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亨利·科尔迪埃与《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

来源:中国网作者:钱林森2009/09/09

    18世纪是中西沟通的世纪,是法国倾慕东方和中国的世纪,也是法国和欧洲开始全面研究中国的新时期。18世纪法国和欧洲的“中国热”、“中国风”,推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补,成为后世汉学家和中外关系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La Chineen Franceau XVIII esiècle,1908),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

    该书作者亨利·科尔迪埃(Henri Cordier,1849-1925)是20世纪初欧洲汉学大师,世界汉学刊物《通报》的创始人和首任主编,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目录学家、珍本收藏家。该作原系亨利·科尔迪埃先生1908年11月20日在“铭文与纯文学学会”巴黎年会上的讲演,后由作者整理成册,并附上十余幅珍贵插图,列入法国珍奇爱好者图书(Bibliothèque des curieux et des amateurs)出版。2004年4月笔者访学巴黎期间,在法兰西公学汉学研究所图书馆有幸读到了这部原版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说:“在1889年和1890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地位。自此以后,这个日出之国的艺术在我们国家大为流行,以至于使人遗忘了衍生出这种艺术的中国艺术从前在欧洲的重要地位。现在,我想要追踪的是中国,这个天神之国的艺术和文学在我们国家产生影响的一些轨迹,特别是在18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它曾风靡一时,使人狂热。”显然,追踪18世纪法国的“中国风尚”、“中国形象”,是本书的中心主旨。作为遐迩闻名的东方学家和博学者,科尔迪埃先生“对宇宙万物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超常的记忆力”,这就使得他对18世纪法国之中国风物的追踪和梳理,游刃有余。他在这部著作中,以其丰富的东方学、汉学学养与知识,以目录学家、珍本收藏家所特有的眼光与见识,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谈起18世纪法国和欧洲的“中国热”、“中国风”,告诉我们,这股崇尚中国的文化时尚是何时产生,怎样产生的;盛极一时的“中国事物”、“中国风尚”,又是如何勃兴、发展而成为统领18世纪欧洲新潮的“世纪风”……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的讲述是那么真切生动,宛若一个刚刚在异乡跋涉过漫漫之旅的游客,讲述亲历的疆土与旅途的风光那样。我们读他这部书,就像在一位世纪导游带领下,一下置身于18世纪法国和欧洲社会,亲临那一时代西方如火如荼的“中国风”、“中国潮”的文化情境之中。作者如同一位通晓中西文化的伟大导游,他引领我们穿行于当年法国和欧洲的皇宫府邸、博物馆、园林、工场,并借助于翔实的资料和精美的图画,指给我们看,讲给我们听,中国的陶瓷、丝织和装饰艺术究竟如何改变了法国人、欧洲人的风习;中国的园林、建筑等工艺品的流入,到底又怎样推动法国和欧洲艺术风格的变化;中国知识、中国思想对法国文化产生何种深刻的影响。如此,当我们听完他的讲述,读完这部不只是用文字,也是用东方学、目录学的广博知识和收藏家的珍本图画写就的著作,仿佛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世纪之游。我们从中走出来的时候,便感到在精神上和知识上有了新的丰富和增添,不能不惊叹,它的确是一部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西行记”,具有很高的学术分量和价值。

   

