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57项符合 英国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58秒)




 [摘要] 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大革命时期,党以废约作为反帝的基本目标和内涵,开启了废约反帝运动的新阶段;末期,党的反帝方针转变为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势力,废约从属于这一方针。随后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党继续进行这一斗争,给国民党的修约交涉以巨大压力。瓦窑堡会议后,党调整了废约反帝方针,抗战时期废约的......




    近代日本国家意识是国内外环境造就的产物。“黑船事件”催促近代日本国家意识萌生。欧洲文化的冲击,加快了幕末传统国家意识的崩溃。从国粹主义的泛滥到《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日本近代天皇制国家意识最终形成。近代日本国家意识的形成是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具有应急性的特点。


 


    国家意识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
本书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




 
    诚静怡(1881—1939)是中国近代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教会领袖。他很早就提出中国教会处于“过渡阶段”的论断,极力提倡建设本色的“中国教会”,并从中国基督教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从“差会”到“中国教会”的过渡模式,主张差会逐渐向中国教会移交财产和治权,中国教会也能逐渐承担起全部责任,通过渐进而非激进的变革,来实现真正的中国基督教。本文尝试对诚静怡教会本色......

      
     摘要: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英美报刊派出了战地记者前往远东报道战事。科文、克里尔曼、维利尔斯等人随日本第二军经历了旅顺战役,目睹了旅顺大屠杀,并对此作了报道。但另一战地记者盖维尔则被日本收买,否认屠杀事件并反驳有关报道,由此出现了英美报刊关于旅顺大屠杀真实性的争论。造成当时屠杀真相受到怀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对英美通讯社和报刊的收买操纵......
最近,三联书店出版了《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共四册),该套书包含茅海建写作于不同年代的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专著《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中茅海建对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一一厘定,尤其集中在政变的时间、过程、原委,中下级官吏的上书以及日本......
  由人民日报《文史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文史大讲堂”系列活动2010年10月27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成功启动。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主讲《你所不知道的蒋介石》,受到热烈欢迎。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多年研究蒋介石日记、档案、文献,他认为蒋介石既有大功,又有大过。蒋介石领导了北伐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合作,领导国民党与国民......
2001年第1期

 台湾法律地位的扭曲——英国有关政策的演变及与美国的分歧(1949—1951)      王建朗
1932年中国对苏复交的决策过程      鹿锡俊
张謇与江苏谘议局      耿云志
从“杨月楼案”看晚清社会伦理观念的变动      李长莉
战后上海美国电影市场研究      汪朝光
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      龚 关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      黄正林
1999年中国近代史......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西方基督教差会被迫减少对华传教...
 
[会议名称]  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 
[会议录名称]  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 
[主办单位]  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 
[会议地点]  中国北京 
[编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单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