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著评介

中国第一本汉学期刊

来源:中国文学网作者:阿·热落霍夫采夫 2009/08/26

    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出版过英文的汉学刊物,其读者是有念提高自己知识修养的欧洲人,其中大部分为居住在香港和上海的外国侨民。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国际汉学的中心随之从殖民地和租界转移到了对中国感兴趣国家的首都和大学。如今,汉学又回到中国,而其性质也已完个改变:《世界汉学》第一期(创刊号)在北京问世了。

    目前这本汉学杂志在中国印行,其主编刘梦溪亦为中国人。刊中未提及编辑部隶属的机构或组织,但却列举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二十一个合作单位。这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其实施者为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葡萄才、荷兰、瑞典、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

    俄罗斯的合作单位为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李福清位列编委名单,我们对此感到自豪和欣慰。编辑委员会由五十二名学者组成,其中二十一位是中国人,包括著名的利维明、四名日本人以及史华慈、利德桥、马悦然、史景迁、伊维德、顾彬等著名汉学家。

    该刊印制精美,每篇文章均配以作者近照,文中插有图片,这此并非每种学术出版物所能达到。

    杂志的第一个栏目为“汉学新视域”,刊发了对利维明教授就本土经验的全球意识问题进行的访谈。另外一篇文章是王铭铭(北京大学)的《汉学与社会人类学》。此外,整个杂志用汉语出版,只有外国专有名词和注释注以英文。

    第二个栏目为日本汉学而设,共由四篇文章组成。第一篇旨在探讨日本汉学的起源(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孙歌),最后一篇是就日本汉学研究现状对加加美光行教授的访谈。

    “法国汉学”为第三个栏目,刊登了有关二十世纪法国汉学的四篇综述性文章,内容包括对儒学、历史、汉传佛教及占卜的研究。

    在“美国与中国”栏目下,柯文研究了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起义。而钱金保则介绍了作为中国历史研究大家的费正清。

    “汉学史”栏日虽然不大,却非常重要。内容涉及了十六世纪西力汉学萌芽时期葡萄芽人在中国的作为。下面的“汉学家”栏目介绍了安特生在华北的考古活动以及艾兰出版英国藏甲骨文的情况。

    在书评部分发表了对“海外中国学研究从书”的评论。这套从书自1989年起已经出版了十种,而且还计划推出四批共四十四部著作,翻译和出版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杂志的最后一个栏目具有资料性质,介绍了法国、念大利、日本的汉学研究中心、美国的哈佛燕京图书馆,以及以当代中国文学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荷兰,莱登)以及在北京针对海外汉学研究现状而举行的研讨会。最后一篇文章尤其令人感兴趣,作者回顾了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翻译出版的国际汉学著作。

    《世界汉学》期刊的宗旨是“为了中国,为了过去与未来,为了东方和西方”。编辑部希望“建构国际汉学研究的学术桥梁”。

    编辑部正确地指出,中国经常被误读,解读的困难成为汉学本身作为一门学术诞生的动因。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国都形成了独特的汉学研究传统。杂志编辑者努力在概念上对传统汉学和当代汉学予以严格的界定。在汉语中,这两个概念分别用“汉学”和“中国学”来表示。

    新刊为已经存在的《中国文化》的姊妹刊,但与俊者不同的是,《世界汉学》旨在向中国读者介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编辑部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办刊的座右铭。

    目前中国大力出版汉学著作,因此,这本介绍汉学研究现状的杂志一定能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并取得学术界的认同。中国此前从未如此详尽而广泛地介绍国外汉学及其机构、会议和重要的学术问题。这本创刊号已经证明,该刊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向中国社会介绍外国汉学家著作的功能。也许,将来我们俄罗斯的汉学家也能积极加入这项工作。

    (本文原载俄罗斯《第30届“中国社会与国家”研讨会论文集》。阎国栋译)

 

原载:《世界汉学》2005年01期
转自:http://www.literature.net.cn/Article.aspx?id=8787

tags:中国|中国学
编辑:l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