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郑和船队曾于1421年完成环球航行世界,完全源于一个偶然的故事。1990年时,我和内子玛西拉(Marcella)决定前往中国访问以庆祝我们的银婚纪念。我们在元旦前夕抵达了寒风中的长城,长城在暴风雪中蜿蜒而去的情景十分的壮观迷人。夜幕降临时,我们进入了紫禁城,城里有许多为游客表演杂技、舞狮和耍龙的队伍。翌日清晨,我们访问了十三陵和天坛,两地游客如织,大家正在欢庆中国传统的新年。我们问导游:“这些工程是何时所建的?”导游说:“是1421年的元旦日开工的。”我又问:“为何所有工程都在同一个时间开工?”导游说:“因为皇帝下令这样做的。”因此,我决定找出皇帝为何要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原因来。两年后,我在中亚的撒马尔罕找到了答案。撒马尔罕是帖木儿统治中亚的首都,1405年时,他先后征服了从北印度、波斯到中亚的富庶国家。他的最终目标是中国:一旦征服了中国,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整个世界都将在他的奴役之下。
明成祖朱棣有别的想法,面对帖木儿的进攻,他想把京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因此,朱棣决定修建这些耗时达16年的庞大工程。为此,我把我的第一本书取名为《马背上的两位皇帝——朱棣和帖木儿》。
这本书的研究工作花去了我近9年的时间。及至1998年末, 书稿写作完毕,我把它送给了几位史学教授审阅。其中的一位问我是否见过一幅1421年由苏恩·皮兹加诺(Zuane Pizzigano)出版的海图,上面标有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屿。我分析了这幅海图,发现这些岛屿是波多黎各岛(注:波多黎各岛(Puerto Rico):西印度群岛中大安德烈斯群岛东端岛屿,北临大西洋,南滨加勒比海,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3年哥伦布航行到此,1509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现由美国控制。)(Puerto Rico)和哥德罗普岛(注:哥德罗普岛(Guadeloupe ):西印度群岛中小安德烈斯群岛的岛屿,位于蒙特塞拉特岛和多米尼加联邦之间,由主岛哥德罗普岛和马里加兰特岛(Marie Galante)、德西拉德岛(Desirade)等6个岛屿组成。)(Guadeloupe),这表明早在哥伦布(Columbus)之前70年必定有人到达过加勒比地区。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可能是葡萄牙人沿着一条秘密航线抵达过这里。于是,我告诉了葡萄牙驻伦敦的大使,大使友好地把我介绍给了位于里斯本多拉多汤波(The Torre do Tombo, Lisbon)的葡萄牙国家档案馆馆长。我研究后发现,早在葡萄牙人于1431年驾驶帆船发现这些岛屿前,他们前往的这些岛屿已经标明在一张硕大的世界地图上,而这张地图是由亨利王子(Prince Henry)于1428年带回葡萄牙的。这张世界地图上还标有葡萄牙人后来所声称的麦哲伦海峡(注:麦哲伦海峡(the Straights of Magellan):南美洲南端的海峡,位于大陆南端和火地岛之间,是交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道要塞,全长592公里,1520年因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通过此处,故名。)(the Straights of Magelan)、可以通往南美和南非的好望角(注:好望角(the Cape of Good Hope):非洲大陆西南端的石质岬角,在南非(阿扎尼亚)西南端,南纬34度21分、东经18度30分处,北距开普敦52公里。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氏到此,因多风暴,故名风暴角。后因从此可通往富庶的东方,又称好望角。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亚航运均经此处。现仍有欧、亚、美间多条航线通过,交通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the Cape of Good Hope),以及印度和东方。一定有人,而不是葡萄牙人引导了欧洲人后来的航海发现并绘制了世界地图,那么是什么人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呢?