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网检索
哲学中国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249项符合 英国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325秒)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陈独秀和胡适、张君劢、梁启超之间的一场关于唯物史观的论辩,认为论辩的焦点是“唯”字的合理性问题。陈独秀把“唯”释为表示充要条件的“只有”,实际上是把精神的、人力的、意志的原因排斥在唯物史观之外,因而并不能使胡适、张君劢和梁启超信服。本文梳理了论辩各方的观点,并依据马克思的文本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唯物史观 陈独秀 胡......
我们讨论唯物史观与史学研究的关联,或者说唯物史观之于史学研究的意义,直接相关于当下中国史学研究对于唯物史观的某种态度。从史学界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认定阐释唯物史观乃是哲学家们的工作,即使必须涉及到唯物史观理论,也不过是现成地享用现行教科书所叙述的原理而已。就是说,唯物史观被视为外在地给予了史学。的确,按照当代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
  
尽管有人把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归入“后马克思主义者(post-Marxist)”之列,但这丝毫不能遮掩一个明确无误的基本事实:正是这个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最为严厉的批评。早在1985年(即拉克劳与莫菲出版《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的同一年),詹姆逊就毫不客气地嘲讽后马克思主义者是“精神分裂者”,[[1]] 而在随后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中,他更是尖锐地指......
“儒教社群主义”批评自由主义片面提倡自由选择、个人无节制的利益追求以及排他性弱肉强食般的社会竞争等理念,认为这些理念酿成了社会族群之间的排斥、分裂与斗争。但传统的“儒教社群主义”以重视先验普遍性的、不变的绝对主义伦理学说为基础,在事实前提不明确的背景下看待世界,所以对活跃的、多变的、具体的历史中所出现的多样的理念和文化,包容性相当差。因此,必须批判......
“儒教社群主义”批评自由主义片面提倡自由选择、个人无节制的利益追求以及排他性弱肉强食般的社会竞争等理念,认为这些理念酿成了社会族群之间的排斥、分裂与斗争。但传统的“儒教社群主义”以重视先验普遍性的、不变的绝对主义伦理学说为基础,在事实前提不明确的背景下看待世界,所以对活跃的、多变的、具体的历史中所出现的多样的理念和文化,包容性相当差。因此,必须批判......
中国人文学界关于20世纪“新儒学”的一般性的观点认为,这一思想思潮的产生,是为应对中国社会急遽的变革而造成的...
 今年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 1922-1996)诞辰90 http://philosophychina.cssn.cn/fzxk/kxjszx/201507/t20150713_2729256.shtml 2013年03月18日13时53分47秒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里借助床喻所描述的摹仿论,通常被视为否定性的艺术理论,因此在理解和诠释上容易将其简化为“理式的影子论”,进而会忽视其中潜在的丰富内涵。即便如此,从来还没有人否定柏氏摹仿论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譬如,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就将其视为西方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那么,这块“重要基石”的成因何在呢?或者说,柏氏摹仿论的理论意......
科学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智力活动,如今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的确,当经济之前冠以“知识”二字后,作为知识生产主要途径的科学研究活动,其内涵、建制、运作模式以及社会作用,都不可避免地会有相应的改变。同时,也使科学研究中的利益冲突,表现更为突出。
1 冲突产生的背景
300多年前,英国皇家学会的学者们只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而从事科学研究。正如默顿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