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研究网检索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038项符合 哲学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69秒)
  20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史学摆脱了学术旧传统的严重束缚,面貌为之一新。经历学术发展的曲折路径,秦汉史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 
  促成这一学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包括先进理论的指导,考察视界的开拓,基本史料的整理,考古收获的运用以及科学方法的借取等。这种学术进步的表现,在于秦汉史研......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但是,在经学史上,《国语》却属于边缘文献。《国语》原本处于经学序列之外,在司马迁将其与左丘明建立起模糊联系之后,《国语》就逐渐被两汉学者认定为《春秋外传》,与《左传》相表里。由此,《国语》因这一身份而开启了与经学分分合合的纠葛历程。 
  《国语》自先秦时期成书之后,始终处于历代学者的视野之中。西晋武帝时,“汲郡人不准发......
内容提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有不同地区形成各自的早期神权、王权模式为主的不同“文明”,但是它们之中在此后代代相传的“文明”则是始于中原龙山文化及其后继者的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王朝的“王权”与“皇权”模式国家。这从中华的“国家”、“国民”与“国土”的五千年来基本一脉相承可以说明;......
  历来治学有大成者,莫不具有变通之精神。固守一隅,虽可成一家之说,但在学术史上很难留下浓墨重彩。近代史学大家,为学多有“三变”之说。王国维治学三变,肇发于西洋哲学,后转入中国文学,再转入中国史学。陈垣治学三变,始于钱大昕考镜源流之学,后致力于顾炎武经世致用之学,全面抗战时期转为全祖望报国正心之学。陈寅恪治学三变,首先为“殊族之文,塞外之史”,其次......
  《春秋》始于隐公新解 
  ——以清华简《系年》为切入点 
  白国红 刘国忠 
  内容提要:《春秋》为何始于隐公?这个问题,自汉代以来学者们就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清华简《系年》的面世,打开了认识这一问题的新视角。西周末期,宗法礼制一再遭到破坏,“二王并立”局面是其极端表现,这一时期无论平王还是携王正统性均遭质疑。鲁国,是东方诸侯领袖,对于平......
 汉初文景时期,始于汉文帝元年(前179),止于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总计约41年。文景二帝在高祖、惠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基础上,继续行黄老无为之术,奠定了西汉国富民强的物质文化基础,揭开了武帝盛世的序幕。历史将这一时代誉为“文景之治”,班固盛赞,“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
  高祖统一,百姓得离战争之苦。然而,“马上逆取”政权......
内容提要:最新刊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叁)》首次披露了有关秦“訾税”征收的历史真相。根据这批最新简文记载,“秦及汉初不存在财产税”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同时,这批简牍也进一步证实了秦“訾算”并非“訾税”,“訾算”只是“訾税”征收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秦“訾税”征收大略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确定“訾税”征收的对象;二是规定“訾税”征收的范围;三是以户为单位......
  简牍是出土文献中内容最为繁杂、难懂的部分,备受学界关注。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绝大多数的简牍文献已经不起“亲近”。出版,成为人们“亲密接触”这些遗珍最可行的路径。
  记者昨天获悉,今年年内,将有《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悬泉汉简(壹)》《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玖)》《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叁)(肆)》等一大批重量级的简牍文献在沪出......
 20世纪以来,战国至魏晋时期的简牍帛书不断出土,为中国的历史研究增添了大量珍贵资料,并促使简帛研究成为一门当代显学。然而,由于盗墓活动的猖獗,许多重要的简帛资料如楚帛书、上博简、岳麓简、清华简、北大简、安大简等,都并非通过正式的考古发掘获得,而是出自盗墓贼之手,并经过古董商人的多次转手倒卖,辗转播迁,历经坎坷。这些简帛材料在流散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
 
论清华简《耆夜》的《蟋蟀》诗
 
李学勤
 



前年秋天,我曾在《光明日报》写过一篇小文,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的《耆夜》①幸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现在该篇竹简的图版和考释,已在2010年底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书内发表②。这里想就有关这篇简文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篇中的《蟋蟀》诗,作进一步的讨论。
大家可以看到,《耆夜》简共为14支,其间有......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