。所知的仅有现代苏联汉学家沃斯克列先斯基据1947年亚东图书馆印行的版本翻译了《十二楼》的全部十二个故事,俄文本于1982年出版于莫斯科,题名为《失而复得的珍品——19世纪中国小说》。沃斯克列先斯基(Д.Н.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 1926生,取汉名华克生),50年代、60年代、80年代三度来华进修。1963年即以关于《儒林外史》的论文在本国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60年起长期在莫斯科大学东方语学院执教中国文学。还译过《三言》《二拍》和诸话本。近年来不断发表颇有影响的关于中国晚清文学的研究论文和专著,仅这方面的专著就已出版了20余种。
除文学作品外,李渔在其他著作在国外也受到高度重视。其重要的文学理论、美学、营造学、饮食学综合的专著《闲情偶寄》在国外有多种分章译本。1940年,德国人艾伯哈德(W.Eberhard)将该书的《声容部》译出,以《Die Vollkommene Frau》(《范美女人》)为名连载于《东亚杂志》(《Ostasiatische Zeitschrift》)第3和第4期上。1963年,又收入苏黎世出版的《Das Chinesische Schonheitsideal》(《中国之美》)中。艾伯哈德还将《闲情偶寄》的《饮撰部》译成《DieChinesische Kuche》(《中国烹饪》),刊登于1940年的《汉学》(《Sinica》)第15期上。狄柏·斯佩色也曾将此书的一部分译成德文的《Chinesische Geisteswelt》(《华式姿仪》),于1957年在巴登巴登出版。《芥子园画传》的不少图画与译文则先被刊载于1912年在荷兰出版的《T'oung Pao》(《东方学的通报》)第13卷、1937年的第33卷上。1935年,《全芥子园画传》也在日本东京出版。由Mai-mai Sze(美美施)翻译的此画传的英文版《The Tao of Painting》,则于1956年在纽约出版。全书两大本,属《波林根丛书》(《Bollingen Series》)的第49种。1967年,台湾亦出了它的影印版。巴黎的现代东方语国际学院的同德堂还刊印过李渔的《资治新书》。
本人在国外时,听说另有零星的泰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的李渔作品译本。由于受语言知识的限制,未能找出(另如朝鲜文、希腊文等的有关资料,同样也付阙如)。希腊藏有一幅李渔签名的画在绢上的松鹤图。我虽然得到了其照片,但照片过淡,不能辨认出画上的题诗与署名。对法国所藏的另一幅传为李渔所作的画,我仍在试图鉴认。
现在,李渔的著作已被收藏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重要的图书馆中,已被许多不同民族、肤色、语言的人们所喜爱和阅读。同样,对李渔及其作品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在东洋方面,早在明治时代,笹川种郎就在所拟的《支那文学大纲》中对李渔作了专章叙论。据此大纲而完成的《支那小说戏曲小史》,1897年出版于东京的大日本图书株式会社。其姊妹书《支那文学史》第二年也在东京出版。1908年创立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的狩野直喜(1868-1947年)在京都大学文学部等处的“中国戏曲史”课程与讲座中也多次深入介绍过李渔的活动与作品。其讲稿于1917年汇成《中国戏曲史》,油印散发。1903年出版于东京的久保天随的《支那文学史》,也评及李渔。汉学泰斗青木正儿(1887-1964年)于1930年脱稿印出的《支那近世戏曲史》和1958年修订成的《中国戏曲史》也都对李渔及其作品作了研析。1950年,早稻田大学教授目加田诚在《文学研究》第39期上发表了专论《李笠翁の戏曲》。1951年,法政大学教授长泽规矩也的《支那文学概观》在东京出版。山口大学教授岩城秀夫在《东方学》杂志1954年第4期发表的《戏曲评论の研究》,其后京都大学博士前野直彬刊于《日本中国学会会报》第10卷第19期的《明清の小说》,皆评论了李渔的作品与理论。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环树1935年完成的《三国演义の毛声山批评本と李笠翁本》,被收入1957年出版的《神田博士还历记念书志学论集》。村松英的文章《小说家としての李笠翁》发表于《Geibun Kenkyu》杂志1962年1月号(总第14-15合期)上。1968年小川环树的《中国小说史研究》,1972年岩城秀夫的《中国戏曲演剧研究》,1975年前野直彬的《中国文学史》,先后在东京出版。三书皆论及李渔。1975年,古原宏伸为青木正儿译注的《芥子园图画传初集》作了《论〈初集〉的成立》。1976年,苏英晰的长篇论文《李渔戏曲论》收入《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二辑面世。平松圭子的长文《关于李笠翁十种曲》完成于1973年而刊载于1977年印行的《大东文化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第15期。阿部泰记著有《李渔の反世にっぃて精神》,1977年载于《东方学》第53辑。大冢秀高自著自印的《无声戏小说与连城璧》1977年面世。次年,他又为日本汲古书院印的《伊藤漱平教授退官纪念中国学论集》写了《十二笑与李渔》。中里见敏在1987年的《东洋学集刊》第58期上发表了《李渔的小说:以〈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为中心》。
