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7614项符合 社会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83秒)
原题: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
 
今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5月4日,党中央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精辟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特别是结合新时......
1949年建国前后,一批认同新中国的经济学家相当活跃,他们由...
──欧美基督教在近代上海的社会化问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上海备受关注;「上海现象」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注意;上海基督教,也在中国基督教发展史中最具特征。作为异质文化或异质宗教,基督教在上海的传布和发展,已在西学东渐的层面,渐与上海的社会发展,获得相当程度的同步性。 
  本文提出上海基督教的社会化问题,一方面是指基督教的中国化意义,一方面则是与当......
社会史研究瓶颈如何突破
李长莉

  
一、 社会史研究现状与瓶颈
 
  中国社会史研究兴起于1980年代中期,以1986年召开的中国社会史第一届年会为标志。彼时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期,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都离不开对国情的考量,需要从历史资源中汲取经验以为借鉴,社会史研究遂应时而生,渐成气候。迄今二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走过了由草创到繁荣发展的道......
2012—2013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仍然呈现繁荣景象,论...
9月20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三届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南、山东以及日本的40余名学者参加。在短短的一天会期里,共宣读论文21篇。以各种社会文化史议题为主题的会议在首都师范大学已经举办了很多次了,以“社会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序列举办的双年会到今年也已经进行到第三次了,参加会议的半是旧......
    1980年以后,中国学术界摆脱“左”的枷锁,步入了自由探讨学术的新时期。20多年来,它带给历史学的勃勃生机是明显的: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僵化模式被打破,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个学科的研究全面展开,多学科共同繁荣的局面已经形成。本文拟对这20多年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状况作一回顾。有些专题如商会史、城市史等,相关综述已多,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所引用的论......
国际学术界对于传统中国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从皇权研究到绅权研究,并从士绅研究到 地方精英研究的转变。这一转变当然标志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标志着研究视角和理念的演变。已有的研究成果关注着在传统与近代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中,士绅阶层与地方精英的时代性差异,认为“士绅虽然生活在地方社会,但是他们的活动在国家场域。地方精英研究关注的是帝国末期,......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党的十三大的准备过程中,在十三大报告发表以后,理论界广泛地开展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和讨论。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几个历史阶段的区别在哪里,联系又如何,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不少干部和群众,对这个问题也有兴趣。
 
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个“意味着”作出了精辟概括,我们要深刻领会。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