答案是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显露出来的。我记得在我访问威尼斯时,我见到了一幅南非地图,上面标有三角形的好望角。令我不解的是,这幅地图是1459年时由弗拉·毛罗氏(Fra Mauro)绘制的,这个时间早于葡萄牙人引导欧洲人到达好望角之前30年。于是,我回到这张地图上,着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出乎我意料的是,弗拉·毛罗氏画下了多幅清晰的航行在印度洋上的郑和率领的中国平底帆船图画,并在图画旁加注说:约在1420年底时,一艘来自印度的海舶或平底帆船穿过了印度洋,绕过好望角,驶入大西洋,经40天后抵达伊索勒群岛(注:伊索勒群岛(Isole Verde Islands):按孟席斯先生的文稿,该群岛当位于大西洋区域。)(Isole Verde Islands)。正式记载出现这条航线的人,是威尼斯商人尼古罗·达·康提氏(Nicolo da Conti)。他于1419年离开意大利,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注:亚历山大(Alexandria):埃及最大海港和第二大港口城市,位于尼罗河以西一条东北-西南向伸展的狭长地带上,西北临地中海,东南靠迈尔尤特湖。曾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因亚历山大大帝时兴建而得名。公元前4世纪到前1世纪为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6世纪起一度衰落,19世纪逐渐恢复。)(Alexandria,他在此皈依了伊斯兰教)从陆地抵达了印度。他于1421年抵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注:马拉巴尔海岸(the Malabar Coast ):位于印度德干半岛西南部喀拉拉邦的海岸,前临阿拉伯海,长约710公里。)(the Malabar Coast)的古里(注:古里(Calicut):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阿拉伯海岸上的城市,现依音译为卡利卡特,古里为明代中国地理文献中的旧称。公元7世纪时即为印度和阿拉伯人的贸易中心。马欢的《瀛涯胜览》及费信《星槎胜览》中曾多次提到古里,是郑和船队经常停泊的阿拉伯海岸上的主要港口。)(Calicut)时,郑和船队正好从中国远航非洲归来路过古里,康提氏声称他曾在此搭乘一艘中国平底帆船经澳洲前往中国。我首先要做的是找出伊索勒群岛是否就是佛得角群岛(注:佛得角群岛(the Cape Verde Islands):北大西洋东南部的群岛,东距非洲大陆最西端515公里,扼欧洲与南美、南非间交通要冲。1462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设立殖民点,1495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the Cape Verde Islands),如果是,那么应该有中国人在此登陆的证据。我找到了令人惊奇的一通刻于圣安唐岛(注:圣安唐岛(Santo Antao Island):西非佛得角第二大火山岛,在北大西洋东南部,向风群岛西北端。)(Santo Antao Island)上的石碑,该碑与郑和刻于苏门达腊(注:苏门达腊(Sumatra):印度尼西亚西部岛屿,也是世界第六大岛。南北长约2600公里,东西最宽处400余公里,面积43.4万平方公里,沿岸分布着许多港口,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也是郑和船队当年屡次停泊的地点。)、锡兰(注:锡兰(Sri Lanka):今南亚国家斯里兰卡的旧称,郑和船队曾多次抵达该国访问,并于永乐七年(1409年)访问该国时,曾用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立有《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石碑一通,记载了访问该国的情况。)、印度和中国的碑刻十分相似,至今保存完好。弗拉·毛罗氏声称的海船驶往无名群岛(the Obscured Island)的航程需要70天,而皮里雷斯(Piri Reis)地图上对这些岛屿的描述与火地岛(注: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南美洲南端的岛屿,隔麦哲伦海峡同南美大陆相望。由主岛火地岛和来诺斯岛(Lennox)、努威瓦岛(Nueva)等岛屿组成,总面积7.3平方公里。西、南沿海多峡湾。西部三分之二属智利,东部属阿根廷。)(Tierra del Fuego)极为相似。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我转而寻找哥伦布到达前中国人曾经访问过南美洲的证据。我找到了大批的证据——具有中国人特征体貌的人群,中国骑兵图画,带有中国人特征的DNA,迄今无法理解的标有欧洲人抵达前的巴西的多幅地图,第一批欧洲人到达时所发现的在巴西当地业已存在的中国马匹、中国水稻、中国的玉石和瓷器等。
