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网检索
哲学中国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6项符合 俄罗斯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1.759秒)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虽经历了千难万险,百转千折,而仍延续不...
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把哲学课题化、体系化的职业哲学家,而“...
麻省理工学院的鲁珀特·麦克劳林(Rupert Maclaurin)在当时就职于该校辐射实验室的历史学...
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当民族共同体在人类历史上形成并区别于其它各种人们共同体的类型以来, 文化就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1]“民族文化, 从狭义上讲, 是指某一民族的文学艺术创作。广义而言, 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以及该民族所有成员所获得的各方面的能力和习惯。”[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
在中国,美学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初期,美学对文革后的意识形态转型,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的美学热,在很多方面,引领了哲学、文学、艺术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并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后的美学,虽然经历了一段萧条期,在世纪之交和新世纪之初,美学又重新兴盛起来,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起着新的作用。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美学史,必须将之与......
由于文化软实力与国家价值观的联系,欲提升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反思中国的国家价值观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摆脱国家价值观不明晰的状态。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历史可分为三大阶段四个时期,每个阶段价值观各有其实际内涵和形成的历史原因,科学发展观阶段是树立中国...
现代工业文明从西欧开始, 而西欧的工业文明以市...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陈独秀和胡适、张君劢、梁启超之间的一场关于唯物史观的论辩,认为论辩的焦点是“唯”字的合理性问题。陈独秀把“唯”释为表示充要条件的“只有”,实际上是把精神的、人力的、意志的原因排斥在唯物史观之外,因而并不能使胡适、张君劢和梁启超信服。本文梳理了论辩各方的观点,并依据马克思的文本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唯物史观 陈独秀 胡......
    一
    《通报》(T'oung Pao,简称TP)是首创于1890年的第一份西方国际性汉学杂志,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乃是西方汉学界最权威的汉学杂志之一。通过《通报》创办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窥见19世纪末以来西方汉学,尤其是法国汉学的发展历程。
    法国汉学与中国科技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刘钝先生所说:“就对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关注、调查、介绍与研究而言,法国汉学家在历......
 近年来,宗教美学受到学界的重视,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天地。在2004年,国内宗教美学研究继2003<...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