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学网检索
中国民族文学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24项符合 欧洲中心主义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787秒)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与“少数族裔文学”不同,它源于社会主义“人民共和”理念的“文学的共和”,是从平等理念而来的文化多样性,在塑造中国形象、凝聚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这种社会主义文化多样性在80年代之后逐渐被自由主义的文化多元主义所取代,潜在地有将文化差异本质化和静态化的倾向,反倒背离了文化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带来了分离主义......
  一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非遗公约》)约文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括为五大领域,其中位居第一的是“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按照我们的理解,口头传统与其他四大领域的关系不是相互平行和对等的关系,而是口头传统既相对独立,又以多种方式介入和统御其他领域的关系。具体说来......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非遗公约》通过以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引发了一场全新的范式转换。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其识别、认定和保护的过程无不渗透着人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故其界定和理解也必定以非物质的主体性阐释为依据。非遗保护虽在实践上晚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在认识论维度则实现了重大的革命性突破,是谓“所有遗产都是非物质的”......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2003年通过至今已有20年,作为一项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治理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能促进文化多样性,也能在实践操作层面维护生物多样性,从而助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动物使用在其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保护非遗的过程中,动物伦理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难题。然而,在以法律为代表的各级各......
  朋友们:   我衷心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来到中国西部腹地的青海高原。我相信,这个对话会将不仅增进中韩两国文学的对话和解读,也会载入中韩文化交流的史册。   从上个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政府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西部这个概念已经传遍世界。   那么在讨论中国西部文学之前,我需要谈一谈中国西部这个概念。   毫无疑问,西部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然地理的......
 (一)   虽然在一些年之前,外界在谈起少数民族文学的时候,就把它看成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构成与徽标,但是,人们对这一认识的逐步深化,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国内知识界中间持续了相当一段时日的“文化热”,无论是否有效地达到了它自身的本来目的,在客观上,毕竟是给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关注着这场“文化热”讨论的少数民族作家们,......
  中国的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长存至今、未曾中断的唯一文明。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融合发展,至今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曾经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民族外,大多数民族在文明历史进程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记载,以至于现有的中国文学史基本上是汉文学的历史,在文化视界上存在许多偏见和盲点。民间文学领域,是最早冲破偏见,展开少......
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   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特别讲演讲演人: 刘魁立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时间:1996年9月23日题目: 历史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类型学研究   一、民间文化事象的雷同性  我们都是从童年过来的人。儿童,从一定的角度看,都是多少有些偏执的,无论多么破旧的玩具,只要他特别喜爱,你是用什么东西也换不过来的。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是不......
  民族主义问题是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民族分离主义成为困扰很多国家的难题,促使学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民族问题研究中来。全球化是当代各种类型的民族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因此,当代的民族主义研究也大多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寻找因果关系和解决之道。  民族分离主义是当代民族主义研究关注最多的问题。尽管早在民族主义产生的近代初期就......
    拙著《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出版后,学术界的反应颇出乎我的意料。该书是我在浙江台州经过8年田野考察之后形成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我学习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田野研究方法,以文本与田野结合的路径从事当下艺术研究的初步尝试。著作已经出版,同行乃至一般读者自会判断其中得失。但是我深知诸多学者对拙著的兴趣并不完全针对拙著本身,学界的......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