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网检索
中国法学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53174项符合 社会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1.075秒)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与目标(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
法律社会学是一门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何推动书面上的法律转变为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让法律“活”起来?近日,学者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孤立、抽象地理解法律,法律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相结合而存在。要以法律社会学研究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对话人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李瑜青: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社会学研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由政府承担的,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大格局中,政府如何负责,社会管理如何创新,都需要在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大框架下进行思考。实行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
摘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同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并以推进法治执政党建设为前提和保障。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以培植全社会的法治环境,推进全社会厉行法治,培养自觉遵守法律、真诚信仰法治、忠实崇尚法治和坚定捍卫法治的国民。......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理论上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中文关键词】 包容性法治社会;可行能力;社会共享;社会融合;社会参与【摘要】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所遮蔽的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显现,表现在价值观、身份认同、社会分层、社会共识以及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等诸多方面。为了有效应对因经济新常态而带来的社会转型的掣肘,系统性、协同性法治思维和法......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和国家提出把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当前全国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项决策的意义是伟大而深远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属于政府的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
摘要:社会保障权是国家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念、通过立法赋予公民在年老、生病、伤残、失业、贫困等生活风险出现而导致收入中断时,可以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其理论基础有自由意志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民主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权理论等,建立在不同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减少社会贫困、维护社会稳定、拉动内需......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