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831项符合 文学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82秒)
2011-11-25 9:33:49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0月27日17 版)

  互联网的最大特性即互联互通,被人为阻隔、分割的互联网便不再是真正的互联网。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看来,文学也具有相似的天然属性。但是,这两种信息和文化的载体是否能够共存?电子书是否会让纸书走向末路?通过多年来为本报不间断关注巴尔加斯·略萨......
    《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张涛甫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以现代报纸副刊与新文学的关系而言,《晨报副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个案。在“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中,《京报副刊》虽然比较接近文学,但毕竟是后起者,而且内容也比较杂芜,《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偏重学术,《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偏重思想,唯有《晨报副刊》兼有思想与文学两方面的追......
        顾宾,德国著名汉学家,他认为在中国热门的《狼图腾》,对德国人来说是法西斯主义。而一些所谓“美女作家”的作品根本不是文学,是垃圾……最看不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自己。问题就在中国本身,中国人根本不给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什么地位。 
    中国经济令全世界瞩目,但中国有许多方面与中国经济很不相称,就像严重的瘸......
    摘 要:宇文所安一系列著作的中译本在大陆出版,突显了海外学者与国内学者在文学研究之基本信念、方法和视野上的巨大差异。《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将文学文本的解读方法运用于中国文论研究,通过文本的细读建立起大量清晰的命题,揭示出中国文论的问题意识和内在理路,突破了传统的中国文论研究模式。尤其是对《文心雕龙》、《文赋》、《二十四诗品》等经典文本的解读,深刻阐述......
    近年来,以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夏济安等为代表的一批海外华裔学者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受到了国内学人的广泛关注与强烈响应。从李欧梵《上海摩登》长期高居国内畅销书榜前列,到王德威所提出的“被压抑的现代性”被竞相引用,再到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不久前在国内的重新出版,这股“海外汉学”热潮正愈演愈烈。不仅他们的著作被一而再、再而三地......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至今已是第五届了。在本届研讨会主办者之一、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董事长林忠民先生盛情相邀之下,台湾中山大学外文所教授、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欣然前来厦门大学赴会,并在开幕式之后,作了学术演讲,其中谈及有关当今华文文学“三个世界”的基本格局及其互补关系等,令与会者大饱耳福。现由......
    内容提要 丁玲文学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鲜明的艺术特色早为世界瞩目。丁玲作品最早被译成外文的是《某夜》(美·伊罗生译/1932)。至1982年日本出版《丁玲的回顾》(中岛碧译),世界译介、研究丁玲文学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本文列举大量资料,辨析世界译介和研究丁玲文学的规迹,从而得出结论:丁玲文学早就冲出国界,沟通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感情。丁玲文学不只是中国的,而......
    内容提要 目前学术界以为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英国人翟里斯写的,出版于1901年。其实,1880年由圣彼得堡斯塔秀列维奇印刷所出版的俄国汉学家王西里所写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才是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
    关键词 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 翟里斯 王西里 
    1987年笔者在苏联作学术考察时,曾到达鞑靼自治共和国的首府喀山市,有幸在喀山大学图书馆珍本部看到一部初版的《中国文学......
    如果从空海(遍照金刚)等日本遣唐使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曲籍携归本国算起,中国古代文论传入海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自然不乏阐释、研习之举,不过,说到海外学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较为系统的研究,那还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事。因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对研究对象有较为真切的了解。对于绝大多数海外学人来说......
  法国汉学在西方汉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李思纯曾言:“西人之治中国学者,英美不如德,德不如法”;当代法国汉学家戴密微(Demieville,Paul)干脆就说“西方的汉学是由法国人创立的”[1]
  法国汉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始于十七世纪后期的在华传教士,经过“传教士时段”和“专业汉学”等历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