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113项符合 欧洲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秒)
(三)、巴拉第古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亮点及局限性分析
1.巴拉第建构了比较全面合理的古代中国基督教史体系
如果说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大多数关注中国基督教史的学者,其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考察“景教碑”本身的话,那么,巴拉第的研究则要广泛得多。他的作品不仅仅关注唐代的“景教碑”,而且把研究范围扩展到了元代。著作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唐代基督教史、元代基督教史和附录......
长期以来,在城市史研究的话语体系中,欧洲模式、欧洲经验是城市历史叙事的中心,而关于中国城市的历史叙事往往被边缘化。其实,中国的城市发展无论从规模化、体系化上看,还是从持续性上看,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我们要努力构建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书写中国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
 
在城市史研究中,许多西方学者习惯于以欧洲城市发展为“理想类型”去衡量其他地区的......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欧洲史略><西学略述>校注》和《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日前由商务印书馆推出首发。学者认为中外史学交流史本身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学的重大变动。
 
《<欧洲史略><西学略述>》是中国海关印刷所出版的“西学启蒙十六种”中的两部著作,也是西方史学著作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重要代表。艾约瑟编译的《欧洲史略》......
充分挖掘和研究一战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以及一战华工的历史内涵,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把握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发展当今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战华工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对外代表中国的北洋政府,主要出于遏制日本在华侵略扩张的目的,决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中国提出向欧洲战场派遣劳工代替......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和中亚、欧洲之间有一条古丝绸之路,它曾经是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通道;却很少有人知道,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我国的北方草原曾有一条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并且能直抵欧洲的驼道。那是一条已经被历史尘封湮没,几乎被世人遗忘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这条茶叶之路繁荣了近200年,是当时重要的国际商道。
 
因为茶叶贸易,昔日的边境小沙丘恰克......
 
一、开幕式主题
 
1、 文明:传承与对话
 
    人类文明形成于许多世纪前。在大洋隔绝的时代,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各大陆形成了适宜于本大陆历史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的文明,其间既表现出普适性的内容,也具有多样性的特质。文明是人类发展生生不息的主题,文明的传承则是人类得以不断进步的持久推动力,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对话又使得人类以大家庭的方式共生于这个世界。......
对欧洲来说,东方是个神秘的地域。16世纪以前西方还没有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那时的西方地图绘制学建立在托勒密的宇宙观基础上,而对东方和中国的认识,中世纪以后大多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之中。托勒密时代对中国的认识是模糊的,不清晰的。
 
罗明坚是第一个入华的耶稣会士,他于1579年到达澳门,1588年离开中国返回欧洲。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及西方汉学的奠基人......
 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到“旅欧共青团”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都有着20岁左右在欧洲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大都在上世纪初留法勤工俭学;他们的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星河中熠熠生辉: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蔡畅、陈延年、李立三、李维汉、徐特立、何长工,他们不仅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知识,在实......
【编者按】普林斯顿大学荣休Henry Charles Lea历史学教授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长期 从事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被誉为“当今在历史写作方面最具有创造力的人之一”。作为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戴维斯在中国也有不少拥趸。近些年,她的几部代表性著作如《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法国近代早期的社会与文化》先后......
全球史与文化交涉所关注的是大航海以来的欧洲与东亚的文化交流,即便涉及古代东亚历史、思想、宗教、文化的内容,也是在西学思潮影响之下的再阐释或重构。东亚思想由于脱离了原有的情景和脉络,在新的语境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新的阐释和理解。
 

 
跟以往分割开来研究世界各个部分以及不同领域的世界史相比,全球史的研究理念打破了“国家”这一近代特有的魔咒,其研究的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