    我们说本书作者是一位熟谙东西方文化知识的“导游”,是因为他所提供于读者的这部著作,首先是一部蕴涵着丰富的中西文化关系的知识读物,引领着读者通向中西交通的知识之旅。作者从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叙起,说及葡萄牙人1514年抢先在中国广东、澳门登陆,荷兰人紧随其后。1602年,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渠道随之被打开,中国的丝织、瓷器、装饰品、茶叶便由此而入欧洲。由荷、葡、英等国航海家、商人为中介,东方“天神之国”的这些诱人的商品便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流入法国,激发了法国人喜好中国风物的兴趣。法国塞夫勒、尚蒂利等皇家瓷器馆,即为当时著名的中国瓷器加工场,由那里加工、模仿、再装饰的各种中国瓷器品,发往全国各地,为王族、贵族和收藏家购买、珍藏。自1697年法国和中国正式通商后,中国的工艺品、各种小摆设、家具、纺织品、挂毯、绘画等,纷涌而至,在巴黎和外省,都有贩卖中国物品的商店,从王族城堡,到大臣府第,都喜尚中式风格的装饰,于是中式客厅、中式书房、中式家具、中式挂毯、中式织锦、中国主题的绘画,便应运而生,竞相炫示,朝野上下,形成一股追逐中国事物的时尚。由东西物质文明的沟通而促进西人习俗的改变,带动东西方精神文化层面的交融,原是情理之中的事。到18世纪中期,盛行于法国的这种崇尚中国风物的潮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渗透到园林建筑、绘画美术、戏剧创作,乃至家庭装饰、市民娱乐等各个文化、艺术领域,把中国热推向高潮。那时在巴黎甚至外省,人们可以看到中式的花园、中式的塔楼、中式的凉亭、中式的桥梁、中国的工艺品、中国漆器、中国屏风、中国画册、中式浴场、中国娱乐场、中国咖啡馆、中国秋千、中国皮影戏……所有这一切中国事物的渗入、浸染,对法国和欧洲的园林风格、建筑艺术、绘画、戏剧、工艺美术和市民文化生活、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发生了无可抹煞的历史影响。就这样,作者宛若一位通晓中外文化关系的“导游”,引领读者从沟通中外的“丝绸之路”一路走来,一路指点,一路讲述,直达18世纪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巴黎。他以丰富广博的目录学、历史学、地理学的知识和深厚的汉学学养,用历史文献、目录数计和珍本图画,具体地告诉我们,东西方不相识的民族何以由最初的物质交流而获致精神文化的会通?中国事物、中国风尚,何以在18世纪的法国和欧洲获取如此的迷恋和追捧?这一时的狂热和崇尚又怎样在不同文化的互补和创造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景观?读者沿着他指引的路径一路走来,穿越历史的隧道,走过的分明是一个贯穿于东西,跨越时空和民族,由陌生而相识、由交流而互补的文化之旅、知识之旅。

    弥足珍贵的是,亨利·科尔迪埃先生在叙及18世纪法国和欧洲中国文化热勃兴原由时,阐明了物质交流的引发作用的同时,也着重强调中欧人员往来,特别是来华的耶稣会士和首批赴欧的中国留学生如沈福宗、高类思、杨德望、黄嘉略等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指出,1685年路易十四派遣首批耶稣会士来华,是17、18世纪中欧(中法)关系史上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而1697年白晋(Joachin Bouvet)神甫回法国述职,带回康熙皇帝赠路易十四49卷中国图书,以及白晋本人在巴黎出版《中国现状》(L’Estat Presentdela Chine)图册汇编和插图本《康熙皇帝》,则拉开了18世纪法国中国热的序幕。此后,在华的传教士坚持不断地向国内寄发回忆录、考察报告、或研究中华典籍的文章,由杜哈德在巴黎编辑出版的《中华帝国志》与《耶稣会士书简集》、《中国回忆录》,为启蒙思想家提供新的知识参照,为不断升温的崇尚中国的热潮,增添新的煽情燃料,将18世纪法国和欧洲方兴未艾的中国热,提升到思想精神层面。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孟德斯鸠、爱尔维修等,无一不以此为思想素材,对中国进行自己的思考,从中吸取文化滋养,提升中国事物、中国时尚的精神层面。伏尔泰就明确提出:“欧洲的王公和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18世纪法国和欧洲的“中国风”、“中国潮”,就这样凭借耶稣会士中国报道、中国知识的传播和启蒙运动主流作家伏尔泰等的介入、推动和提升,发展成西人全面介绍中国、研究中国、认识中国、崇尚中国的文化热潮,以中国为题材的各种著作,中国小说、中国戏剧、中国游记,也趁势流行,成为18世纪法国和欧洲盛极一时的文化景观。而这一切确实是得益于中法人员交流的结果。

    亨利·科尔迪埃是20世纪初期欧洲名重一时的东方学家、汉学家,他青年时代在中国生活过七年,对中国的研究差不多占据了他后半生50年的时间。伯希和曾经说过,科尔迪埃“众多的著作是留给远东研究的瑰宝”。《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虽然篇幅不多,却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作品,值得这一领域的学者认真研究。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tags:欧洲|法国|史学(考古)|文化交流
编辑: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