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113项符合 欧洲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404秒)
16至18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向欧洲介绍中国各方面情况的文字报道里,中国的历史著作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研究中国文明的汉学在19世纪初期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纪律,对汉学的兴趣最初集中于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古文和文学。这是很自然的一步,因为理解一种外国文化必须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欧洲最著名的第一代汉学家主要的研究领域不是历史,但多少也做了一点历史研究。直到20世纪初,......
 
  超越本国历史,超越国民国家的历史记忆,认识共有的东亚历史,需要历史学家统合相互不同的历史记忆,探索其中的关联性,思考其中的共同性。
 
  法德共同历史研究——
 
  “欧洲认同”反哺欧洲联合
 
  “欧洲文明”可使欧洲诸国形成一个“超民族主义”的政治体系,保护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存在避免争斗的途径。
......
  在讨论的推动下,我认真拜读了由刘北成先生翻译的《白银资本》及相继推出的诸家评论。此前还曾阅读过王国斌先生的《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
 
阅读心理镜像
 
  阅读弗兰克的书,确实感受到了因强烈的攻击性而带来的刺激,但不一定是震撼。假若文如其人的话,我感觉中的弗兰克,自尊心极强,个性张扬,属于多血质一类的人物。他......
1860年10月7日上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欧洲人更愿意称之为中国皇帝的“夏宫”。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这座园林是中国统治者的世外桃源,聚集了大片精美的宫殿、宝塔、亭台、庙宇、湖泊、花园及树林,包括一座由意大利建筑师在18世纪修建的欧洲风格宫殿——西洋楼。此外,圆明园还存放着外邦进贡的礼品,这使它成为当时世上最著名的工艺品收藏地之......
美国《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杂志官网近日报道称,丹麦奥尔堡大学副教授约翰尼斯·德拉戈斯贝克·施米特(Johannes Dragsbaek Schmidt)、教授雅克·赫什(Jacques Hersh)在该刊发表的论文,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的东西方关系,对传统经济史的“欧洲中心论”提出了质疑。
 
欧洲中心论的含义是欧洲以外的国家只能向欧洲学习并沿着欧洲的道路发展。施米特与赫什认为......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开始传播到欧洲,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开始...
内容提要 有过战争经历的国家进行共同历史研究、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以达成历史共识与和解,促进和平友好关系的重建,在欧洲有着较长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与法国、德国与波兰的教科书合作被认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欧洲经验可以在宏观认识和具体策略上给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和教科书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但中日历史问题有着更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成因,在许多方面无法复制欧洲......
摘要:1948-1972年,西欧中国学家们组织了每年一度的学术会议,轮流在欧洲各个城市举行,发表论文交流学术信息。这一会议最初由西欧学者主办,后来扩展到苏联、东欧乃至全世界,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国学全球共同体。1955-1956年中国学者两次应邀参加,先后有翦伯赞、周一良、夏鼐、张芝联四位学者参加。他们不仅在会上发表论文,介绍中国近代史研究,还组织了新中国考古成就展,吸......
70年前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比较100年前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而言,是人类有史以来一次真正的世界性大战。一战卷入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战场主要在欧洲。日本虽然对德国宣战,却借口德国在山东有租借地,向山东进攻。中国虽然参战,但没有派军队到欧洲去,而且遭到同样对德宣战的日本的侵略。美国感受到德国......
摘要:清末民初,黄遵宪、梁启超、严复、章太炎、孙中山等先进中国人参考日译新名“封建”,初步形成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用以表述中国、日本、欧洲的相关历史时段,较成功地实现了古今“封建”义的承袭与转换、中西义的对接与涵化。由于尚未能做深入的学术论证,清民之际学人的封建观无力抵御后来兴起的强势的泛化封建观,退隐而去,但其包蕴的合理精义,值得我们重温。
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