冈晴夫是日本当代主要的李渔研究家之一,他的综评《剧作家李笠翁》刊于1981年出版的《艺文研究》第42期,篇幅极长,近如专著。次年,他又发表《李渔のとその评價》于同刊第43期上。1987年,他又为《中国社会与文化》第二辑写了《游戏文艺:理解之难》。1989年为《艺文研究》第54期写了《关于李渔评价的考察》。日本的伊藤濑平则多从版本学的角度从事李渔研究。他最初是在岛根大学教书。他比较李渔与曹雪芹的《李渔と曹来,その作品に表ゎれる一面:一爱の相在ぁいるする喜剧と悲剧に就いこの觉书》曾刊登在1956年的《岛根大学论集·人文科学》第57卷第6和第7期上。伊藤漱平后来依次在大阪市立大学、北海道大学和东京大学任教。1984年,他在《日本中国学会会报》总第36期上发表了《李渔の小说の版本とその流传》一文。此文初稿于上一年刊于《中哲文学会报》。1987年,他又为《二松学舍大学大学院纪要二松》第一集写了《李渔戏曲小说的成立与刊刻》,次年在该纪要第二集上又作了补正。主标题同,副标题有别而内容大同小异的另文载于1987年的《东方学会创立四十周年纪念东方学论集》。1989年则发表了《论〈无声戏〉的演变:答大冢秀高氏的批评》,刊于《日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动态》第三号上。
西洋方面,1918年出版于巴黎的《Encyclopedie de La Peinture Chinoise》(《中国绘画百科全书》)设立了佩初兹(R.Petrucci)撰写的《芥子园画传》专栏。同年,查日尼斯(E.Charannes)与佩初兹还在法文的《EncycL9opedie Journal Asiatique》(《亚洲百科杂志》)第6期上著文论述了李渔的画谱。刊登于《China Critic》1936年第7卷第12期的《On Charm in Women》(《论女之魅》),同年出版于伦敦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吾民》),1937年出版于纽约的《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之重》),1960年出版于纽约的《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谅之要》)等林语堂的一系列论及李渔的英文文章与书籍,对介绍李渔及推动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43年,哈梅尔(A.W.Hummel)在华盛顿出版了包含李渔传略的《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清代中国闻人》)。1957年,法尔邦克(John K.Fairbank)编的《Chinese Tought and Institutions》(《中国人的思想和制度》)在芝加哥出版。书中有一章为利文森(Joseph R.Levenson)写的《Amateur Ideal in Ming and Early Ch'ing Society》(《明和清初的业余爱好者的典型》)。此章于多年后仍被李渔研究者们尖锐抨击,因后来者认为事实恰恰相反,李渔几乎是位无所不精的人。1959年,凡黑肯(J.L.Van Hecken)和格茹太厄思(W.A.Grootaers)合著了《The Half Acre Garden》(《半亩园》)一文,载于法文的连续出版物《Monumenta Serica》(《不朽之作》)之十八。文章介绍了李渔的园林美学。
当库恩于1957年译出《肉蒲团》的德文本后,人们对此人与该书的好奇心日增。詹姆士·罗伯特·海陶韦厄(James Robert Hightower)特撰《Franz Kuhn and His Translation of Jou P'u-t'uan》(《弗朗茨·库恩和他的译作〈肉蒲团〉》),发表于《Oriens Extremus》(《东方之极》)杂志第8卷第2期(1961年2月号)。旋在翌年又进一步于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专书《Top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方面的论题》)。1963年,源于德文本的最初的英译本《肉蒲团》出版于纽约,理查德·马丁(Richard Martin)负责了对库恩原注释的富有研究意义的转译工作。1964年,希亚(C.T.Hsia)的文章《The Prayer Mat of Flesh by Li Yu,Traduction Anglaise de P.Martin D'apres F.Kuhn》(《评马丁转译库恩文》),发表于《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杂志》)第28卷第2期。几年后,热情未减的希亚又将自己过去对中国小说的评论增扩成《The Chassic Chinese Novel:A Critical Introduction》(《中国古典小说:批判性的介绍》)一书。1968年该书出版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
出生于中国的在巴黎第七大学任教授的安杰(Levy Andre)于1970年写了篇评马丁的李渔研究的文章《C.R.H.Martin,Li Liweng Uber des Theater》(《马丁的李笠翁论戏曲》),登在荷兰的东方学学刊《通报》上。1981年,安杰的另一篇法文论文《Le Conte en Langue Vulgaire du XVII Siecle》(《17世纪的通俗故事》)被收入《Bibliotheque Hautes Etudes Chinoises》(《高级中国研究书藏》)第25卷。1967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的玛丽诺夫斯卡娅(Μалиновский Т.А.)在《亚非国家的历史语文学》上发表了《〈闲情偶记〉中国戏曲论著》一文。沃斯克列先斯基(Д.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汉名华克生)的论文《中国文化(16至18世纪)中的“奇人”及个性的作用》登载于1970年的《高等院校的东方文学史学术会议论文集》。他的《Этико-Философские Концепции Лиюя》(《李渔的道德与哲学观念》),刊登在《Вопросы Далънег Востока》(《远东问题》)1985年第1期上。苏联杰出的东方学家李福清(Б.Л.Рифтин,生于1932年)曾于1965年来北京大学进修一年。他一直在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工作,发表了以汉学、亚洲研究为主的论著二百种,是位硕果累累的研究员。1983年起苏联开始出版《世界文学通史》,他在该书第四卷中论述了李渔的小说作品。
