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德国汉学家比美国汉学家更有发言权

来源:中国网作者:顾彬2009/09/11

    德国人有研究中国的癖好。这种癖好一直持续至今,某些作品从数量上而言,甚至超出了迄今在中国或日本之外出版的同类著作之数量。

    美国汉学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不是毫无道理的,但情况也并非一直如此。美国在1933年以后,开始吸纳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紧接着把英语变成了唯一的科学用语,因为当时许多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中国的科学家也不愿返回自己的家乡。美国汉学所取得的第三项巨大成就是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一种科学的讨论方式,这是一种反形上学的,也可以说是反欧洲的讨论方式。今天,任何一位想有所建树的中国学学者,都必须用英文发表其有关中国的论著,同时还必须使自己的词汇和思维结构屈从于美国的主流思潮。因此,李雪涛博士在中国介绍德国汉学的大胆行为从一开始就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如果说研究美国汉学更容易使人功成名就的话,那么在诺大的中国,从北京到广州,还有谁会对德国汉学感兴趣呢?在此我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而更愿意提醒人们注意,百余年来德国汉学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较而言,德国很早就出版了有关中国文学、哲学、宗教和史学历史的著作,有些著作甚至是多卷本。并且一再有新的“历史”出版,因此我们可以说,德国人有研究中国的癖好。这种癖好一直持续至今,某些作品从数量上而言,甚至超出了迄今在中国或日本之外出版的同类著作之数量。类似的情况同样适用于译成德文的译本。许多中国哲学或文学著作在几十年前就出了全译本,如《吕氏春秋》、《金瓶梅》或李白、杜甫的诗集,而这些在英美地区并没有相应的完整译本。

    那么,德国汉学的质量又如何呢?欧洲人认为,不论其学术水平还是翻译质量都是一流的;而美国人则对此间或抱有怀疑的态度。在这里不同的规范体系相互冲击,相互之间似乎无法沟通。在此,我不想就这一问题进行深谈,因为如果不谈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不被划入反美的那一派,那简直是太难了。我并不反对美国。但为数不少的美国人往往把对他们国家的批评意见误解成反美,因此,我们在这里情愿说些简单点的且让人愉快的事情。

    与美国、中国以及日本相反,德国汉学乃是一门多语种的科学。它所论及的所有著作都应当阅读其原著,这常常也适用于参考文献。这种重视原著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科学对象的另一种态度。比如说,在美国或中国,人们往往根据译本对黑格尔的中国观进行批驳。这位德国哲学家自然无法像今天的我们一样了解中国,不过他仍然提出了我们至今没有做出回答的问题,比如他提出的有关传统中国中是否存在的主观性(Subjektivit?覿t)。为了彻底理解这一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实际上读一下德文原著很有必要。但在美国、中国或日本的汉学家们谁又有这个能力呢?与此同时,(后殖民主义的)批判便相应地指向了黑格尔。

    汉学尽管没有自己的方法论,德国汉学却常常把从其他学科获得的哲学、历史、文学理论等作为其前提,这些理论并非从中国的情况发展而来。人们也许会摒弃这样的方法,但如果中国或美国的历史学家用马克思主义或后殖民主义的模式来解释中国历史的话,他们所用的方法如出一辙。

    自1905年以来德国汉学可以分为三代:一、“父亲”代,他们于1911年前后在中国生活过,他们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古典中国。二、“儿子”代,这代人在1945年以后重建被纳粹摧毁的汉学,但在冷战时期无法游历中国。他们主要以中世纪和近代中国作为其研究的方向。三、“孙子”代,他们在1973年应邀到北京留学,并帮助建立了一个现代的汉学专业。我虽然属于上面提到的最后一代,但也已经被既在中国又在美国受过教育的新一代所取代了。他们在欧洲、中国以及美国所受的教育背景,使他们能够从语言方面、方法论方面,抑或是意识形态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他们目前在美国大学中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如果作为汉学家从德国移居美国的话,一般来说就要抛弃典型的德意志形上学,将就着提一些小的问题而已。

    李雪涛曾就学于德国,并在波恩大学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他是否就此成为了形上学家?他来的时候是一个佛徒,离开德国的时候依然是。众所周知,佛徒是形上学家。他们知道,生命除了事实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而这些是无法衡量或计算的。正是在这里我看到了德国和中国在有关中国的共同思考方面的集合点:中国精神的伟大意义在于在世间思考出世外之秉性,而德意志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于完全脱离这一世界、建造超然于尘世的彼岸之努力。在这样的冒险中,中国自从欧洲意义上的近代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时的情况正确与否,需要一一查明,这实际上是汉学的任务。真实并非是我们对汉学的要求,因为一个“真实的中国”永远也无法重构。我们所能要求的只是,对我们有关中国知识局限性的启蒙。这样的启蒙工作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汉学家那里已经得以展开了。未来的第五代将与中国的年轻同行一道继续下去。也许李雪涛博士能在他有关德国汉学史的著作中达到这一目的。

    此文系顾彬教授为《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所作的序,题目为编者所加。

    《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李雪涛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6月即将出版/25.90(估价)

    文章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tags:欧洲|德国|学术史|中国学
编辑: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