我极不情愿地放弃了《马背上的两位皇帝——朱棣和帖木儿》一书的写作,开始了《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的撰写。抵达南美后郑和船队驶向了何处呢?这个问题极易解决。船队可以用船帆依靠风力航行,但船体的宽度与其长度相比较大,从实用的目的来看,这意味着在起海风之前,海船勉强能够航行。船队一旦离开火地岛,惊涛骇浪和咆哮的海风将吹着它们向东驶向澳洲。船队驶过克尔格伦群岛(注:克尔格伦群岛(the Islands of Kerguelen):系印度洋南部的岛群。在南纬48度30分-49度30分、东经68度42分-70度35分之间,由主岛克尔格伦和300 多个小岛组成,面积6129平方公里。1772年法国人克尔格伦氏到达此岛,故以名之。)(the Islands of Kerguelen),并在澳洲西南海岸登陆。克尔格伦群岛曾在毛昆(音)1422年所绘制的海图上,图上注明中国船队确实到过克尔格伦岛,但被大风阻在了南面。
我发现了大量中国船队确实抵达过澳洲的证据。首先是在中国皇帝的御花园里养有袋鼠,这种动物在公元前388年成书的中国《山海经》里有精确的描述。自兹而后,中国古书里一直有关于澳洲的记载,称澳洲富藏矿产,在欧洲人抵达之前数世纪,中国就曾派遣大船前往澳洲开采矿产。澳洲在库克氏抵达前数世纪的欧洲人绘制的如罗兹地图(Rotz)、弗拉德地图(Vollard)、迪斯里司地图(Desliens)和皮斯雷斯地图上,事实上被标注为南美洲。当汇集了所有有关中国人访问过澳洲的证据之后,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在欧洲人染指澳洲大陆之前,在秘鲁,在布鲁姆(注:布鲁姆(Broome):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海港小城。位于大陆西北部印度洋海岸,濒临罗布克湾(Roebuck),在达尔文市西南约1100公里。)(Broome)和达尔文(注:达尔文(Darvin):澳大利亚北部地方首府和重要港口。在帝汶海达尔文港东北入口处。1870年始建,以英国生物进化论者达尔文氏名字命名。现为澳大利亚北部矿物输出港及贸易中心。)(Darvin),在吉姆帕(注:吉姆帕(Gympie):澳大利亚的港口。)(Gympie)东海岸,以及悉尼与纳夫喀斯特(注:纳夫喀斯特(Navcastle):澳大利亚的港口。)(Navcastle)之间,都有中国人的定居点。
那么中国船队离开北澳洲后驶向了何方呢?毫无疑问,他们会途经斯卑司群岛(注:斯卑司群岛(the Spice Islands):即今摩鹿加群岛(Molucca Islands )。东印度尼西亚的群岛。)(the Spice Islands)回国。中国人航海的大量证据,在麦哲伦之前也存在。在麦氏的航海日记里描述到了诸岛都有来自美洲的中国丝绸、瓷器和玉米。
船队一旦过了斯卑司群岛,就进入了太平洋。这里的黑潮即日本暖流(the Kuroshio Current)会将船队顺时针卷入一个椭圆形航道前往加拿大西北岸的温哥华岛(注: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加拿大西南部、太平洋海岸最大岛屿。面积3.4万平方公里。岛上多深入内陆的海湾。)(Vancouver Island),然后沿着北美太平洋海岸抵达墨西哥。从纬度上来看,在巴拿马地峡(the Isthmus of Panama)一带,船队将被海风卷回海中,经过夏威夷群岛回到中国。在太平洋沿海岸的各处,我发现了大量中国人曾经到访过俄勒岗、旧金山、洛杉矶、巴伊阿-加利福尼亚(Bahia-California)、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巴拿马的证据。
到了这个阶段,我开始日益担心起来。如果我发现的这些证据如此容易收集得到,为什么此前竟无人问津呢?是否有其他著作已经提到中国人在麦哲伦氏之前曾经环球航行世界,在达·伽玛氏(Vasco da Gama)之前曾经进入过印度洋,在哥伦布氏之前曾经发现美洲新大陆,在库克船长(Captain Cook)之前曾经发现了澳洲呢?
我发现至少在6000本书籍和文章中提到中国人或亚洲人确实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访问过那里。有关的参考文献里,包含了琐伦森氏(J.L. Sorenson)和赖沙(M.H. Raish)编写的早于哥伦布氏横过大西洋登上美洲大陆之前的著作。这便是我探索后发现的最奇特的部分。那为什么这些知识未能为广大读者所注意到呢?
