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82项符合 俄罗斯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46秒)
    2006年9月18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阿·伊帕托娃教授和图尔恰克·塔吉扬娜到中心作学术访问。中心副主任何培忠教授和高媛参加了会见。 
 

...
    众所周知,巴金先生偏爱、珍惜和熟知俄苏文学。假如这位以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为创作航标的杰出中国作家的文学遗产没流传到俄罗斯,那就是极大的不公平。毋庸讳言,在一定的时间内这一不公平确实存在过。巴金作品第一个真正的俄文本1954年才发表,(注:严格地说,苏联《国外杂志》1937年9号以《我是谁?》的标题发表了巴金的《狗》。不过翻译家洒维利耶娃不会中文,......
  1880 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汉学家王西里在世界首部中国文学通史———《中国文学史纲要》中,对中国儒学典籍《诗经》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在研读大量原文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其意义。 
  《诗经》之发源关于《诗经》的年代,古代中国学者通常认为各个部分不一而足,如最早的“风”、“周颂”和“大......
    在莫斯科瓦维洛瓦街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住着一位年逾八旬、身体屏弱、步履蹒跚的俄罗斯老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终把生命的坐标定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特别是1961年以来的30多年间,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汗水浦灌在翻译《史记》这项巨大的工程上。这位可敬的老人便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史记》俄译本译者鲁道夫·弗谢沃洛多维奇·维亚特金博士。
 ......
 一家媒体报道,在2006年第十三届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俄罗斯展台举办了新书《霍尔姆·王·扎伊奇克在中国》发布会。我从去年就开始读这部长篇系列小说及有关资料,又通过互联网同作者有过联系,觉得这个“在中国”的奇人应当译为“霍尔姆·杂气克王”。不过,此处不打算探讨这个有趣的问题,只想谈谈此书的一位作者蔼力谟。蔼力谟是他......
  俄罗斯的女真学研究涉及女真考古、历史、文化、族源、语言等诸多方面,有历时时间长、研究范围广、研究领域宽、阶段性成果多的特点。 
  自17世纪以来,俄国人就开始注意到了阿穆尔流域的女真文化遗存。18世纪初,俄罗斯中国学兴起,И·比丘林、В·瓦西里耶夫等很多学者大量转译中国文献,其中包括女真史料 。19世纪中期起,俄国学术界对含有女真历史文化遗......
    汉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西方世界认识中国之后诞生的。而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则始自热那亚商人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马可·波罗向西方世界介绍了存在于东方的另一种同样强盛的文明。   
    至于俄罗斯的汉学,一般认为,其奠基人是东正教司祭比丘林(僧名雅金福)。19世纪初,他被沙皇派往北京。他不仅在北京的皇宫中组建了东正教传教士团,而且还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境界之二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国外看中国。他们看到的中国,确切地说是中国形象,这形象有欧洲人眼中的,美国人眼中的,俄罗斯人的,日本的等等,戴的是什么颜色的眼镜看到的就是什么颜色的中国。这些形象无所谓对错,美丑,偏全,但可以有正面与负面之分。简言之,没有绝对客观中立的中国形象,只有什么样......


 
    据俄罗斯之声10月4日电,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鲍里斯·利沃维奇•里弗京(中文名李福清)10月3日在莫斯科去世。李福清于1932年出生在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195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汉语专业。曾在世界文学研究所工作几十年,并从事大量的教学活动。1992年至1999年,李福清在台湾领导台湾原住民民间传说收集与比较研究......
   应俄罗斯作家协会、捷克作家协会、斯洛伐克斯中友协的邀请,2007年9月3日到13日,著名作家王蒙以国际知名作家的身份,前往俄罗斯、捷克和斯洛伐克三国进 行文学交流。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作家、汉学家的热烈欢迎。这次访问以文学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主流作家、学者群体对中国文学、中国现状的了解,提高了他们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学的兴趣。2007年9月13日,王蒙在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