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检索
中国考古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646项符合 语言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886秒)
  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明传承

  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它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和全人类都具有杰出和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是当今世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


 


  林梅村,1956年4月30日生,祖籍广东信宜,生长于北京。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和中亚死语言写卷,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考古学研究。出版《沙海古卷》等学术著作14部,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院刊》(BSOAS)、《古物》(Antiquity)、德国《中亚杂志》(CAJ)、日本《古代文化》、中国《考古学报》、《文......
  敦煌学的研究对象是敦煌文献、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史地和敦煌学理论。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敦煌这个特殊的地域,吸收了东传的佛教等外来文化后而产生的地域文化。因此,敦煌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其地理条件的特殊。研究敦煌文化,不仅要聚焦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地位,还要关注敦煌文化的基础与背景——河西史地、五凉文化。

敦煌文书 资料图片
  一
  古代敦......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被称为“绝学”的甲骨文与甲骨学,内容丰富,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古代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的最真实的素材。
  甲骨文的历史文化魅力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
  此前数十年的中国敦煌学研究,的确过多地依赖新材料,在追索新材料的同时,忘记了寅恪先生告诉我们的要思考新问题。实际上,敦煌写本大多数是属于写本时代的书籍和未经史家润色的原始文书,有着独特的文本性格,特别是不受“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士大夫文献的解构影响,正是今天跨学科研究的新起点。

陈寅恪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蒋天枢先生整理的《陈寅恪文集》,......

  2016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埃及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在考古研究所八楼多媒体厅举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丹彤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古代埃及人的创世观念”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巩文主持并点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

  徐坚教授所著《时惟礼崇》一书,以文化系统和层次理论为指导,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来解读商周青铜兵器,读来印象深刻,给人许多启发。但出版至今已经一年有余,介绍的文章却不多。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读书的一些收获,既是抛砖,也是嘤鸣。

 

  一

 

  在介绍本书之前,我想先谈谈对于徐著的整体感觉。《时惟礼崇》以及前些年出版的《暗流》一......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普遍使用的文字,这一事实显然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此,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指汉字起源的研究。换句话说,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而且也同样应该关注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的文字的起源问题。随着孝古资料的积累,中国文字起源的多源特点已经愈来愈清楚......
  考古学是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囊括了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和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关的各种非人工遗存以及这些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取、整理、分析、解释和研究这些资料需要具有专门的技术、方法和理论,考古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古代社会和历史【1】。关于考古和博物馆,早在1950年苏秉琦《如何使考古工作成为人民的事业》一文中......
  编者按:五四运动之后,疑古思潮日益浓厚,如何重建可信的上古史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借助于考古学研究的发现与推进。考古文博学院的孙庆伟老师在本文中通过梳理傅斯年先生的学术著作、论文和信件等,勾勒出了傅斯年史学思想的前后变迁,展现出傅斯年对于古史重建问题的思考和贡献。本文节选自《考古学与古史重建》(载何驽主编《李下蹊华—&......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