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检索
中国考古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4813项符合 社会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992秒)
 
8月24日上午,从第5场演讲开始介绍入选的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第5场的主持人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史多盟先生和俄罗斯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的柳德米拉·库耶库娃女士。
 

 

 
     “缔造社会不平等: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主讲人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肯特·弗兰纳瑞, Flannery是史前社会复杂化研究的大家。他通过考察史前社会考古学资料以及比较现代人类学......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辽宁盖州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

  许宏于1999—2019年任二里头考古队队长,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

 
  
 
二里头遗址现场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本项目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由科技部立项,国家文物局作为组织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联合了国内......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惜,更好传承发展。请您谈谈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的理解和认识。



  宋镇豪: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中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
  2021年10月18日下午至10月19日上午,来自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余位参会代表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秦汉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上发言的20位代表围绕遗址、陵墓、遗物三个主题,就秦汉时期涉及的宫殿及皇家祭祀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帝陵及陵邑研究的反思、县城及基层社会组织的考察、汉晋墓葬文化的变迁、砖室墓形制的再探讨、棺饰及玉容器与丧葬......
一、工作简历    杜金鹏,男,1957年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考古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委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共八讲,采取线上形式,面向公众开放。
  第一讲

  讲座题目:二里头遗址的科技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深刻总结中国...
  2022年4月30日,三联新知大会第二场开讲,这一场主题是“农为邦本:中国农业一万年”,由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周飞舟主持,座谈嘉宾是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教授韩茂莉、唐晓峰,中国人民大学考古系教授陈胜前,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教授曾雄生。
  陈胜前:四位老师做一道菜,我负责提供一点“调味品”。
  贾雷德·戴蒙德讲农业可能是人类演化史上最大的失误。首先农业对人类......
  成为世遗的良渚,越来越国际范。
  可以说,良渚为国际学界认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相似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申遗成功后,2019年12月16日,指出“良渚是东亚最早的国家形态”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第三次来到良渚,讲座的题目是这样的:世界史前史中的良渚。
  还有一位北大女教授,近20年来直接参与良渚文化的众多课题研究,年代学、动植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