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113项符合 欧洲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9秒)
一九九九年,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诞辰一百周年;而这一年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八十周年。历史将这两个纪念日排列在一起有些偶然,但是如果能够通过闻一多在“五四时代”的经历来剖析与认识“五四青年”的心路与情感,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吗。

 


 一九一九年一月中旬,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阵营代表在巴黎召开战后和平会议,以战胜国身份参......




前言
在我国的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当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在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此项研究的历程。
早在1861年,冯桂芬就将当时中日走向世界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作了比较,感叹日本“蕞尔小国,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注: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卷下,光绪十......
本综述延续历年脉络,撮要介绍2018年中国大陆相关研究。近年来专著出版加速,几乎不再与专题论文形成发表时间上的梯度,所以一些专著也纳入综述范围。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敬请读者鉴察。
 
一、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面文章众多。陈峰考察了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流变:五四时期,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和主干传入中国,被解读为经济史......
《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4期

丁文江与中国地质事业初创

宋广波
内容提要  本文用挖掘出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梳理了丁文江在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大量史实证明,丁文江是中国最早的地质教育机构——地质研究所的创办者,是中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机关——地质调查所的创办者并担任所长接近10年之久,是中国地质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可以说,丁文江是中国地质......
  2008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循着往年的足迹继续发展。值得重视的是,近几年来研究课题细琐化的现象不仅在理论上受到质疑,而且在实际研究中,对宏观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并对有些以前有较多认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一、史学理论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近几年来史学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2007年10月9日在复旦大学召开的“唯物史观与历......
本书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爬梳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由此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研究表明,自然科学与分科治学是“科学”概念的基本含义,自然科学提供了一整套西方价值体系,分科是“科学”的基本学术形态,因标准模糊,留下格义空间。在晚清民初的语境中,“......
    内容提要: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一直希望各友好国家不予承认,对有着重要政治、军事及经济联系的德国,更是抱有期待,甚至不惜作“依德和日反苏”之试探。但德国在纳粹上台并逐步集权后,日益将对日外交置于对华外交之上,终在1938年2月宣布承认伪满。正处于对日抗战重要关头的国民政府为继续争取德国军援,对此一再忍让,但稍后德国又禁运军火、强制撤退在华军事......
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1] 
一、《日本国志》延迟八年行世之憾 

晚清甲午一战,中国惨败于东邻小国日本,俯首签约,割地赔款,一时举国震动,朝野哀痛。人们痛惑不解:这个孤悬海外、一向不被国人留意的蕞尔小国,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强悍?日本的情形究竟如何?对此朝野上下一片茫然,一时关心时务的士夫文人们无不为此痛心疾首。时人梁启超述此心态道:“日本古......
周瘦鹃(1895—1968)这一年的大量书写本身与都市时尚潮流融为一体,这种海派文化的日常生态颇合乎“苟日新,日日新”的古训,也与波特莱尔所说的“现代性”意涵息息相通。这与当时《新青年》诸公以各种“新”的名义展开旨在彻底改造中国的意识形态建构显示出不同取向。
 
正当“新文学运动”如火如荼之时,从主张“白话文”、“打倒孔家店”到维多利亚式的“易卜生个人主义”及......
2018年4月1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雷颐研究员在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学术讲座。录音整理:徐高;校对:林小静。
 
孙青副教授: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今天我们很有幸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雷颐教授来为我们作一个讲座。雷颐教授应该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必修课选的很多书目,像《中国中心观在美国兴起》的序言就是雷颐老师写的。我在学生时代读的很多思......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