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所检索
美国研究所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528项符合 文学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3秒)
《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飞越杜鹃巢》的文化底蕴 卞慕东 以疯人、白痴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想说又不好说,有感受又不易说清的思想,这在文学史中已 不鲜见。鲁迅以《狂人日记》向没落的封建文化宣战,震撼了中国。60年代美国有位作者肯 ·凯塞,写了本《飞越杜鹃巢》,【注释】 Ken Kesey, One Flew The Cuck Co's Nest. The Viking Press, Inc.,......
美国通俗文化研究 〔美〕托马斯·英奇 龚文庠 译   编者按: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对通俗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专家学者还不多,美国伦道夫—麦康学院的著名教授托马斯·英奇是研究美国南方文学和福克纳的专家,但他对通俗文化也感兴趣。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主编了三卷本《美国通俗文化手册》(1978-1981)和一卷本《美国通俗文学手册》(1988),颇引起美国学术界的注......
“美国梦”的诱惑与破灭 ——从菲茨吉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谈起 潘绍中   美国小说家菲茨吉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 1940)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1925),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以“美国梦”为主题的名著。它刚一问世,著名诗人兼文学评论家爱略特(T.S. Eliot)即称誉它是“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而当......
《黑奴吁天录》——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 陶 洁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接见《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并称她为“发动一场大战争的小妇人”。但他一定不会想到,40年后,这部抨击黑奴制的小说会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广泛的影响,对唤起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产生巨大的作用。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到《黑奴吁天录》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
《美国研究》2010年第3期 美国印第安人研究的现状 王建平 美国学界对印第安人的研究日渐成熟,但在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过程中,美国印第安人研究也面临传统学科内部的一些误区。在印第安人研究中,政治、文化、法律问题与学术评价往往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随着文化和学术日趋多元化,土著社会重又面临传统与现代、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抉择,身份话语也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
中华美国学会第一届名誉会长、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名单 (1988年12月14日第一届理事会通过) 名誉会长 章文晋 会 长 李慎之 秘书长 王世荣 副秘书长 郑伟民 何迪 张毅 常务理事 王世荣 王志刚 王缉思 邓蜀生 刘绪贻 李道揆 李慎之 汪 熙 沈宗灵 吴富恒 陈启懋 陈宝森 杨生茂 金君辉 洪君彦 张友伦 郭吴新 施咸荣 柳瑟青 高文美 资中筠 袁 明 陶文钊 彭 迪 梅仁毅 ......
中华美国学会第二届名誉会长、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名单 (1991年5月26日第二届理事会通过) 名誉会长 黄华 会 长 李慎之 秘书长 施咸荣 副秘书长 何迪 李国友 常务理事 李国友 王志刚 王缉思 邓蜀生 刘绪贻 李道揆 李慎之 汪熙 沈宗灵 吴富恒 陈启懋 陈宝森 杨生茂 金君辉 洪君彦 张友伦 郭吴新 施咸荣 谌取荣 高文美 资中药 袁明 陶文刽 李延宁 梅仁毅 谢希德 张......
关于美国散文 朱世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如果我们从清教徒牧师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的《为善散文集》(Essays to Do Good, 1710)算起,美国散文创作也快历时三百年了。继科顿·马瑟之后出现了本杰明·弗兰克林。他代表了年轻的一代,背离传统的排他主义和清教神圣的习俗而主张新的世界主义。他的《自传》(Autobiography, 1771-1790)最能代表当时文本和叙事风......
1987-1988年《美国研究》总目录 (作者名之后为年份、期数) 政治·法律类 “争取正义乐队的指挥”:小马丁·路德·金牧师(李道揆 87①) 里根上台执政的社会历史背景(刘绪贻 87②) 里根之后的美国政局(张 毅 87③) 试论美国宪法的限权政府原则(李道揆 87④) 最高法院与美国宪法的发展(张 毅 87④) 麦迪逊与美国宪法(曹德谦 87④) 美国政党制度缘起(师枫燕......
第三节 存在主义,自然主义和新现实主义 埃德蒙?富勒在1958年的一篇论文《现代小说中的人》中认为,在战后一代重要作家, 诸如诺曼?梅勒(Norman Maiter),索尔?贝娄(Saul Bellow),贝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的小说中,突出的人物形象就是在大众社会中个人在哲学的和社会的异化中瓦解 的形象。在他们的笔下,人被讽谕性地描述为一个偶然的生物事件,无能,生活中没有目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