及至2002年3月, 我终于拥有足够的资料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向公众提出了这些证据。事情十分凑巧,当时一家中文卫星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的一个影片摄制组正好在伦敦,他们决定转播我的演讲专题节目,消息就这样传遍了中国和整个东南亚,我演讲的观点由此传遍了全世界。从那天起到现在,我从世界各地不断收到新的证据。
大量的新发现的证据,促使我根本性地修正了我书中最初相对保守的理论,认为在麦哲伦氏之前,中国舰队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到了2002年6月,我得出了中国人曾经在南北美洲建立过定居点的结论;到了2002年9月时,这些定居点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 单在秘鲁可能就有近万华人;于是,我的书不得不一改再改。本书的第一版英文版书稿于2002年10月送交出版社,而修改本又于2003年1月在美国面世。 本书出版后,引出了大量问题和引起了广泛的学术争论。为了向公众提供一个论坛,我们建立了一个英特网网站:WWW.1421.tv,网站建立后, 每天有千余人点击访问。与此同时,本书正在被翻译成20余种文字,到2003年年底时,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一部大型系列电视片也正在由皮尔森公司(Person Broadband)和巴拉丁影视公司(Paladin Invision)联合摄制之中。拙著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电视系列片的播放和网站的设立,必将在全球范围产生出比1421至1423年中国人伟大的环球航行还要轰动的发现。
这对我们每一个来说,都将是充满乐趣的共享和一次探险,而这一切都正在开始之中。
附录一:
2005年郑和古船复制计划备忘录
(根据孟席斯先生2003年1月3日发给译者的电子邮件稿译出)
一、备忘录提出的背景
(1)郑明将军与辛元欧先生为复制一支郑和船队, 组织了一个设计小组,已经从事设计工作多年,他们的工作是十分先进的。
(2)罗伯特·坤(Robert Kung)与约翰·格拉赫(John Gerlach)已在香港注册了一个慈善基金,他们将发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活动协调组的分委员会开展活动,其目的是筹集基金建造郑和古船或船队。
(3)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已在接触一个大的国际银行(该银行对华贸易已有悠久历史),咨询他们是否支持在海外凡是郑和船队当年访问过的港口建立博物馆事宜,该银行已经应允此事。孟席斯氏本人已经在出版郑和航海著作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努力,旨在筹措基金。一项主要的宣传品将是拍摄电视系列片。孟氏已经将其著作的电视片版权出售给了皮尔森/巴拉丁影视公司(Person/Paladin),目的是在2005年晚些时候,能够建造一支类似于郑和当年船队搭载的艺术品的船队,沿着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足迹环球航行世界。为达此目的,必须于2004年时组织到一笔有效的基金,时不我待矣。
二、备忘录后半部分涉及孟席斯先生承担的任务,目的是与郑明将军,与罗伯特·坤先生和约翰·格拉赫先生,与《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的外国出版商,与拍摄电视系列片的皮尔森/巴拉丁影视公司,以及与聘请孟席斯先生为名誉教授的云南大学的目标达成一致。
三、在2003年内,孟席斯先生拟进行数次世界旅行。每次都将联合向华裔社团演讲介绍2005年的郑和船队复制计划,收集新的证据,为他的专著进行促销宣传,支持电视系列片的拍摄工作。云南大学发表专题演讲。这是他在2003年1月底前的设想。
四、2003年的设想计划
1月:前往北美地区。会晤纽约、华府、 旧金山及多伦多的华人社区领袖,已由哈伯·科林司氏(Harper Collins)作了组织和巡回安排。可以预见,这些活动必将推动对郑和事迹的宣传。孟席斯先生的目的是通过会晤华裔领袖的活动,在2003年的晚些时候(4月、7月和10月)筹集基金并望能有结果。