前面提到的当今著名汉学家韩南在60年代初还只是一名青年学子。他为道格拉斯·葛然特(Douglas Grant)和米拉·麦克柳(Millar Maclure)合编的《The Far East:China and Japan》(《远东:中国和日本》)撰写了其中的一章《A Landmark of the Cinese Novel》(《中国小说的界标》)。该书由加拿大多伦多城市大学于1961年出版。韩南从加拿大到了美国哈佛后,于1973年在哈佛大学出版了《The Chinese Short Story,Studies in dating,Authorship,and Composition》(《对中国短篇故事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的研究》)。此书奠定了韩南在哈佛大学的学术地位。韩南对李渔作品的英译本如《夏宜楼》等也花了功夫加以注释论述。1981年12月,他的《The Chinese Vernacular Story》(《中国的语体故事》)发表于《哈佛东亚杂志》(《Harvard East Asian》)总第94期。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另出单行本,其第八章专论李渔。多年以后,译评李渔的传奇故事等的《The Invention of Li Yu》(《李渔的创作》)于1988年8月仍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此书被译成德文。
1973年夏天,美国青年玛楚达(Shizue Matsuda)在《Studies inShort Fiction》(《短篇小说研究》)第10卷第3期上发表了处女作《The Beauty and the Scholar in Li Yu's Short Stories》(《李渔短篇故事中的美女和学士》)。五年后,其哲学博士论文《Li Yu:HisLife and Moral Philosophy as Reflected in His Fiction》(《李渔:生平及其小说中所反映的他的道德哲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被通过。内森茅(Nathan K Mao)与柳存仁(Liu Ts'un-yan)合著的英文评传《LiYu》(《李渔》)也于1977年由波士顿的特怀恩出版社出版,属于《Twayne's World Author Series》(《特怀恩世界作家丛书》)中的第433种。次年内森茅同杨·温斯顿(Winston L.Y.Yang)和李·彼得(Peter L.)合著的《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古典的中国小说》)在波士顿出版。香洪中文大学出版的由杨(Yang W.)和艾德金(Adkins C.)主编的《Critical Essays on Chinese Fiction》(《对中国小说的批评文集》)收录了内森茅《A Preliminary Appraisalof Li Yu's Narrative Art》(《李渔叙事艺术的初步赏评》)。同年,朗·孔拉德(Lung Conrad W.)的《The Strong Kid of the Chin-huiRegion》(《金华之地的擅能之童》)由劳氏等编入《TraditionalChinese Stories:Themes and Variations》(《传统的中国故事:主题和变异》),后出版于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1978年还出版了黑格尔·罗伯特(Hegel Robert)的《17世纪中国的小说》(《The Novel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其第五章论李渔的著作。
1980年,埃瑞克·亨利(Eric P.Henry)的书《Chinese Amusement:The Lively Plays of Li Yu》(《中国人的娱乐:李渔的充满生气的演出》)由汉登的修丝缀影出版社印行。1983年,爱德文·毛瑞斯(Edwin Morris)写了《The Gardens of China:History,Art,andMeanings》(《中国花园的历史、艺术和含义》)一书,交由纽约的查尔斯·斯克瑞波父子公司出版。书中引介了李渔的园林建筑的思想以帮助美国人理解中国园林。1986年,黑尔穆特在《The IndianaCompanion》上刊登了《Li Yu》(《李渔》)一文。次年又在《汉学研究》上发表了《Li Yuweng's Novel T'sui-ya-lou:Its Predecessorsand the Presentation of Homosexual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李笠翁的小说〈翠雅楼〉:中国文学中同性恋的前人和代表》)。1987年,凯司(McMahon Keith)在荷兰的《T'oung Pao》(《通报》)第68卷上发表了长篇专论《Eroticism in Late Ming,Early QingFiction:The Beauteous Realm and The Sexual Battlefield》(《明末清初小说中的色情:美的领域和性的战区》)。