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研究网检索
中国古代史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038项符合 哲学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37秒)
内容提要:二程礼学思想继承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理念,主张将礼的原则精神和制度规范运用到政治领域,实现礼在改造现实社会秩序时的政治功用。同时,二程虽然注重礼治教化,又高度重视刑罚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避免社会动荡和危机时发挥的强制性作用。在二程的政治哲学中,一方面提出了“礼治本于人性”的哲理化主张,从人的天性入手解决礼治的内在基础问题,进而逐步使“......
内容提要:王阳明尊心贱目,反对放纵目光向外逐物。主张真正的视乃心视而不应当单单以目视,心视发窍于目才有目视。目被心所主导、统摄,心感应天地万物,目亦以“感应”方式与天地万物交接。物我一体而无内外,理乃不可见者,道必体而后见。透过王阳明对心、目关系的思考,我们既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思维方式,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心学之内涵。王阳明自觉以心抑制目,一方面可以......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及至战国,诸子蜂起,各言治乱,即如《庄子·天下》篇所言:“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道术将为天下裂。”重要的是,道术破裂之后怎么办?《老子》首先否定了儒家恢复礼乐制度的做法,认为礼非但不能安顿社会秩序,而且是导致社会大乱的祸端。《老子》之后,出现了回归大道和重建价值体系两种不同的做法,《庄子》和《淮南子》便是这两种做......
摘  要:中国思想哲学在认识、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非理论框架的、在本质与现象之间聚合-发散的通达思维等特征,所谓“因事而寓教”,即在歌谣、礼仪、政令、历史、占卜等“事”与圣人之“教”间具有“通达”性,“下学上达”则是通过对具体现象性事物的学习实践,最终通达天道性命。生命哲学是全部儒学内容的核心,儒家政治学、伦理学是生命完善的保证。儒家对生命的研究从生命的......
  一、概况
  吴锐,男,湖北省巴东县人,土家族,博士。1994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同时担任杨向奎先生(1910-2000)的助手。1998年升任副研究员,2006年至今任研究员,2013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2007年任台湾佛光大学历史系专任客座教授,同时任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兼职教授。2009年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访问研究员,20......
 摘要:本文对唐末至辽代前期桑干河流域内的州县城市的位置逐一进行复原,对其选址的地理要素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唐末到辽代,是桑干河流域城镇设置的高峰,这是由这一时期本地区居民结构、农业发展程度以及农牧业之间的交替等因素所导致的。关键词:唐末  辽代  桑干河流域  城镇 桑干河流域位于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内外明长城之间,在气......
第十八章  宗教
 
宗教的信仰,是不论那一个民族都有的。在浅演之时固然,即演进较深之后,亦复如此。这是因为:学问之所研究,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而宗教之所欲解决,则为整个的人生问题。宗教的解决人生问题,亦不是全不顾知识方面的。他在感情方面,固然要与人以满足。在知识方面,对于当时的人所提出的疑问,亦要与以一个满意的解答。所以一种宗教,当其兴起之时,总是足以解......
第三节 南朝文化的发展
西晋末年,中原士族逃奔江南,建立东晋以及后来的南朝政权。他们在
政治上、经济上享受特殊的权利,生活非常优裕,地位非常巩固,因之黄河
流域的文化,移植到长江流域,不仅是保存旧遗产,而且有极大的发展。中
国古文化极盛时期,首推汉唐两朝,南朝却是继汉开唐的转化时期。唐朝文
化上的成就,大体是南朝文化的更高发展。
一 文 学
士族过着腐朽委靡......

纪雪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摘要:胡寅《叙古千文》,仅以千言,简述先秦至宋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朱熹因其“叙事立言,昭示法戒”,“发明大统,开示正途”,乃将其摹刻流传,并屡次付梓。长久以来,《叙古千文》一直被视作供儿童习读历史知识的童蒙读物。然而《叙古千文》用典考究,语多费解,绝非稚童小儿可以理解。本文试从史论......
内容提要:“国学热”兴起之后的儒学复兴运动,已经由微渐著,面临着重要的关节点,当代的儒学研究也已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种新形势下,儒学发展的形态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既不认同于现代主义,也批判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中西调和主张,而是选择或者创辟一条新的回归传统的路。这种批判的传统主义代表了现代性反思的最为前沿的动向,是建构的传统,而非简单地重新回归历史......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