2月:前往南美地区。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圣保罗(Sao Paulo)、巴西利亚(Brasilia)和亚玛逊平原(Amazonia)。
3月:前往英国和北欧地区。访问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 法兰克福和布鲁塞尔的华人社会。[小注]3月15-18日, 孟席斯本人将在伦敦书市上正式向皮尔森/巴拉丁影视公司介绍他著作授权的外国出版商。
4月:访问印度孟买、马来西亚、新加坡; 前往中国昆明云南大学发表演讲;访问香港、台湾;到福建做研究考察;访问北京、旧金山、墨西哥;返回英国。
5-6月:呆在英国和欧洲。
7月:行程安排如4月,即前往印度、远东和美洲太平洋沿岸;往中国云南大学发表演讲。
8-9月:呆在英国和欧洲。
10月:行程安排如4月及7月;前往中国云南大学发表演讲。
11-12月:呆在英国和欧洲。
附录二:
孟席斯先生2003年学术活动计划
(根据孟席斯先生2003年2月6日发给译者的电子邮件稿译出)
一、前往美国售书
已由哈伯·科林司氏和威廉姆·莫罗氏(William Morrow)二人安排集中与美国的电视台、电台做专题节目,这些节目将在整个北美地区的近300个电视频道和电台播出,有助于《1421 年:中国发现了世界》的宣传和销售。
二、收集新证据
我们已通过专门网站收集到了2000余份电子邮件,并已将之归纳为100个专题。截至目前,给我们提供证据最多的是杰里·沃辛氏(Jerry Warsing),他潜心研究多年后相信,美国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的明古人(the Mingo)和马伦岗人(the Melungeon)是当年郑和船队带来登陆留居下来的华人。我将于2月25日会晤杰里, 并作进一步的报告。
三、建立郑和研究会
在我作演讲的北美地区,组织者们建议建立当地的郑和研究会——在旧金山、纽约、华府和温哥华岛等,我将把这些研究会的详细信息传送给姚继德教授、刘迎胜教授和郑明将军。
四、赴南美旅行
我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启程前往北美开展为期3周的《1421 年:中国发现了世界》一书的促销,以及赴南美阿根廷和巴西采集有关毛罗顿人(the Mylodon)与郑和船队进行贸易的新证据。
五、返回中国
我计划于4月底5月初返回中国,访问福建,并应邀到昆明云南大学给学生发表演讲。
附录三:
2003年元月份孟席斯先生收集到的新证据
(根据孟席斯先生2003年2月6日发给译者的电子邮件稿译出)
1.秘鲁冰冻少女的DNA。
2.美国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明古人(Mingo people)和马仑岗印第安人(the Melungeon Indians)中发现的马恰多-约瑟夫疾病(Machado-Joseph’s disease)的DNA。
3.在荷兰安恒地(Arnhem Land)、中国、亚速尔群岛(Azores)、西非和也门地区发现的马恰多-约瑟夫氏疾病的DNA。
4.在弗雷泽岛(Fraser Island)发现的沉船残骸。
5.在华盛顿特区的大忧郁沼泽地区(Great Dismal Swamp)发现的沉船残骸。
6.卡布里奥研究员(Cabrillo)在俄勒岗发现的沉船残骸。
7.少女的冻尸。
8.秘鲁发现的骆驼雕像。
9.美国弗吉尼亚发现的矿产品——“黄种人”。
10.美国弗吉尼亚的明古人(Mingo people)。
11.亚帕拉契山的马仑岗人(Melungeon people)。
12.非常古老的欧洲地图。
13.阿芝特克人(Aztecs)的金属武器。
14.夏威夷的“黄种人传说”。
15.夏威夷人的鱼池。
16.中国1503年时的花生米。
17.中国本草药书中至今记录着的陌生国家。
18.野马的DNA。
19.治疗方法。
20.莫车人(Moche)的陶器/汉语官话。
21.不列颠哥伦比亚古墓群。
22.不列颠哥伦比亚斑鹿。
23.中国人的研究——郑和的船队——美洲。
24.中国人的研究——1425年郑和的船队因强风暴未归。
25.澳大利亚堪普曼赫茨(Copmanhurst)发现的观察台。
26.安圭拉岛(Anguilla)上的比米尼(Bimini)——第二条道路。
27.印加人(Incas)/阿芝特克人的语言。
28.玛雅人的语言。
29.澳大利亚布来克斯地区(Blaxxlands)发现的石头观察台。
30.在哥伦布之前玉米传入了英国。
31.中国锚——佛得角人的竿——香港的石头。
32.加利福尼亚的瓷器。
33.华盛顿发现的淹没在水下的村庄及工艺品。
34.玻利维亚人的语言。
35.温哥华岛发现的中国钱币。