次年,凯司的《Causality and Containment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17世纪中国的诱因与抑制》)在荷兰的雷登大学出版。1988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了艾力森·哈迪克(Alison Hardic)从中文译成英文的《Craft of Gardens》(《园林匠艺》),论及李渔的园林理论。1983年才从中国去美国威斯康辛·马蒂森大学深造,今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任“伙伴教授”的刘康(Kang Liu)已印发了几十篇英文写作的关于中国文学的论文和七部书。在1992年3月的比较华文学美国学会第二届大会上,他散发了《身体的观念形态:读中国观念小说〈肉蒲团〉和新儒家的心学》(Ideologies of the Body:Readings of the Chinese ClassicNovel The Carnal Prayer Mat and the Neo-Confucian Philosophyof the Heart)一文。随后他对此文作了改写,以《Discourse of theBody and Sexuality:Neoconfucianism and Eroticism in MingCulture》(《论述身体和性:明代文化中的新儒学和色情性》)为名刊载在1996年4月14日的《Tamkang Review》(《谭亢评论》)上。1998年,德国司代因讷出版社印行了刘康的《Zwei ChinesischeSingspiele der Qing-Dynastie》(《清代中国的两幕歌剧》)的袖珍本,该书对李渔和清代戏曲家蒋士铨作了评论。
60年代晚期,张春树(Chun-shu Chang)和雪莱(Shelley Hsueh-lun Chang,汉名骆雪伦)计划写一部大书《Litterature andSociety in Ming-Ch'ing China》(《中国明清时的文学和社会》)。此书第一卷于1971年写出,《Li Yu》(《李渔》)是第一卷中的一章。但此草稿并未出版,因作者想把有关李渔、蒲松龄、洪昇、孔尚任等人的章节各扩成长论或专书。关于蒲松龄和孔尚任的长篇专论较早完成并先后发表于1973年和1977年。之后,两人全力转入李渔研究。1981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亚洲研究学会第33届大会上,作者公布了《The Litterateurs and Socie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Pu Song-ling,Kong Shang-ren,and Li Yu》(《17世纪中国的文学与社会——蒲松龄、孔尚任和李渔》)一文。次年,雪莱的关联论文《History and Fiction: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n MingHistorical Novels》(《历史和小说:对明代历史小说的最初观察》)的部分插入了在墨西哥学院出版的由拉马(Graciela de la Lama)编的《China:Linguistic and Literary Criticism》(《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批评》)一书之中。十年之后的1992年,两人合著的《Crisisand Transformat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Society,Culture,and Modernity in Li Yu's world》(《17世纪中国的危机与变革:李渔世界中的社会、文化与现代化》)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出版。2000年再次印行。作者称:“我们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了解李渔本身和他的时代,然后在广度和深度上探索在他的小说、戏剧、特别是在他的散文中所反映的那一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和他写作的一般的文化条件。”作者观察的视野开阔,断断续续用了20多年收集相关史料,甚至包括旧招贴、叶子牌、漫画书等等。作者认为,“我们对16、17世纪中国文献资源的利用不仅在数量上别无前例,而且在我们之前,大多数文献从未被别人系统地在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的研究上用以探求。”这是一部从新的角度来研究李渔及其作品所处时代的著作,全书分五大章,厚468页,取材于第一手的中国史料,是迄今最大的研究李渔及其作品的专著。
由于李渔杰出的文学和艺术成就,也由于众多专家学者的推崇、译介与批评,李渔及其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共同财富。本人在此谨以此报告对多年来中外学者们的慷慨帮助,和对各国各图书馆、档案馆的热诚服务致以衷心的感谢。
原载:《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12097
上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西方
下一篇:东方化东方与文化原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