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82项符合 俄罗斯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19秒)
    1930—1932年间,苏联特工理查德·佐尔格以德国著名记者的身份为掩护,领导他的情报小组在中国搜集了大量情报,特别是关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 成为苏联判断德国和日本战略意图的重要参考。俄罗斯《远东问题》双月刊2005年第3期发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维克托·乌索夫撰写的文章,介绍佐尔格和他领导的小组30年代在中国所从事的战......
    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由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部分组成。他们的研究先后起步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其研究尚侧重于在某些专题上,如孙中山和辛亥革命、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抗日战争、当代中国和中德关系等方面。 
    1  研究的历史回顾和考察 
    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齐泽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外宣方针,这对海外中国学研究工作从学科体系建设到具体操作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2019年1月1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回顾梳理海外中国学研究历程、研究现状,发掘学术增长点,深化海外中国学研究,用学术的视角服务于改革开......
    摘要:当代中国研究是1949年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科学界形成的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诸方面的多学科研究。本文由费正清入手,论述了当代中国研究的缘起、发展动力、主要发展阶段,以及目前的基本状况。作者认为,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它的具体形态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流行范式和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互动的结果。 
    当代中国研究(Modern......
    在俄中关系史的漫长岁月中,俄国向中国派遣众多使团,谈成许许多多事情,但是19世纪初叶嘉庆十年时,俄国向中国派遣一个重要而又庞大的使团,却未能到达北京,没有谈成任何事情,只在库伦逗留月余,便打道回国,以失败告终。俄国为什么派遣使团?使团失败的原因何在?当今俄罗斯俄中关系史大家、著名学者弗拉基来尔·斯捷潘诺维奇·米亚斯尼科夫在其《十七至二十世纪俄中边......
     海外汉学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日渐成为一门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学问。为了推动海外汉学的研究,建立海外汉学学科体系并促进国内汉学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汉学领域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合作,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汉办)的支持下,由汉办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作为世界汉语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外汉学学术研讨......
作者:何培忠国外对中国的研究始于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的接触与认知。长久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国外的中国研究缺乏统一的称谓,有的称“汉学”或“海外汉学”,有的称“中国学”或“国外中国学”。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研究中国的热潮。对于这一热潮的出现和走向,我国学术界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而关于这一学科的称谓,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阿列克谢·亚历山大罗维奇·施图金 
 
  阿列克谢·亚历山大罗维奇·施图金(1904-1963),出生于彼得堡一个印刷工人家庭。施图金上中学期间,听过汉学家阿列克 谢耶夫(1880-1951)的讲座,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兴趣,立志学习汉语。1921年他考入列宁格勒大学,如愿以偿成了阿列克谢耶夫的学生。1925年大学毕业后,施图金曾在莫斯科一所大学任教......
http://sinology.cssn.cn/was5/web/search?channelid=299039&searchscope=&searchword=俄罗斯...
光明网北京11月8日电(记者李瑞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8日在京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会前与各国学者进行了交流,听取他们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与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辞。俄罗斯科学院......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