36.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岩画。
37.危地马拉人的语言。
38.危地马拉发现的雕像。
39.鲁亚普克(Ruapuke)——另一种石雕。
40.温哥华与中国的图腾民族。
41.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夸富宴(Potlach)与中国的朝贡制度。
42.不列颠哥伦比亚与中国的青铜器。
43.纳米比亚发现的沉船残骸。
44.新港(Newport)——第二块石雕。
45.经纬测量仪器。
46.中国的儿童书籍。
47.提供的治疗方法。
48.加利福尼亚博物馆里收藏的银币与佛陀像。
49.加利福尼亚发现的陶器。
50.在哥伦比亚从前遇到的穆斯林。
51.危地马拉的语言。
52.在爱尔兰和哥伦比亚发现的中国工艺品。
53.马来西亚的工厂和水井。
54.马来西亚的郑和庙祠。
55.西海岸当地印地安人的口承传统。
56.北美的第一个定居者/俘虏/故事。
57.1350年的日本移民/日期/祖尼人(Zuni people)
58.犹太人随郑和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
59.哥伦布之前美洲的可可豆来自中国。
60.马丁台的翻译/1425年的暴风雨/中国官方的记载。
61.萨严/同样的证据/同样的结论。
62.加利福尼亚、纽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郑和研究会。
63.美国威弗威尔的中国庙宇。
64.西南墨西哥的恰帕人的语言。
65.希腊人与中国人的经纬测量仪器。
66.巴西人在哥伦布之前曾经访问过中国。
67.弗雷泽岛发现的中国银币。
68.弗雷泽岛发现的中国明代茶壶。
69.拉库塔部落(Lakota tribe)斯瓦提卡人(the Swasitika)的语言。
70.大峡谷发现的中国工艺品。
71.危地马拉拉德莫克拉西亚(la Democracia)发现的中国雕像。
72.不列颠哥伦比亚长海滨发现的沉船残骸。
73.不列颠夏罗特王后群岛(Queen Charlotte Island)的传说。
74.不列颠哥伦比亚普格特(Puget)当地人的声音。
75.夏罗特王后群岛上的鹿的DNA。
76.欧洲人到达之前南美安第斯人(the Andes)中的冶炼技术。
77.南威尔士普布罗人(Pueblo people)的故事——中国访客说。
78.美国威斯康辛河谷发现的古矿场、柴罗基族人(Charlokee)的屠杀。
79.加利福尼亚东海湾的古城墙。
80.哥伦布到达之前墨西哥发现的古陶器。
81.更多的头颅证据。
82.美国俄勒岗库斯湾(Coos bay)发现的古石墓群。
83.墨西哥发现的中国图腾。
84.墨西哥流传着的中国访客传说。
85.南非康尼多(Kangnido)发现的古地图。
86.测量图/地图和疾病治疗法。
87.秘鲁人的当地习俗。
88.夏威夷发现的铁制武器。
89.科棚(Copan)发现的中国雕刻。
90.库克船长使用的海图。
91.科曼司印地安人(Cospman Indians)中发现的中国文字。
92.美国科罗拉多发现的佛陀雕像。
93.危地马拉发现的玉石钻戒。
94.中国文献记载下来的郑和船队于1421-1425年间离开祖国达4年多。
95.人类基因变化的图谱。
96.西泽斯博士(Dr. Caceres)提供的玻利维亚人的DNA。
97.哥伦布到达之前美洲大陆上各种植物的繁殖传播。
98.南美发现的中国古代陶器。
99.澳洲西南部发现的阿波雷金斯人(Aborigines)中的语言。
100.澳洲阿波雷金斯发现的岩画。
101.葡萄牙古书中记载着中国人发现了巴西。
102.夏威夷发现的古代石鱼池。
103.加利福尼亚发现的古代中国石雕像。
104.墨西哥奥萨卡(Oaxaca)发现的中国青铜器。
105.不列颠哥伦比亚温哥华岛莱克河(Lake river)发现的陶器工人。
106.温哥华岛罗戊林(Loverin)发现的沉船残骸。
107.弗雷泽岛浅水区发现的古代沉船残骸。
108.弗雷泽岛发现的古代铅坨。
109.美国拉库塔部落(Lakota trible)遗留的习俗。
110.祖尼人(Zuni people)与日本人的各种联系。
(资料来源:《回族研究》2003年第2期)
转自: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WSZL/XLXH/SSWH/hyhx/09/04/2006/18004.html
上一篇:中国历史背景中的西方市民社会观念
下一篇: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