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8项符合 中国农村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71秒)
 农村家庭工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能否制造工具当作人类与动物的一个分野的话,那末,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工业的发展早于农业,也重要于农业。而城市的产生却是在人类文明有了相当的发展之后,所以,工业的起源在农村,直到近代以前,工业的主体也在农村。近代中国,机器工业开始建立的同时,农村中农民的家庭工业也在进一步发展,直到今天,以农民家庭为单位......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人口调查史是研究中国近代人口史的重要基础。民国时期社会学者主持的人口调查,规模大小不一,但调查方法比较严谨,代表着中国人口调查走向近代化的基本趋势。作为中国近代社会调查的奠基人之一,李景汉在社会概况调查的学术架构下先后在定县主持了1928年515户人口调查和1930年5 255户人口调查,从中获取了定县乃至华北农村社会人口状况大量而准确的数据,在......

      
     摘要:在中国城市与市镇史的研究中,施坚雅模型虽然影响深远,但运用其理论方法开展个案研究的尝试却并不多。近代以来有关嘉兴城镇人口、工商业、行政与社会机构的资料记载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对这些资料的梳理显示出,近代嘉兴为嘉湖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居于较大城市层级。以之为中心的城镇体系,与施坚雅的理想模型能够契合,但也存在两点重要的差异:一......
[名称]中国农村市场的早期现代化
[作者]王奇生
[出版/发表]《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提要]
[阅读]
...
 


 
王奇生 


 
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县以下的农村基层政治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迁。这一变迁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触角向县以下乡村社会下延(深化);二是乡村政治文化生态陷入整体性的危机(恶化)。杜赞奇、黄宗智等学者对这个时期华北乡村政治的形态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1]杜赞奇认为,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的扩张和渗透,极大地侵蚀了传统地方精英的权力......
 
    
           
  1949年末1950年初,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Skinner)曾在成都平原的高店子做了三个月的社会调查,写出了《中国农村市场与社会结构》几篇系列论文,提出了“基层市场社区”理论,不仅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在中国学界引起了共鸣,不少学者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个理论进行评述,或赞同,或批评,也有学者用这个理论来进行......
“半殖民地半封建”(简称“两半”)是中共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
《文史资料选辑》1-89辑目录...
中国农村的衰败与破产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而发生的,至今已有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只是现在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加剧而越演越烈,方才使人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在西方早期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问题也曾一度出现,只是西方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很快化解了农村危机,从而使工业、农业,城市、乡村获得了比较谐调的发展,共同繁荣和进步。   而中国则不然。中国自......
正如吴承明先生所言,经济史学界存在三大学派,即历史学派、经济...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