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研究网检索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80项符合 欧洲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36秒)
综观中东漫长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帝国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帝国是古代国家发展演变链条里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与民族、文明之间联系密切。一般而言,古代不少地区的国家发展经历了城邦(或部落联盟)、王国、帝国的演变进程。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把这一进程称为“古国—方国—帝国”。[1]其中的王国一般建立了中央集权,以一个民族为主体......
16世纪不仅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亚历史进程的一个分水岭。曾经盛极一时的帖木儿帝国在15世纪末走向解体。与此同时,位于钦察草原东部的乌兹别克游牧民逐渐壮大起来,在阿布海尔汗[1]的统治下形成游牧部落联盟,借助其军事优势开始与南部的帖木儿王朝进行战争。1500年,乌兹别克人在昔班尼[2]的率领下攻占河中地区,消灭帖木儿王朝,建立昔班尼王朝(Династия Ше......
长期以来,学界一般认为周航记是古代希腊罗马海员海上航行的指南。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诺登斯基奥尔德强调:“(古希腊罗马)存留下一批被称为周航记或海岸记略的作品,至少其中一部分被海员用作航海指南。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它们都可与中世纪成文的航海图鉴相提并论。”[1]泰勒毫不讳言地将周航记视为由商船或战舰的船长或水手编撰、为海员提供航海必要信息的“航行指南”......
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近百年来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1]中华民族在近代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学术努力与推动。正如钱穆所言,民国以来中国的学术思想,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救国保种”。[2]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代困境中,知识分子积极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和理论、推......
北京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方位,从春秋燕国都城开始,到辽南京、金中都,至元大都,达致明清首都,北京可以说是千年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1] 
明永乐十八年(1420)十一月,鼎建北京宫殿落成,永乐皇帝诏告天下,“仿古制,狥舆情,立两京”,[2]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御新殿接受朝贺,北京各衙门取消“行在”二字,同时应天各衙门皆加“南京”二字,北京提升为京师,而南......
    公元10—13世纪之间,辽、宋、夏、金等几个政权先后出现。这些政权在较长的时间中呈现相互并存、竞争、合作乃至交战的关系,交织互动十分频繁。也因此,邓广铭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大宋史”理念,指出宋史研究者应该关注辽、宋、夏、金各王朝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而不是局限于赵宋。比较各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发展状况,探查这些制度之间的联系、渊源、差异,成......
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由于变法争论引发党争,为北宋亡国埋下了祸根。这是学界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然而,王安石变法真的失败了吗?失败在哪里,为什么会失败?很多研究者和讲述者并没有深入辨析史料细节,而是受到了当时和后世一些评价的影响,建构出一个片面的历史叙事。此外,王安石变法当时虽然没有成功,然而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今后的历史进......
    刘子健(1919-1994)是20世纪驰名国际的宋史学家,他在宋史研究上的慧眼卓识,在宋史领域毕生推进国际交流上,为他赢得了不凡的声誉。他的代表作《中国转向内在》《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两宋史研究汇编》在海峡两岸颇受推重,另一英文名作《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最近也将推出中译本。读其书而不知其人,则不能透彻体悟其书;论其人而不知其事,则不能真正理解......
    “宋代近世说”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在20世纪初首先提出。内藤认为,中国历史的演进在唐宋间发生了断裂。从宋代开始,中国已提前迈入西方历史分期中的“近世”。二战后,内藤的学生进一步将“宋代近世说”发展为“唐宋变革论”。随后该理论风靡西方汉学界,八九十年代传入国内后同样引起学界重视。
    然而“唐宋变革论”对中国历史的解释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的传世巨著《中国》(China,Ergebnisse eig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第一卷出版。他首次使用“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sse)来概括古罗马地理学家马利奴斯(Marinus of Tyre)笔下横跨欧亚的古老贸易路线。[2]一百四十年之后的今天,“丝绸之路”已成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名词,为我们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