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57项符合 英国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67秒)
作为时代见证者的郑超麟还在1945年即断言,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光荣的时代”和“革命的时代”,并称能够“认识这时代意义的人颇不多见”。[①]后世在感叹郑氏自负的同时,却也不能不膺服其独步时人的敏锐。的确,这个“看似寻常实奇崛”的1920年代,首先应被视为中国现代革命运动最近之渊薮。它不仅是中国国共两大现代政党新生与创始的崭新时代,也是中国颇具现代......
20世纪初,革命派以《民报》为舆论阵地,宣传革命大义,其重心涵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三项论题。照同盟会主要成员共同商议、胡汉民执笔的《民报之六大主义》,概括同盟会的革命理论对内、对外两大任务,其中对外,主要是力图以国际法为准绳主张自国权利。革命派的这一“对外任务”,突出体现在胡汉民有关“主权国家”的一系列论文中。
 
胡汉民发表于《民报》的文章共......
 
摘要:自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史学”在世界范围内专业精神和提升了其专业地位。伴随着“科学史学”的不断推进,体现在近代中国,是自1917年后,史学不只在学术建制上脱离了文学门,且还试图在专业意识上与各自然科学同列;再以着重于细密专题论文的“科学规范”开辟了研究的新局面,并向各国派出优秀留学生,逐渐赢得国外学术界的尊敬,使史......




内容提要 对1933~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様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雑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间并未単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両国之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者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変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変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外交戦略......
2018年,英国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所著《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一书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后,在中国国内引起广泛反响。这部面向普通读者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纵览自人类取火直至20世纪初的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涵盖人类从古到今重大思想成就。沃森所关注的不是帝王将相征服与统治的政治历史,而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思想演进历程。
 
近日,围绕人类思想史历程及新技术可......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故又称“双十二事变”。是日,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西安拘留了国民政府行政首脑、军事统帅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部分高级官员重要将领。这一军事政变,震惊了国内外。事变发生后,出现了一片反对声浪。
    
  事变发生后,除了张学良在陕甘地区直接控制的队伍外,就连与张学良素有渊源的奉系旧部和东北籍人士,也反对西......

[会议名称]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主办单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
[会议时间] 1995年8月3日至9月3日
[会议地点] 中国北京
 
[文集名称] 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
[文集编者] 《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
[出版/时间] 近代史研究杂志社
 ----------------------------------------------------------------
 
 1......
  20年代中叶,随着工读实验和无政府主义的破产,国家主义一度成为流行于中国知识阶层中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既不赞成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也对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政策持有异议的思潮,在大革命失败后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
 
  不过,最初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却是由于受到“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激励,方鼓吹国家主义的。这些人提倡国家主义,是基于真诚热烈的爱......
  20年代中叶,随着工读实验和无政府主义的破产,国家主义一度成为流行于中国知识阶层中的一种社会思潮。这种既不赞成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也对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政策持有异议的思潮,在大革命失败后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
 
  不过,最初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却是由于受到“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激励,方鼓吹国家主义的。这些人提倡国家主义,是基于真诚热烈的爱......
引言
由于中国内战及外力介入,个别人为达成台湾脱离中国版图,竭力抹杀中国收复台湾的合法性。1950年8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该岛的实际地位是:它是一块由于盟军在太平洋的胜利而从日本手里接收过来的领土。象其他这样的土地一样,它的法律地位在国际上采取行动决定它的前途之前是不能够确定的。中国政府经盟国要求接受了该岛日本军队的投降......
首页  上一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